Humanistic Buddhism Series 5 - The Human World and Practice 《人間佛教系列5-人間與實踐》
Humanistic Buddhism: A Blueprint for Life 人間佛教的藍圖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人間佛教的藍圖人間佛教的建設,在佛教界已經逐漸達成共識了!大陸、台灣、香港都在發揚人間佛教,自無疑義;日本雖無人間佛教的口號,但其所行所為,例如寺院的開放、僧侶的參加社會事業、檀家制度的設立,以及佛教界創辦大學、開設百貨公司等,也都充滿了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具體實踐。乃至韓國也把古老的教團逐漸現代化,例如成立電視台等等,未來走上人間佛教的路線,這也是時代的自然趨勢。
此外,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都是大乘佛教的教區。所謂人間佛教,也就是菩薩道的大乘佛教,現在只有部分的南傳佛教還停滯在小乘、原始的階段,但是近聞斯里蘭卡、泰、緬有識之士,對未來佛教的發展,也已偏向人間佛教,例如在泰國具有極大群眾力量的法身寺,從「法身」(dhammakaya)這個名詞即可知道,他們也在積極的走向大乘菩薩道。泰國的比丘尼達摩難陀(Dhammananda)於二○○一年二月六日在斯里蘭卡的達柏達沙瑪蘭寺(Tapodaramaya),公然受持沙彌尼戒法,向不求革新的傳統挑戰;柬埔寨佛教大眾部僧王德旺(Tep Vong)長老、斯里蘭卡西區首座達摩羅卡(Pandith Talalle Dharmaloka Anunayaka Thera)長老、斯里蘭卡佛教巴利文大學副校長甘布盧甘偉瓦日拉(Kumburugamawe Vajira Maha Thera)長老、印度摩訶菩提協會會長瑪巴拉迦瑪偉波拉撒拉(Dr. Mapalagama Wipulasara Maha Thera)長老、尼泊爾達摩吉帝佛教月刊主編阿斯瓦哥斯(Bhikkhu Ashwaghosh)法師、泰國摩訶珠拉佛教大學巴拉摩訶松載普羅斯旺(Phra Maha Somchai Prohmsuwan)副校長等大德高僧,聯合參加印度的三壇大戒,並且擔任三師暨尊證之職;佛光山國際佛教促進會在斯里蘭卡出版人間佛教的書籍,並且於可倫坡的達柏達沙瑪蘭寺(Tapodaramaya)舉辦新書發表會時,有羅哈拿派系主席羅羅(A. Sn Rahula)長老、律學長老難陀拉達那(K. Nandaratana)、肯蘭尼亞大學哲學所所長達亞‧伊迪里辛(Daya Edirisinghe)教授、斯里蘭卡佛教會副主席舍拿拉克‧維加亞松達拉(Senarat Wijayasundara)居士等僧信三百多人出席,共襄盛舉。
從上述諸多實例證明,人間佛教的號角已經在世界各個角落響起,人間佛教的宣揚已經受到普世人類的認同,人間佛教的普及已經近在眼前了,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
所謂「人間佛教」,不是哪個地區、哪個個人的佛教;追本溯源,人間佛教就是佛陀之教,是佛陀專為人而說法的宗教。人間佛教重在對整個世間的教化。一個人或一個團體,要能夠在政治上或在經濟上對社會有所貢獻,才會被大眾所接受;同樣的,佛教也一定要與時代配合,要能給人歡喜,給人幸福,要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如此才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一定會遭到社會淘汰。
佛教有很好的資源,如文學、藝術、音樂,都可以成為度眾的因緣,可是過去一直很少有人應用,只知強調無常、無我、苦、空的認知,而沒有人間性、建設性的觀念,難怪佛教興盛不起來。
六十多年來,我所推動的佛教,是佛法與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陀,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化眾生在人間,一切以人間為主。因此,教主本身就是人間佛陀,他所傳的就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人生需要的佛教。過去的佛教由於一些人士的誤導,較注重山林與出世的形式,現在的佛教則要從山林走入社會,從寺廟擴及家庭,把佛教落實人間,使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靈中、人際間都很和諧。佛光會員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即是說明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誼。可以說以人為本、以家為基點,平等性、普遍性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無私的救度眾生,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就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重視生活裡的道德思想淨化,以及精神心靈的昇華。如果你相信因果,因果在你的生活中有受用,因果就是人間佛教;你相信慈悲,慈悲在你的生活中有受用,慈悲就是人間佛教。三皈、五戒、六度、十善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救度大眾的佛教,舉凡著書立說、設校辦學、興建道場、素齋談禪、講經說法、掃街環保、參與活動、教育文化、施診醫療、養老育幼、共修傳戒、佛學講座、朝山活動、念佛共修、佛學會考、梵唄演唱、軍中弘法、鄉村布教、智慧靈巧、生活持戒,以及緣起的群我關係、因果的循環真理、業力的人為善惡、滅道的現世成就、空性的包容世界、自我的圓滿真如等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凡一切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
本文的主旨不在高談人間佛教的理論,也不拘泥於一般學術論文的格式,只是有感於過去學者們常把佛教的理論搬來搬去,說是論非,分歧思想,造成佛教的四分五裂,殊為可惜。其實,佛教本來就是「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道理不在辯解,而重在同一信仰。就等於吾人經常閱讀經文,義理明了;閱讀註解,反而不知所云。佛教的學術論文,重在給人信心,給人明白,給人一以貫之,對義理融會了然。佛教常講般若智慧,為的是去除分別;但實際上佛教界過去的各宗各派、各種議論,重重疊疊,異說紛紜。雖說佛教博大精深,但歧途雜論,未能有益於佛心證道,明白說,我們並不喜歡談是論非的佛法,我們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易懂難行之道,今日的佛教界,講經說論,可以舌燦蓮花,滔滔不絕;講說人間佛教,何其難哉!即使能講人間佛教,也是膚淺的口號,不能身體力行。人間佛教是實用的佛法,行住坐臥、衣食住行、舉心動念,生活中哪一項能離開人間佛教呢?
吾人雖生在人間,猶如身在廬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今為幫助世人一窺人間佛教的風貌,僅就佛法經論、古德懿行中,有關人間佛教的各項實踐,整理而略論倫理觀(居家之道)、道德觀(修養之道)、生活觀(資用之道)、感情觀(情愛之道)、社會觀(群我之道)、忠孝觀(立身之道)、財富觀(理財之道)、福壽觀(擁有之道)、保健觀(醫療之道)、慈悲觀(結緣之道)、因果觀(緣起之道)、宗教觀(信仰之道)、生命觀(生死之道)、知識觀(參政之道)、育樂觀(正命之道)、喪慶觀(正見之道)、自然觀(環保之道)、政治觀(參政之道)、國際觀(包容之道)、未來觀(發展之道)如後,希冀以此建立人間佛教的藍圖與理念。
一、倫理觀(居家之道)
倫理是融洽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一個家庭裡,即使親如父母、兄弟、姊妹、伯叔、夫妻、妯娌等眷屬,也要靠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上慈下愛的倫理關係來維繫,才能保障彼此之間的秩序與家庭的和諧。過去政府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特別提倡科學(science)、民主(democracy)、倫理(ethics),可見倫理在中華文化當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份量。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由於長期以來一直以寺院的出家僧侶為主,致使一般人以為佛教只重出世思想,忽略對居家生活的關心。其實佛教是僧俗四眾所共有,也重視家庭倫理,例如《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家人眷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對於資生日用要「有無相通,無得貪惜」;甚至平日相處要「言色常和,莫相違戾」。從這些話就可以看出,佛陀的教化實在是深具人間的性格與生活的力用。
家庭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孝順則是人倫之始,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所以在家庭的人倫眷屬關係當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佛教認為,孝順父母,報答親恩,這是上報「四重恩」之一;反之,弒父弒母,則是不通懺悔的「五逆大罪」。《觀無量壽經》更將孝順父母列為往生淨土的重要資糧。
過去,儒家主張:生養死葬、晨昏定省、和顏悅色、恭敬柔順,此乃人子孝親之道;佛教也說:「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又說:「供養於父母,及家之尊長,柔和恭遜辭,離麤言兩舌。」(《雜阿含經》)。但是,佛教更進一步認為:「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蓮池大師在《緇門崇行錄》中,他把孝順分為三等:「生養死葬」,只是小孝;「榮親耀祖」,是乃中孝;「導親脫苦」,才是大孝。因此在《本事經》及《佛說孝子經》中一致說道:「能開化其親,才是真實報父母恩」;也就是說:「父母若無信,則使起信心;父母若無戒,使住於禁戒;父母性慳吝,則使開智慧,為子能如是,始足報親德(《毗奈耶律》)。」
佛教的孝親思想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但是過去一般人總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此來批評僧侶披剃捨俗,割愛辭親,是為大不孝。其實翻開佛教的經典,從佛陀「為父擔棺」(《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為母說法」(《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不但克盡人子之道,成為孝親的典範,甚至在《賢愚經》及《睒子經》都說:佛陀是因仁孝故,成三界之尊。
此外,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幽冥之苦(《盂蘭盆經》);舍利弗入滅前,特地返回故鄉,向母辭別,以報親恩(《賢愚經》);明朝蕅益大師四度割臂,為病危的母親求壽(《蕅益大師傳》);民國的虛雲和尚,三年朝禮五台山,以報父母深恩(《虛雲和尚年譜》)。乃至道明織蒲供母、師備悟道報父、道丕誠感父骨、宗頤念佛度母(《緇門崇行錄》)等等,都說明出家人雖然在人倫關係上有了不同的內容,但並未放棄孝養父母的人子之道,因此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感人事蹟。例如惠心沙彌之母,勉其用功道業,不以皇帝賞賜為榮,不以母親一人為念;洞山良价以〈辭北堂書〉表明志在求道的決心,其母雖然「日夜常灑悲淚」,仍抑制愛子之情,回書勉勵其修道證果,尤其感人肺腑。
佛教對孝道的提倡,不但把「孝順父母」與「供養沙門、尊重梵行」,同樣列為「人法」(《摩訶僧祇律》),尤其《心地觀經》更說:「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如是報父母恩。」甚至《父母恩重難報經》認為:「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足見佛教對孝道的重視。
社會上,在家者有在家者的人倫關係;佛門裡,僧團也有師徒與師兄弟的關係。《四分律》說:「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意看;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意。展轉相敬,重相瞻視,如是正法便得久住。」《太平御覽》云:「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忠心經》云:「道成乃知師恩。」佛教裡,師徒之間的情誼有時更甚於世間的親情,如晉朝曇印罹病危篤,弟子法曠七日七夜為其虔誠禮懺(《西天目祖山志》);元朝印簡遇兵難,猶一如平常事奉其師中觀沼公,深受元兵敬重(《佛祖歷代通載》);布毛侍者依止鳥窠禪師十六年方受點撥,了悟自家面目(《景德傳燈錄》);宋朝懷志謹遵老師真淨克文的遺訓,堅拒住持領眾,拋名利於腦後(《五燈會元》)。
此外,也有的師徒之間教學相長、互為師表,例如道真長老接受作住持的徒弟之命令為客人倒茶、切水果,卻甘之如飴;如果今日社會大眾都能學習道真長老這種「老做小」的精神,必能消除許多「老少問題」與「代溝問題」。
世間上一切事都是靠因緣和合而存在,緣聚則有,緣滅則散,即使親如父子母女,一旦緣盡,終要分離,所以人要把握有緣時,好好相攜相助。《心地觀經》說:「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堂上雙親健在,是人間最幸福的事,因此為人子女,當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好好孝順,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徒留遺憾。
孝順父母是人子之道,人而不孝,何以為人?佛經中除了處處指陳「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心地觀經》)的孝親思想之外,尤其進一步要吾人「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觀普賢行法經》)。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梵網經》),更把眷屬的範圍擴大到一切眾生。
吾人薄地凡夫,不見得人人都能做到視一切眾生如父、如母,甚至如佛想,但對於家中眷屬,例如親子之間、夫妻之間、親族之間、主僕之間,甚至出世的師徒之間,至少應如《長阿含經》所說:
子女應以五事敬順父母:一者供養侍奉,無使匱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正業,承繼光大。
父母復以五事養育其子:一者教導子女,不使為惡;二者指示教授,趣向善處;三者慈愛照顧,入骨徹髓;四者妥為子女,求善婚娶;五者正當用度,隨時供給。
丈夫敬妻應有五事: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媟;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
妻子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一者體貼敬愛;二者家務整潔;三者溫柔親切;四者誠實毋欺;五者讚歎恭維。
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
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護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誡;五者常相稱歎。
雇主應以五事對待僮使:一者隨能使役;二者飲食隨時;三者賜勞隨時;四者病與醫藥;五者縱其休假。
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一者早起;二者為事周密;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者稱揚主名。
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
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
過去儒家有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今日人間佛教的居家之道,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化家庭生活。對於老中青幼等份子,彼此之間要互相愛敬、慈孝、教育、規勸,因為家人之間是一種連鎖關係,父母子女等眷屬就像鎖鏈一樣的環環相扣,絕不可分割,人人盡其在我,相敬相愛,個個身心健全,融洽和諧,家庭才有歡笑,家庭倫理也必然和樂美滿。
二、道德觀(修養之道)
道德,是人類社會應有的修養,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正是因為人有道德的觀念。道德是維繫國家的綱紀法令使之不亂者,一個國家社會,如果人民失去了道德的規範,則公務人員貪贓枉法,假公濟私;工商經營偷斤減兩,以假亂真;朋友之間猜疑嫉妒,中傷譭謗;鄰里之間挑撥離間,搬是弄非;甚至人群裡,到處充斥著愚昧邪見、頑強固執、你爭我奪、寡廉鮮恥、自私自利、損人不利己的人。因此,有道德的觀念和生活,社會才能和諧,家庭才能安樂,朋友才能守信,人我才能互助。
何謂道德?凡是舉心動念,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就是道德;反之,對別人有所侵犯,甚至危害到社會安全的,就是不道德。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教的道德標準涵蓋世間的理法綱常,例如《法苑珠林》說:「入朝輔王,立志存忠;居家事親,敬誠孝終。」又說:「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榮親。」
此外,《大寶積經》說:「終不望他眾,誰者能令和,給學者所乏,不離別眾生。」《無量壽佛經》說:「麤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彼我兼利。」乃至《出曜經》說:「害人得害,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擊人得擊。」《佛說須賴經》說:「欺為眾惡本,自絕善行業,是故致痛聚,妄言何益人。」等等,皆是人我之間的修養之道。
佛教以五戒十善作為人本的道德標準,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侵犯別人的身體、錢財、名譽、尊嚴,徹底改造人心,令人倫綱常有序,導正社會善良的風氣。佛教以實踐六度作為道德生活的準繩。六度中,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即所謂戒定慧三學,可以對治貪瞋癡三毒,能克制人類自私的念頭。如持戒就不會自私,不會自私,貪念就不會生起;如禪定就不會損人,不會損人,瞋恚就不會生起;如修慧就不會無明,不會無明,愚癡就不會存在。貪瞋癡一除,行布施度,則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行忍辱度,則堅毅的精神就可具備;行精進度,則勇猛的力量即能充實一切。
所以,佛教的五戒是做人應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內心淨化、人格昇華的「增上道德」;因果業報是世間不變的「善惡道德」;六度則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道德基礎。
《大戴禮記》云:「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周敦頤說:「動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又說:「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佛教和儒家相同的地方,都是重視道德的生活;孔子不言怪力亂神,真正的佛教也不標榜神奇靈異,而重視慈悲道德。佛教的四攝六度、五戒十善,以及正知正見、布施結緣、不念舊惡、慚愧感恩、守護六根、利樂有情、四恩總報、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愛語讚歎、守護正念、大公無私、捨己為人、抑己從公等,都是有關道德的修行。
《禪林寶訓》裡,宋朝的明教契嵩禪師曾經舉喻說:一個人如果被人比作桀紂幽厲,則要生氣;比作伯夷叔齊,則會歡喜。桀紂幽厲,人君也,為何比之則生氣?伯夷叔齊,餓夫也,為何比之則高興?這就是有道德與沒有道德的差別。正如《六度集經》說:「吾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
宋朝汾陽無德禪師也說:「今之重學,古之重德;德學相扶,堪為軌則。」人生世間,人人都應該負起化導社會的責任,具有道德的人,往往能以身教影響大眾。
一般人以為有了財富,人生就有了價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義,其實人生的真諦並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最圓滿。佛經中,有關個人道德修養身心的教示,諸如:
「當愛樂人德,欣樂人善,不可嫉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密事,不向餘說。」(《優婆塞戒經》)
「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麤語慳吝。」(《大寶積經》)
「但修自己行,莫見他邪正,口意不量他,三業自然淨。」(《歷代法寶記》)
「見人之過,口不得言;己身有惡,則應發露。」(《諸經要集》)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維摩詰經》)
「見善努力,聞惡莫親;縱居暗室,如對大賓。」(《緇門警訓》)
「常自觀察己所行,不見他人所闕失,與眾和顏無違諍。」(《月燈三昧經》)
「常說柔軟語,遠離於惡口。」(《大方廣十輪經》)
「莫於他邊見過失,勿說他人是與非;不著他家淨活命,諸所惡言當棄捨。」(《發覺淨心經》)
「見世之過患,身自依法行。」(《五分律》)
「若人打罵不還報,於嫌恨人心不恨;於瞋人中心常靜,見人為惡自不作。」(《彌沙塞羯磨本》)
「自受樂時,不輕他人;見他受苦,不生歡喜。」(《優婆塞戒經》)
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通常以「德」服人,人皆能心悅誠服。所以吾人要想在社會上成功立業,最重要的,應該要有道德的修養,要過道德的生活。
三、生活觀(資用之道)
人,每天都要生活,生活最起碼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等資生日用。但是,同樣的物質生活,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有的人吃要山珍海味,住要高樓大廈,穿要綾羅綢緞,出門非進口轎車不坐;有的人則是粗茶淡飯、布衣粗服,生活卻過得歡喜自在,所以一個人的物質生活應該享有多少才能快樂,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佛教對於日常生活的資用之道,並沒有要求每一個信徒一定要苦修,當吃,要吃得飽;當穿,要穿得暖。只是,除了生活所需,在飲食服飾日用等各方面,不應該過份奢侈浪費。因為物質容易引起吾人的欲望,讓我們生起貪戀的心。物質是有窮盡的,欲望是無窮盡的,一旦被物資引誘,則苦海愈陷愈深。所以,佛教的學道者一向生活樸素淡泊,平時所擁有的衣物合計不過二斤半重,遊方僧侶隨身攜帶楊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錫杖、香爐、濾水囊等「頭陀十八物」及「三衣缽具」,就可雲遊天下。
缽是出家人的食器,又名「應量器」,也就是飲食要知節量,勿生過分貪欲之心。如《釋氏要覽》中說:「《梵摩難國王經》云:『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藥,趣令其癒,不得貪著。』」《雜阿含經》說:「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佛遺教經》說:「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
此外,進食時,心存五觀,更是一種健康飲食的方法。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敕修百丈清規》)
在物質上不貪心執著,精神生活自能昇華擴大。佛陀日食麻麥充飢、大迦葉尊者居住塚間、鳥窠禪師巢居樹上、大梅法常荷衣松食、六祖大師吃肉邊菜、遊方僧方便吃三淨肉等。他們山崖水邊,日中一食,衣缽以外別無長物,而其解脫自在的心胸,你能說他是一個窮者嗎?反觀今之居高樓、坐汽車、童僕盈門,但每天為金錢周轉、為股票漲跌而愁眉不展的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那些擁資千萬,家有良田萬頃,但卻慳吝不捨、時時覺得自己不夠的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所以富者不是真富,窮者不是真窮,貧富之間不可以從金錢物質上去衡量。
佛教雖然不太重視資用生活,但是世間還是要藉物質來呈現莊嚴。一個寺廟裡,大雄寶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怎麼會有人來參拜?佛像如果不莊嚴宏偉,怎麼會有人尊敬?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富麗堂皇,所以才能接引眾生,欣然往生其國。
淡泊物質,是自我要求,但不能用此標準來要求別人。佛門雖然講究個人的生活要簡單樸素,但對大眾則建廣單,接納十方大眾掛單。正如杜甫的〈草堂詩〉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庇蔭天下寒士俱歡顏。」
佛教雖然呵斥物欲,反對過份耽迷於物質享受,但在普通社會裡,適度的擁有物質文明的享受是合乎道德的。不過對於一些實踐苦行的人,希望藉著淡泊物欲來磨練自己的意志,也是為人所稱道的。例如,叢林裡的生活,師父往生了,衣單用物又再傳給弟子,一件衣服即可傳遞數代;就是我自己幾年的叢林生活也莫不如此。假如我們對物質有遠離的看法,就能不受物役,就能不為形累。所以《金剛經》叫人不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的境界上。因為五欲六塵中缺陷很多、苦惱很多,一旦身陷其中,則不容易超脫,所以《大寶積經》云:「財寶色欲及王位,無常迅速須臾頃;智者於斯不欣樂,勤求上妙佛菩提。」《華嚴經》也說:「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如果我們能淡泊物欲,勤求法樂;能夠歡喜柔和忍辱、擁有慈悲喜捨,這才是吾人生活之道。
社會上一般人的生活,物質占去了主要的部分;試想生活裡的食衣住行、行住坐臥,哪一項能少得了物質?哪一項能不與物質發生關聯?因為生活缺少不了物質,所以人類就甘願做物質的奴隸。其實,人生不必只追求享樂、富有;人生不要做金錢的奴隸,應該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味。例如住家環境的整潔美化,有助於生活品質的提昇,因此,每日勤於打掃庭院,把家裡整理得窗明几淨、舒適,院中亦可蒔花植草,以增進生活意趣。乃至偶爾與三五好友到郊外遊山玩水,也會提昇生活的品味。尤其能把自我融入工作或大自然之中,如花朵般給人歡喜,如山水般給人欣賞,如橋樑般供人溝通,如樹蔭般讓人乘涼,如甘泉般解人饑渴;能夠自我創造生命的價值,這才是吾人所應該追求的生活品味。
總之,人要生活,豬馬牛羊也要生活,即使昆蟲、動物,都需要生活。但是,生活的品味,各有不同。現代人追求時尚的品牌服飾、流行的化妝,甚至時興瘦身、美容等「改造」的功夫;其實真正的美麗是一種從內在自然流露出來的威儀、莊嚴、安詳、自在,所以《法句譬喻經》說:「慧而無恚,是謂端正。」能夠用心改造一下自己的個性、習慣、觀念、人際關係,把不好的改好、把不善的改善、把不正的改正、把不美的改美,這才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品質。
因此,人間佛教的生活觀,主張生活必須佛法化,也就是除了金錢、愛情以外,在生活裡還要增加一些慈悲、結緣、惜福、感恩的觀念,甚至於明理、忍辱的佛法,生活裡有了佛法,比擁有金錢、愛情更為充實。
四、感情觀(情愛之道)
人的生命從哪裡來?根據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明,生命是從「愛」而來的。愛是生命的根源,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父母相愛,我愛父母,我的情識之中含藏了許多愛和不愛的種子,所以投生到人間,並因為愛而累劫在生死裡沉淪,因此《出曜經》說:「人為恩愛惑,不能捨情欲;如是憂愛多,潺潺盈于池。」
人因為有情愛牽絆,所以輪迴生死;人因為有情感,因此稱為「有情眾生」。然而「法非善惡,善惡是法」,如果愛得不當,固然愛如繩索,會束縛我們,使我們身心不得自由;愛如枷鎖,會鎖住我們,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愛如盲者,使我們陷身黑暗之中而渾然不知;愛如苦海,使我們在苦海中傾覆滅頂。但是,「愛的淨化是慈悲,愛的提昇是智慧」,如果能將愛昇華為慈悲,則:「慈息瞋恚,悲止害覺」(《菩薩地持經》)。又《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慈悲是諸佛菩薩度眾不倦的原動力,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則愛如冬陽,可以溶化冰雪寒霜,可以激發人性的真善美,愛實不失為一種鼓勵向上的力量。
因此,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卻主張以慈悲來運作感情、以理智來淨化感情、以禮法來規範感情、以般若來化導感情。佛教鼓勵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親子之間要互敬互諒,朋友之間要相互惜緣,進而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亦即將一己的私愛,昇華為對一切眾生的慈悲。例如,佛陀靜坐路中以阻止琉璃王攻打祖國,他以「親族之蔭勝餘蔭」感動琉璃王退兵(《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佛陀對眼盲的弟子的愛護,諸如為患病比丘看病(《毗奈耶》)、為阿那律穿針(《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乃至佛陀的本生譚裡「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等等。正如《大乘寶要義論》說:「多諸有情於身命等皆生愛著,以愛著故廣造罪業墮惡趣中;若復有情起大悲已,於身命等不生愛著,以不著故生於善趣。復能於彼一切有情,運心廣行布施等行,一切善法相應而作,修菩薩者以大悲心而成其身。」所以《涅槃經》說:「如來即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即是解脫。」
慈悲就是情愛的昇華,佛陀的弘法利生、示教利喜,就是愛;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就是愛。愛就是為了你好;愛你就要成全你,要尊重你,要給你自由,要給你方便。愛是美的,愛是善的,愛是真的,愛也是淨的;佛教本質上即是慈悲與淨愛。
《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大智度論》也說:「如慈母養育嬰兒,雖復屎尿污身,以深愛故而不生瞋,又愍其無知。菩薩於眾生亦如是。」菩薩愍念眾生,不分親疏,因此我們應該學習諸佛菩薩,把愛從狹義中超脫出來,不只是愛自己、愛家人,更要愛社會大眾、愛國家世界。我們要用慈悲去擴大所愛,用智慧去淨化所愛,用尊重去對待所愛,用犧牲去成就所愛。人與人之間若能相親相愛,則宇宙世間,何其寬廣啊!
過去一些曲解佛法義理的行者,總是灌輸在家信眾:「夫妻是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等錯誤的觀念;其實世間男女結婚,這是愛的昇華、愛的圓滿、愛的統一。但是愛不是單行道,愛要彼此體會對方的心,進而把對某個人的愛,擴及到一切眾生。過去儒家有謂「憐蛾不點燈,為鼠常留飯」;佛教也說:「當以慈心育養幼弱,見禽獸蟲蛾、下賤仰人活者,常當愍念,隨其所食,令得穌息。莫得加刀杖,傷絕其命(《佛說阿難四事經》)」
愛是雙向的,真正的愛是要成全對方、祝福對方,愛不是佔有,而是奉獻。小愛是愛與自己有關的,大愛是愛與他人有關的;真愛是愛真理、愛公理、愛國家、愛世界、愛人間的和平。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其實這應該是有情有義、大情大愛,是大慈大悲的情操,所以一個人什麼都可以失去,但是不能少了慈悲。
然而今日社會,許多人濫用了愛,醜化了愛,例如對美色的貪愛,辣手摧花;對金錢的貪愛,竊盜貪污;對不應該為自己所有的貪愛,非法侵占。不是好因好緣的愛是害人害己,愛也能造成罪惡。
誠然,愛是罪惡之源,愛也是生死之本。雖然有愛才有生死,然而水能覆舟也能載舟;愛雖然讓人迷失,然而愛也能讓人昇華。佛世時,摩登伽女因為迷戀阿難尊者,經過佛陀善巧度化,終於覺悟「愛是苦的根源」(《楞嚴經》);蓮花色女在感情的世界裡受到創傷,故以玩弄愛情為報復,後經目犍連尊者開導,終於認識「不當的愛是罪惡的根源」,於是迷途知返。
愛維護了倫理,愛制定了秩序;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間,是靠愛來維繫關係,是靠愛來制定層次。一個人如果連父母、夫妻、兒女都不要,如何愛所有眾生?甚至有的人自殺輕生,自己毀身滅體;不愛己身,如何愛他人!因此《華嚴經》告訴我們,要「愛人如愛己,率己以隨人」。
有愛就有力量,有愛就有希望,因為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只要合乎法律、道德,只要合乎情法的世間人倫,佛教並未否定和排斥。佛教對愛不執不捨,尤其人間佛教更要提倡過中道的生活,用慈悲來淨化所愛,用智慧來領航所愛,用善美來成就所愛,用德行來加持所愛。人的生命從愛而來,吾人更應用純愛、真愛、慈愛、淨愛,來莊嚴美好的人間。
五、社會觀(群我之道)
人是群居的動物,不管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立足,都免不了要與人群接觸。人際關係是現代人處世很重要的一環,許多人生活裡所以有憂苦煩惱,都是肇因於群我的人際關係不和諧。因為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自知如何修持「我」,甚至還強立分別你和我,因此產生人際紛爭。
其實,人我之間的關係,都是靠緣份來維繫,善因得善果,惡緣招惡報。然而一般人往往不能了悟這層因果關係,不僅不能相互成就,反而常常因為不服氣別人比我好、比我高、比我大,而千方百計的和對方計較、爭奪,總希望自己能勝過別人、贏過別人。人,一旦有了計較、比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親密如家人、恩愛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鬥爭。
佛教的僧團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僧伽」的意思就是「和合眾」。佛陀雖然重視獨修,但也建立僧團,表示佛教對群我關係的重視。在佛門裡有謂「叢林以無事為興隆」;人和,才能無事。〈三皈依文〉說:「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所謂「統理大眾」,即「人和」二字而已。僧團裡平時依「六和敬」來維繫人事的和諧,即:身和同住(行為禮敬)、口和無諍(語言和諧)、意和同悅(善心交流)、戒和同遵(法制平等)、見和同解(思想統一)、利和同均(經濟均衡),因此又稱「六和僧團」。
《阿彌陀經》云,西方極樂淨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和諧。和諧就是淨土,一家和諧,就能一家快樂;一個社區和諧,社區就能平安。此外,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因為深入空理,故而所證的「無諍三昧」,最為第一;乃至戒律學上的「七滅諍法」,都是僧團和諧的圭臬。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種問題,在佛法裡都有圓滿的解決之道。例如對於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經》中舉出四種處理方法:「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
此外,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聲,然而有的人過份的希求令名,不惜自讚譭他,說人長短過失,不但容易與人結下惡緣,而且有失厚道,往往反招惡名,所以《六波羅蜜多經》說,想要獲得好的名聲必須注意:「不說他人過,亦不稱己德;智照無自他,當獲大名稱。」
《出曜經》亦說:「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以怨報怨,永遠不能息怨,唯有以德報怨,才能結束一切冤怨的根本。例如提婆達多雖然一再和佛陀作對,甚至三番兩次設計陷害佛陀,但是有一天提婆達多生病了,群醫束手無策,佛陀還是親自前往探視,給予無盡的關愛。佛陀的懿行,正如《六波羅蜜多經》說:「不念他人惡,常思其善事;智慧離分別,人中最第一。」
世間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偉大,因為有勝負之心,爭執也就層出不窮;誠如《法句經》說:「勝則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爭自安。」如果我能懷著尊重你的偉大,我有擁護你、成就你的心態,自然能化戾氣為祥和。
一般人總希望自己擁有的比別人多,而不顧別人的空乏;一般人總是好逸惡勞,只求一己逸樂,不顧他人苦楚;甚至爭功諉過更是一般人的通病,也是紛爭的原因。如果人人都能承認自己錯、自己壞,凡事不推諉、不卸責,所謂「如有暴惡人,非理相加謗;智者以誠言,安忍能除遣」(《諸法集要經》),則人我關係自然能和諧無爭。
現代的社區提倡守望相助,鄰里之間要互相敦親睦鄰,對獨居長者要主動關懷,殷勤慰問。在佛教的《大寶積經》更說:「在家菩薩,若在村落,城邑郡縣,人眾中住,隨所住處,為眾說法。不信眾生,勸導令信;不孝眾生,……勸令孝順。若少聞者,勸令多聞;慳者勸施,毀禁勸戒,瞋者勸忍,懈怠勸進,亂念勸定,無慧勸慧,貧者給財,病者施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
一個團體裡,能幹的人,大都能促進和諧;不能幹的人,則容易引起紛爭。人與人之間,能夠容許異己的存在,就能和諧;尊重寬諒,就能和諧。《華嚴經》有謂:「說四攝法,令眾生歡喜充滿十方。」想協調人際間的關係,行四攝法是最好的法門。所謂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不論我們布施的是金錢、財物,或力量、言語,都能使人感到歡喜,有利於彼此的往來。說讚美他人的話,做有益他人的事,表示與他是平等地位,和平相處,都是處事接物的妙方。佛經常教我們要廣結善緣,就是要我們不侵犯他人,不辜負他人,並且要多多給人方便,因為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不侵犯他人,才能使得他人樂意與你交往。
其實,人我彼此都是相關一體的,都是因緣的相互存在。每一個人都只是世間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還有一個「你」,你以外還有一個「他」,你我他之外,還有周遭接觸的各種人等。
人與人之間如果關係良好,相助相成,這是很大的福份;如果相嫉相斥,則痛苦不堪。人我之間,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諒解、幫助,如果有一方不能體諒另一方,則人我之間必然會發生問題。
總之,人所以會有紛爭、不平,就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因此,想要獲得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唯有把「你」當作「我」,你我一體,你我不二,能夠將心比心,彼此互換立場,才是和諧群我關係的相處之道。
六、忠孝觀(立身之道)
俗云:「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一個能盡忠於國家的臣子,必然也是侍親至孝的人子;一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也才能盡忠於國家。忠孝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在「青年守則」中第一條就標示「忠勇為愛國之本」,第二條接著揭櫫「孝順為齊家之本」,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無非是教導人民如何盡忠盡孝。所以,家中如果出了一位忠臣或孝子,全鄉里的人莫不同感無比的光彩;反之,一個人如果悖忠逆孝,則將為人所唾棄,必定很難在社會上安身立足。
談到忠孝,過去一般人總認為佛教出家遁世,逃避世間,對於忠孝之道無法克盡本份。其實佛教和儒家一樣,非常重視人倫關係、道德綱常,尤其注重忠孝的實踐。《淨名經關中釋抄》說:「忠則愛主,孝則愛親。」《釋氏要覽》更說:「國有君王,一切獲安,是故人王為一切眾生安樂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檢,皆依正國而得住持,演化流布。若無王力,功行不成,法滅無餘,況能利濟。」因此《心地觀經》說世間有四種恩,應該晨暮回向祝禱:「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此中所謂國王恩,即代表國家也。
此外,在《雜寶藏經》中,佛陀曾提出十種譬喻,說明人民應該如何盡忠仁王國君,並且進一步告訴執政的人主,應該如何愛護他的子民,為他們盡忠。經中說:「王當如橋,濟渡萬民;王當如秤,親疏皆平;王當如道,不違聖蹤;王者如日,普照世間;王者如月,與物清涼;王如父母,恩育慈矜;王者如天,覆蓋一切;王者如地,載養萬物;王者如火,為諸萬民,燒除惡患;王者如水,潤澤四方。」
一國之君既具備如此的仁德懿行,為人臣民自然會竭誠殫智的盡忠效命;同理,君王官員對於黎民百姓也應該盡心愛護,為他們謀幸福。盡忠是人我之間彼此互敬的關係,非常平等。因此,《尼乾子經》說,國君官員應該做到如下八點,以表示他們對部下僚屬的盡忠:「一者,念諸一切眾生如愛子想;二者,念於惡行眾生如病子想;三者,常念受苦眾生生大慈心;四者,念受勝樂眾生生歡喜心;五者,念於怨家眾生生護過想;六者,能於親友眾生生覆護想;七者,能於資生之中生如藥想;八者,能於自身生無我想。」
佛陀認為理想的盡忠之道,應該是君仁臣敬,彼此互愛的融和關係,而不是上暴下懼、交互爭利的各懷鬼胎。
關於盡忠,古代的沙門釋子為了國家的安危,忠貞愛國從來不落人後。例如宋朝遭遇靖康之難,徽、欽二帝被擄,康王在江南即位,禮聘法道禪師參與軍機大事,籌募軍糧,對於日後南宋江山的保安穩定,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唐安祿山之亂,經濟凋弊,幸賴神會大師販賣度牒來資助軍需,才得以平定叛軍,這是佛教在災難亂世對國家的效忠事蹟。
佛光山大智殿設有「宗仰上人紀念堂」,是為了紀念棲霞法脈的一代高僧宗仰上人。宗仰上人在民國締造之前,曾經加入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同盟會,捐助資金,幫助孫中山先生完成革命,當初他與孫先生往來的書信,都被妥善的保存至今。
除了歷代高僧大德對國家竭盡忠誠之外,已經成就佛道的釋迦牟尼佛本身,曾經為了阻止琉璃王舉兵侵略祖國,而於烈日當空靜坐路中,致使琉璃王三次進兵,三次都被佛陀的慈悲所阻擋,可見佛陀和一般人一樣的愛國。
佛陀不但盡忠,也非常重視孝道。佛陀的父親淨飯王去世,出殯時佛陀也參加了諸位王子抬棺的行列,親自為父親抬扶棺木(《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佛陀為了報答母后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佛陀為了感激姨母大愛道夫人的撫養恩惠,廣開方便慈悲法門,允許五百位釋迦種族的女眾出家,佛教終於有了比丘尼的教團。佛陀為了成就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倒懸的孝心,宣說《盂蘭盆經》,為後世弟子闢出一條孝親的法門捷徑。乃至中國歷代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親事蹟(見倫理觀),在在說明佛教的孝親思想濃厚。
此外,佛教的經典,如有名的《地藏經》、《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都是闡揚孝親之道的經典,其他的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經常可看到佛教的孝親思想。譬如《梵網經》上說:「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順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為,更是對有情眾生的孝順。
從上述佛陀對忠孝的諸多懿行及教誨中,不難看出佛門的忠孝觀不同於古代儒家所謂「君要臣亡,臣不亡不忠;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那種陷君親於不義不仁的愚忠愚孝之觀念。
佛教認為,所謂「忠」,有誠實不二、鍥而不捨,有一心一德、貫徹始終的意思。過去一談到忠,一般人大都只想到承侍君王、對國家盡忠;實際上,應該擴大盡忠的層面,例如夫妻之間要忠誠、朋友之間要互信,乃至對工作要盡責,對自己的承諾要信守,對心中的信仰要堅定,甚至對自己豢養的小貓、小狗,既然養牠,就要全始全終的照顧牠等等,都可稱之為忠。
所謂忠者,不能見利忘義,不能見異思遷。忠,就是要把本份的事如實做好,例如小學生要把小學的課業照顧好,中學、大學要把中學、大學的學業完成,如果胡混日子,就是不忠於自己的本份。
忠,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善的執著,所以盡忠的對象也要有所選擇,要看值不值得。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侍」;盡忠的對象必須是好的、善的、正的,要有仁義,不能盡忠邪惡,那是非法的,所以忠也要講中心、講正派、講善美。
忠,是發揚仁義、慈悲、信仰。所謂「忠君愛國」,意思就是說,忠和愛是同等的。你對他效忠,就必須愛他;既然愛他,就必須對他盡忠。
過去蔣中正先生提倡要忠於領袖、國家、責任、榮譽,把領袖擺在第一位,這是以個人為盡忠的對象;但是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所以要為法盡忠,要忠於制度、忠於團體,不能只為某個個人盡忠。
尤其,忠是雙向的,不是只有臣對君,君對臣也要盡忠。忠裡面有是非,有正邪,有好壞,這是應該加以分別的;但是忠裡面沒有得失,沒有時間長短,沒有利害關係,只要是應該盡忠的對象,儘管對我不利,我也要盡忠,這才叫做忠。
忠的含義,就是專注、不二、完成、圓滿的意思:能夠專注不二,不計成敗地竭盡自己的忠誠,完成自己的責任,當下即已圓滿忠貞之行。所以所謂「盡忠」,並不是要我們捐棄生命,做無謂的犧牲,只要每個人都能站在個人的崗位上,把份內的工作做好,盡到本份應盡的責任,就是盡忠。譬如家庭主婦把家裡整理得窗明几淨,有條不紊,像樂園淨土一般,就是對家庭盡忠;社會上每一個份子都能努力工作,不偷懶,不取巧,就是對社會國家盡忠。身為佛教徒,凡我佛子,都能奉行佛法,以佛法來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使民風敦厚,就是對國家民族盡忠。
自古以來,佛教寺院的設立,使每一個民眾在心靈上點燃一盞明亮的燈火,祛除黑暗的愚痴無明,重現智慧光明,給予心理建設,給予精神武裝,這就是佛教對社會大眾盡忠;佛弟子實踐佛陀的教示,以慈悲來化導暴戾,以忍辱來消除怨敵,以智慧來教育頑強,這就是佛教對一切眾生的盡忠。所以,忠的含義,不僅僅是狹義地盡忠某一個人,或對某種特定對象的恭敬崇拜,忠是更廣義地對大眾的服務奉獻。在家庭裡,要忠於妻子兒女,忠於為人夫、或者為人婦的一份職責;在社會上,要忠於團體、忠於公司、忠於主管上司,克盡為人部屬的一份責任。與人相處要忠於道義良心,追求理想要忠於自己的原則立場,在我們的生活裡,忠的美德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內心忠誠的人,往往是世路的明燈,光照八方。忠的懿行,對我們人格的成長影響至深且鉅。
忠和孝往往是相提並論的。忠是信仰,是追隨,是學習;孝是恭敬,是愛護,是孝養。談到孝順,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事實上,烏鳥禽畜尚且知道反哺,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除了對父母盡孝之外,更要擴而充之,對宗族盡孝,甚至進一步擴大為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
所以,現在的養老育幼,都是為了盡孝;現在的慈悲喜捨,就是要用孝敬的心來完成。我們不但要對父母盡孝,對民族、同胞、人類,都要盡孝;我們不但要對長輩盡孝,對殘障、老弱也要孝養。
所謂「孝」,是愛心的表現,孝是對國家、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孝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係,孝維持了長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對生命的摯誠感謝,更是無悔無怨的回饋報恩。佛教認為,為自己所愛是小孝,為家族親人為中孝,為國家民族是大孝。甚至《盂蘭盆經》說:「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佛陀不僅教育弟子們要孝順當世父母,更要孝順七世父母,乃至一切眾生父母。因此,孝的意義,並不限於對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孝順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量無盡的眾生。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更要澤被廣大的眾生父母,全心全力解決一切有情的煩惱,這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正如《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說是為眾生盡孝。
如果說忠是與國、與民、與己的關係,那麼孝就是與親、與人、與生的關係。中國文化主張三綱五常,但是一切人生的重心主要在孝道的闡明,以孝順為中心,擴而充之,對國家的孝順就是忠,對兄弟的孝順就是悌,對朋友的孝順就是義,乃至對眾生的孝順就是仁。尤其今日提倡孝道,就是要如何積極去孝養父母,解決老年的孤苦,甚至解決同胞民族之間的老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忠孝在人間,彼此是相互的。一條忠狗為主人盡忠,因為感念主人對他的愛護;大臣為領袖盡忠,也是感謝君王的知遇、賞賜。我們想要別人對我們以忠孝來往,就必須先為對方付出忠誠和孝養。
偈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所謂忠孝,都是由吾人內心所激發出來的一種感情、良知,一種愛心和美德,忠孝是維繫人類關係的倫理綱常,唯有把忠孝的精神發揚起來,讓忠孝、慈悲、愛心遍於一切時、一切處,我們的社會才會更有秩序,我們的家庭才能更加美滿。
七、財富觀(理財之道)
人生在世,必須有正當的事業,透過勤奮經營,使得衣食豐足,生活安定,然後才能從事種種的善事,此即所謂「衣食足,然後禮樂興」也。
然而過去原始佛教的行者大多不重視財富而重清修,他們追求樸素淡泊的生活,倡導清貧思想,認為簡樸才是修行,淡泊才是有道。其實從大乘佛教的經典來看,例如《阿彌陀經》的極樂世界,黃金鋪地,宮殿樓閣皆為七寶所成,極盡莊嚴堂皇;菩薩莫不寶冠頂戴,瓔珞披身,富貴無比。因此,修學佛法不一定要以窮苦為清高。只要「平直正求」,佛教鼓勵在家信眾可以榮華富貴,可以營生聚財,如《大寶積經》說:「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封邑,非不如法。」而且有了財富以後要「給事父母妻子,給施親友、眷屬、知識,然後施法」。意思是說,在家營生,要積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業與正命,如《雜阿含經》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將本求利,勤勞賺取,無論是農牧收成,或是經商貿易、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等等,都是佛教所認可的經濟營生。
反之,非法所得的財富,例如:竊取他物、違法貪污、抵賴債物、吞沒寄存、欺罔共財、因便侵占、藉勢茍得、經營非法、詐騙投機、放高利貸等,則為佛教所不許。
此外,舉凡違背國法,譬如販賣毒品、轉賣人口的職業,或者違反佛法的不當工作,例如屠宰、酒家、賭場等,都在禁止之列,也就是和佛教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吸毒等根本大戒觸逆的職業,都是佛教所不允許。
在《中阿含經》裡也提到取財有六種非道,不可為之,即:(一)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如賭博、競勝、比武等皆是。(二)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非時行是指晝夜顛倒,不顧家庭眷屬,如玩弄娼妓,不務正業,即世間的浪蕩子。(三)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酒能亂性,飲酒的人必多放逸,不事生產。(四)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指親近惡友不但不能得財,反而有傾家蕩產,甚至喪命的災禍。(五)常喜妓樂求財物者為非道,指性好歌舞娼妓,任意浪費。(六)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指性好遊蕩,不喜作業,凡寒熱飢飽都有藉口,不肯做事。
以上六種皆是消耗財物不能生產,不但現世勞神喪財,身敗名裂,而且來生墮苦趣,失人身,所以說是非道,亦即非人倫善道也。
有了金錢財富,還要懂得怎樣處理自己的財富,這才是重要的課題。在《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意思是說:假如你每一個月有十萬元的收入,你應該拿出四萬元來經營事業;兩萬元作為家庭生活所需;兩萬元儲蓄以應不時之需;剩餘之兩萬元用以布施,回饋社會,救濟貧乏。
此外,在《大寶積經》中,佛陀以波斯匿王為例,告訴我們財富處理的方法。因為波斯匿王已經不須要為生活計算,因此他處理的方法是分作三分,三分之一用來供養宗教,三分之一用來救濟貧窮,三分之一用來奉獻給國家作為資源。
在《般泥洹經》中,對財富的處理方法則說,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分為四分,一分供養父母妻子,一分補助僕傭屬下,一分施給親屬朋友,一分奉事國家沙門。
說到財富,財富有狹義的財富,有廣義的財富;有有形的財富,有無形的財富;有現世的財富,有來世的財富;有個人的財富,有大眾的財富;有物質的財富,有精神的財富;有一時的財富,也有永久的財富。
佛教不但重視一時的財富,更重視永久的財富;不但重視現世的財富,更重視來生的財富。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之財,例如:健康、智慧、人緣、能力、信用、口才、聲望、名譽、成就、歷史、人格、道德等。這些無形的財富比之有形的財富更好。佛教不但重視私有的財富,尤重共有的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生態維護等;並且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欲、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
也就是說,佛教認為真正的財富,不一定是銀行裡的存款,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黃金、白銀,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人生唯有佛法、信仰、慈悲、發心、滿足、歡喜、慚愧、人緣、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財富。
佛教對於現世的財富,認為要想廣聚財富,必須平時養成儲蓄的習慣,有了收入,能少分少分累積,猶如蜜蜂勤勉地在花叢中穿梭採集花蜜,點滴儲藏,醞釀成蜜而富足。因此,《中阿含經》告訴我們:「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此外,佛教對於財富的看法,首先以「因緣果報」說明財富的獲得,應從培福修德、廣結善緣而來,並且「要能運用財富,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的精神,重視「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
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佛教並不完全否定錢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根據經典記載,佛教的信眾中不乏大富長者,如須達長者「布施精舍」(《分別功德論》)、毗舍佉「四事供養」(《四分律》)等,都受到佛陀的讚美。因此,佛教不能過分倡導貧苦思想,因為樸素淡泊用來自我要求是道德,用來要求別人則為苛刻。
金錢不但是學道的資糧,也是一切佛化事業的基礎。佛學院、禪堂、念佛堂、學校、醫院、電台、雜誌社等,都需要金錢才能推動。所以,金錢並不完全是毒蛇,佛經所謂「淨財」、「善財」、「聖財」,只要能善用金錢來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裝窮學道更大,更有意義,更有智慧。
因此,學道並不一定要貧窮才是有道心;大乘佛教主張個人可以清茶淡飯,所謂「三衣一缽」、「衣單二斤半」、「頭陀十八物」,但是寺院團體不能不要財富。自古寺院建築,朱簷碧瓦,雕樑畫棟,富麗莊嚴;亭台樓閣、廊院相接,重重疊疊,幽遠深邃,因此有謂「佛門淨土」,佛門其實就是一個清淨莊嚴的世界,一個安樂富有的世界。
是以人間佛教應該重新估定財富的價值,只要是合於正業、正命的淨財,應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對國家民生、社會大眾、經濟利益、幸福快樂生活有所增益的事業,諸如農場、工廠、公司、銀行等,佛教徒都應該去做。因為有錢並不可恥,貧窮才會招來罪惡。
八、福壽觀(擁有之道)
多福多壽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如何求得大富大貴、長命百歲,這是世人共同的願望。但是福壽往往很難兼得,有人富可敵國,卻英年早逝,無福享受,有人老耄長壽,卻一生窮苦潦倒。欲得福壽綿延,必須福德因緣具足,才能增廣福壽,綿延無量。
如何培植福壽的因緣呢?依佛教的看法,福壽不是上天所賜,不是他人給予,而是自己的業力感得,所謂自作自受,自己的淨行善業能為自己帶來無盡的福壽,自己的劣行惡業也會斷絕福壽的因緣,糟蹋自己的幸福。佛教所講的五戒,不偷盜就能擁有福報,不殺生就能永保長壽,因此遵守佛教的五戒,就能得到福壽。
《八關齋經》也說,受持八關齋戒「福不可稱計」。《法句經》則說:「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法苑珠林》也告訴我們,如果實踐七種布施法門,可以獲得無量的福壽:一、設立佛像僧房。二、種植樹木果園。三、常施醫藥救病。四、打造船隻渡人。五、建設橋樑道路。六、點燈鑿井施茶。七、建造浴廁便民。《大教王經》更說:「欲得福祿,欲得長壽,福慶增盛,果報圓滿者,應當作善,莫損僧寶,不滅法寶,不除佛寶。所得王位亦不動搖,所作大臣亦不損壞,所得人身延年益壽。」三寶、父母、師長、弟子、病人、急難、根缺、百苦,都是我們生長福壽的福田。
此外,古德說: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祿變禍兆。
心好命不好,轉禍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一切的福壽果報都離開不了心地的修持;心地純善,平時又能與人結緣,培植福壽的因緣,自然富貴隨身,長命百歲。存心險惡,雖然能夠左右逢源,享受一時的快樂,但是轉瞬間就變成災難禍殃。譬如搶劫偷竊別人的財富,雖然得到短暫的欲樂,但是卻埋下日後服刑受苦的惡因,好比以舌頭舐食劍上的蜂蜜,雖然嚐到甜美的蜂蜜,卻把舌頭也割傷了。因此雖然眼前因緣不具足,只要宅心仁厚,心存慈悲,有一天災禍也會轉變成幸福。
求福添壽的因果之道固然經中多所明示,然而社會上一般人總認為要長壽多福,應該向神明、菩薩、佛祖祈求,把信仰建立在貪求、饜取的層次上。其實《法句經》說:「祭神以求福,從後觀其報;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福壽並不是有求必得的,如果自己不去培植福壽的因緣,福壽是不會憑空降下的。所謂「生天自有生天福,未必求仙便成仙」,自己不努力去自求多福,而把一切的責任完全推諸於神明佛祖的身上,如此不合乎因果道理,正如把一塊沈甸甸的石頭放置在水中,卻違反常理的希望石頭不要沉入水底;相反的,《龍舒增廣淨土文》說:「現世多為吉善則增福壽……現世多為罪惡則減福壽。」如果我們所作所行合乎因果法則,應該享有福壽的果報,龍天神明也無法一手遮蔽,抹殺我們所應享有的果報,正如浮盪在水面上的熱油,縱然有人祈求說:「油呀!油呀!請你沉下去吧!」油是不會和他相應沉澱水底的。因此福壽的獲得,是別人無法操縱的,即使神明也不能掌握我們的生死禍福,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是否努力去播種福壽的種子。
福壽具足雖是世人普遍的願望,尤其「五福臨門」──福祿壽財喜這五福齊降門庭,更是一般人心目中所企盼的幸福。然而果真擁有這五福,人生就美滿無憾了嗎?人生的幸福快樂就僅僅止於這五福的獲得嗎?其實世間一切都是有為法,福壽本身有時也有它們的缺陷,不是無漏究竟的。舉例說,一般人常欣羨別人說:「你真有福氣!」有「福」就會有「氣」!福是伴隨著氣一齊而來的。譬如兒女成群,兒女所帶來的閒氣也不在少數,幼小時擔心他身心的成長;長大了憂心他能否成龍成鳳;即使成家立業了,還要掛心他家庭是否美滿、事業是否順利?如果遇到不肖子弟,操心的事就更多了!兒女多,福氣多;錢財多,福和氣也如影隨形接踵而至。錢財多,有時固然可以享受聲色之娛,但是錢財有時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煩惱,何況周轉不靈時,銀行三點半那種焦慮的滋味,如同烈火焚身一樣難忍。
福和氣,如身影一般關係非常密切,壽和老也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無法分開。如平時我們也常聽到有人說:「祝你長命百歲」,甚至說「願你活到一百二十歲」。
活到一百二十歲的人瑞也許是人人羨慕的對象,但是一個人如果真的活到一百二十歲,也許他一百歲的兒子已經壽終了,八十歲的孫子也逝世了,甚至六十歲的曾孫也撒手塵寰,一個鬚髮皤皤的老人活得這麼長久,就為了要為兒孫送葬?這樣的一百二十歲,生命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所以,佛教認為世間上的福壽並不究竟,不是我們所要追尋的目標;不過佛教也並非排斥對福壽的追求。只是佛教主張「求福當求智慧福,增壽當增慈悲壽」。只有福報,沒有智慧,就如獨輪難行,單翅難飛,必須融合了智慧的福報才能功行圓滿,有了智慧,才能把自己的福報回饋給一切眾生。同樣的,只有長壽而不知行善,這種長壽對眾生而言,沒有存在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的是智慧福、慈悲壽。
說起壽命,人的生命,這一期過了,還有下一期,甚至有無限期的生命;正如花果萎謝了,只要留下種子,就會有第二期的生命、第三期的生命,乃至無量無限期的生命。也就是說,人的軀體是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但是生命、心靈是無為法,可以無量壽。所以,求壽當求「無量壽」。
「無量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不但「無量壽」,又稱「無量光」。無量壽是超越了時間;無量光是超越了空間。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精神、智慧、貢獻,都流入到無限的時空中,我們不就是「無量壽」了嗎?因此,人除了珍惜肉體上的壽命之外,更應該留下:
1.事業的壽命:開創事業,造福邦梓,澤被社會人群,譬如創建公司、工廠,一經營就是幾十年,甚至百年老店,不但本身投注畢生的歲月,子子孫孫繼承不輟,就是一種事業上的壽命。
2.文化的壽命:人類生命的可貴,就在於文化的傳遞,祖先的嘉言懿行、歷史的經驗軌跡,都是我們文化的寶貴財產,如中國文化史上的文物、典籍,乃至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經典結集,都是後世佛弟子要珍惜的文化壽命。
3.言教的壽命:古人所謂立德、立功、立言,古今聖賢的珠璣教諭,讓後代的人不斷的沿用,他們的教言是人類智慧的遺產、文化的寶庫。透過古人的著書立說,傳之其人,文化得以薪火相傳的綿延下去,言教上的壽命是超越時空,是和心靈交會的生命。
4.信仰的壽命:中國人非常注重傳宗接代的觀念,事實上,不僅肉體壽命要傳遞,事業的壽命要接棒,信仰的壽命更要代代相傳,燈燈相續,世世代代皆為正信的佛弟子,續佛慧命,就是信仰的壽命。
5.道德的壽命:古人說「典範在宿昔」,中國歷代的聖賢捨身成仁、殺身取義,道德的馨香遺留千古,後世緬懷,這就是「立德」的完成。
6.智慧的壽命:智慧的壽命是解脫的、是清淨的,它包含歡喜、無私、慈悲、智慧的無量功德,也是無盡知識的寶藏,是修行人應該努力體證與完成的生命。
7.功德的壽命:信眾在寺院中建殿堂、造寶橋、裝佛像、印經書、植草木、供道糧等功德,留下後人緬懷的事蹟、子孫引以為傲的福德。僧眾遺留在寺院中的功德,是修持道行的潛移默化,除了昇華一己的生命,更是長養後學修道者的信念,這種純粹無所得,又無所不得的功德是永恆的壽命。
8.共生的壽命:佛教中根深蒂固的惜福、惜緣等觀念,用之於今日,就是愛護地球、注重環保、珍惜資源。讓共生的環境、因緣能夠持續,使互存的時空、條件得以綿延,俾令子孫後代在地球上能獲得安樂、幸福、自在的共生壽命。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生命的意義,不在尸位素餐,而在於明理達道,於世有益。因此《法句經》說:「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推佛法要。」世間上的壽命縱然如彭祖活到八百歲那樣長壽,最後仍然免不了生老病死的現象;世間上的福樂縱然貴如帝王一般希有,終究歸於生滅幻空。因此,我們追求福報要追求生生世世的永久福報,而不要追求一世一時的短暫福報,如《金剛經》所言,一生一世的幸福是有限、有量、有盡、有為、有漏;永久的幸福是無限、無量、無盡、無為、無漏,是盜賊不能偷、水火不能侵,是永恆不缺失的幸福。
有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張群說:「人生七十才開始」。人的一生當中,即使你活了一百二十歲,你擁有家財萬貫,但你究竟真正「擁有」多少?又「享有」多少呢?在時間上,即使你「擁有」人生百歲,但是你可曾「享有」幾時的清閒?在空間上,你「擁有」華屋美廈千萬間,但是你可曾「享有」多少個清酣無夢的睡眠嗎?在人間裡,你「擁有」家人,家人是你的嗎?你「擁有」許多事業,那些事業都能靠得住嗎?所以,世間上你所「擁有」的,不一定都能為你所「享有」;不是你所「擁有」的,也並不代表你就不能「享有」它!
因此,人的生活,重要的是要過得自在、歡喜。日常生活要有規律秩序,早睡早起,有一定的作息;心情要保持安和愉快,不輕易鬧情緒,不隨便發脾氣;要把自己忙碌起來,忙碌於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忙碌於事業的創造,忙碌於服務社會人群,忙碌於自我生命的提昇,把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讓煩惱沒有一絲空隙可乘,如此自可享受放曠逍遙的歡樂人生!
總之,人到世間上來,除了要把握時間、爭取時間、利用時間多做有益社會人群的事,以延長時間上的壽命以外,更應該努力創造美好的語言壽命、芬芳的道德壽命、顯赫的事業壽命、不朽的文化壽命、堅定的信仰壽命、清淨的智慧壽命、恆久的功德壽命、互存的共生壽命,如此才是真正擁有了福德與長壽。
九、保健觀(醫療之道)
世間上最寶貴的不是金錢、名利,也不是權勢、地位,世間上最寶貴的是健康;有了健康,才能享受幸福的人生。因此一個人儘管事業有成,家財萬貫,僮僕成群,大廈千間,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不是我的,所以平時注重身心的保健,這是人生重要的課題。
然而「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在緣起緣滅的世間,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尤其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有生病的時候。《佛醫經》中提到,人會生病的原因有:久坐不食、過度疲勞、飲食無節制、憂愁、縱欲、瞋恚、忍大小便、忍呼吸、忍放氣等等。
《清淨道論》指出引起疾病的原因有八,即:風、痰、飲食不調、業、外傷、非人、鬼、魔所致。
《摩訶止觀》提到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種,即: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所擾、惡業所起。前三種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飲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癒;後三者則與患者自身的業力相關,必須藉由拜佛禮懺修福,才能減輕病苦。
總結說來,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二種:
1.四大不調: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成,《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云:「凡四大之身有病生者,咸從多食而起,或由勞力而發。」《小止觀》說,人身四大各能生一百零一病,合生四百四種,即一切身病的總稱。其中,地大病相為身體沉重,堅結疼痛;水大病相為飲食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則會全身發熱,大小便不通;風大會引起肺悶,氣急嘔吐。
2.貪瞋癡毒:外在的四大不調固然是致病的因素,內在的貪、瞋、癡三毒更是引發各種疾病的主因。《維摩詰經》說:「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眾生因為執著了我相,所以才產生煩惱和疾病。《大智度論》卷十四云:「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
智者大師認為:沈迷色境的人多半會生肝病,貪享聲音的人多半會生腎病,貪愛香氣的人多半會生肺病,貪圖口味的人多半會生心病,眷戀觸覺的人多半會生脾病。可見凡事以中道為宜,否則貪圖睡眠容易造成惛沉;貪求美味,吃過多的高脂、高醣的食物,容易引起諸多慢性病;缺乏運動、噪音過高等,容易造成現代人的文明病。
現代生理學也認為,忿怒、愉悅、憂愁、恐懼、悲傷、激動等心理反應,會影響體內的生理變化,久而久之,造成不易治癒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等。醫學研究報告中提到:「當一個人不快樂、發怒或緊張受壓力時,腦內會分泌『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這是具有毒性的。」
由於眾生的病苦,除了來自身體器官的疾病之外,還包括心理的疾病,也就是貪瞋癡等無明。佛陀為了醫治眾生身心的病痛,以一生的時光演說各部經典,指出一帖帖療治身心的藥方。因此,經典裡比喻「佛為醫師,法為藥方,僧為看護,眾生如病人」。
佛陀不僅是善療眾生身體疾病的大醫王,更是擅於對治眾生各種心理病症的醫師。例如佛陀敷設三學、六度、四無量心、五停心觀等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為了對治眾生貪瞋癡等八萬四千種煩惱疾病。佛陀對於貪欲心重的眾生,教他用不淨觀來對治;對於瞋恨心重的人,便教他慈悲觀;若愚癡太重,則以因緣觀來對治,佛陀是世間第一良醫。
在《增一阿含經》中,佛陀除了說明一個好的醫生及好的看護應該具備的條件外,尤其指出病人應奉行五法:(1)選擇適當飲食;(2)按時飲食;(3)親近醫師;(4)不懷愁憂;(5)當起慈心對待看護。
此外,綜合諸經所說,佛教認為正確的保健之道,應該注意如下數點:
1.正當的飲食:《尼乾子經》說:「噉食太過人,身重生懈怠,現世未來世,於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惱於他人,迷悶難覺寤,應時籌量食。」飲食譬如吃藥,是吸取其中的養份,以養護身體。所以在飲食上要注意:多菜少肉、多淡少鹽、多果少糖、多嚼少食,並且要定時定量,使內臟清爽,這是保健第一訣。
2.正當的工作:正當的工作,是積極性的,利益社會大眾的。很多人覺得工作辛苦,有壓力,那是因為把工作當成賺錢途徑、沽名之道,自私自利,難免厭倦。《一切智德經》說:「惠施仁愛,利人等利,一切救濟,合聚庶黎。」如果在工作裡蘊含了慈悲喜捨,把工作當成法布施,工作就很快樂,當下的心情就不一樣了。
3.正當的行為:《十誦律》說:「飢為第一病,行為第一苦;如是知法寶,涅槃第一樂。」行為端正,心中光明磊落,沒有煩惱憂愁,這是養生的正途。
4.正當的做人:《摩訶僧祇律》說:「利衰及毀譽,稱譏若苦樂,斯皆非常法,何足致憂喜。」人身,不過是四大所造精血之體,終將壞滅,看得透,看得破,做人便能不貪五欲六塵,不慕虛榮名利,不著五蘊三界;能夠建立正當的人生觀,自然身心康泰。
身體方面的保健固然要緊,精神方面的保健也不可缺少。佛教對於「精神保健」方面。主張:
5.心寬自在:如彌勒菩薩大肚能容的氣量,凡事不斤斤計較,即能自在無礙。
6.放下安然:《諸經要集》說:「能具捨一切不善之法,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如飢餓之人得至豐國。」凡事不比較、不計較,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心中舒暢,百病全消。
7.禪定修行:禪定攝心,精進修行,心清氣爽,則事事順暢,百無牽掛。
8.行香禮拜:修持不懈,禮拜不斷,則罪滅河沙,福增無量。
9.數息止觀:精神集中,意念專注,則身心收攝,開發智慧。
10.喜悅進取:發心發願,身體力行,則能法喜充滿,身心無恙。
明代憨山德清大師說:「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擔,一劑養神平胃散,兩重和氣瀉肝腸。」一般疾病的產生,往往與人的心理、生理、行為,以及周遭社會的生活環境有關。尤其在這個新時代,許多人好吃美食,吃出病來;有的人游手好閒,閒出病來;有的人資訊太多,多出病來;有的人工作壓力太大,急出病來;有的人心性怯弱,意志消沉,悶出病來;有的人則因為是非太多,氣出病來。總之,不外由於心不能靜、氣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守、瞋不能制、苦不能耐、貧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釋、矜不能持、驚恐不能免、爭競不能遏、辯論不能息、憂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等,於是造成身心的病患。
世間的醫學對於疾病的療治,大多強調飲食、物理、化學、心理、環境、氣候、醫藥等療法,在有限的範圍內,依病治療。佛教的醫學除了世間的醫理,更重視內心貪瞋癡三毒的根除。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唯有調和生理與心理的健康,例如上述所說,節制飲食、禮佛拜懺、持咒念佛、禪定修行、行香禮拜、數息止觀、樂觀進取、心寬自在、放下安然等,才能真正邁向健康之道。
十、慈悲觀(結緣之道)
「佛教以慈悲為懷」,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口頭禪。然而如果進一步去探討慈悲的真義為何,則不一定人人都能了解。《法華義疏》說:「慈悲即拔苦與樂。」佛教的三藏十二部雖然有無量的法門、教義,但是皆以慈悲為根本;「慈悲」是菩薩「施化之本」(《妙法蓮華經文句》),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宗鏡錄》說:「以菩提心而為其因,以大慈悲而為根本,方便修習無上菩提。」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激發慈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慈悲不是佛教徒的專利,慈悲是一切眾生共有的財富,人間因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滿了無限的意義;顛沛的人生歲月裡,因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無限的憧憬。慈悲之心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眾生因此皆得成佛。
慈悲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當公理正義遭受無情的打壓排擠、當正人君子受到無端的譭謗抨擊時,能夠挺身而出,這就是一種勇敢的、積極的慈悲。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時的惻隱之心,《摩訶止觀》說:「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慈悲是透過公理感動助人的;慈悲不是熱鬧的隨眾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務濟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親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於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親平等、無我無私的利益眾生。
慈悲並不是一個定點,而是情感的不斷昇華,《華嚴經》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種「以天下之憂為憂,以天下之樂為樂」的胸懷,就是慈悲。慈悲也是做人應該具備的條件,一個人寧可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有人說慈悲就是愛,但是世間上的愛有染污性,處理不當時,反而變成痛苦的淵藪、煩惱的來源。《觀音玄義記》說:「慈悲即是誓願。」慈悲是淨化昇華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服務濟助,是不求回報的布施奉獻,是成就對方的一種願心,集合了愛心、智慧、願力、布施,就是慈悲。
慈悲是自己身體力行的道德,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讚美鼓勵,有的時候用金剛之力來降魔伏惡,更是難行能行的大慈大悲。
一般人都知道慈悲,甚至也在奉行慈悲,但是對於慈悲的意義與層次卻不一定能透徹了解。譬如某人做了破壞公益、傷害他人的事,必須接受懲罰時,有些人就會為此人求情說:「慈悲慈悲他嘛!」慈悲成了姑息縱容的意思,是曲解了慈悲的涵意。
佛經裡曾經引用許多的譬喻來說明慈悲的可貴──
1.慈悲如良藥:身體有病痛了,適當必要的藥物能醫治沉痼疾;心理有傷痛了,慈悲的清涼法水能撫慰受創的心靈。
2.慈悲如船筏:在茫茫無際的生死大海,有了慈悲的舟船,能夠衝破驚濤駭浪,到達安樂平穩的目的地,免除在愛河欲流中滅頂的危難。
3.慈悲如光明:有了慈悲的光明照耀,能夠破除黑暗,如實地看清世間的真相。有了慈悲的光明,人間充滿著希望,前途有無限的憧憬;顛沛困頓的逆境,有了慈悲的依怙,都能化險為夷、轉逆為安。
4.慈悲如伴侶:朋友隨時陪伴在我們的身邊,能給我們鼓勵勸勉,有了慈悲的善友,必能無事不辦,所到亨通。
5.慈悲如摩尼寶珠:污濁的水中放入了明曜的摩尼寶珠,就可以雜質沉澱,清澄見底;在複雜混亂的人間,有了慈悲的摩尼寶珠,就能照破一切昏迷,化複雜為單純,轉混亂為寧靜。
慈悲之心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人間所以使我們戀棧,是因為人間有慈悲。一個家庭如果缺乏慈悲,縱然再豪華舒適也形同冰窖;一個服務機關如果沒有慈悲,即使待遇再優厚,也難留住人心。親人彼此沒有慈悲的心,形同陌路,誰也不願經常往來。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能走進每一個人的家庭裡,讓每個人在家庭的正廳供奉著?就是因為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我們供奉菩薩,就是希望把慈悲帶入家庭。
慈悲雖然是如此的重要,但是社會上有不少人曲解慈悲的涵意,如前面說慈悲變成姑息縱容,導致社會失序;甚至運用不當,致使慈悲淪為罪惡的溫床。好比現在濫行放生,反而傷生害命;濫施金錢,反而助長貪婪心態等。因此,慈悲的足如果沒有智慧的目來引導,悲智不能雙運,有時不應該慈悲卻濫行慈悲,有時應該慈悲卻不知慈悲。其實有時看起來不是慈悲的行為卻是大慈悲,有時候看似慈悲的舉止反而不是慈悲。因此只有慈悲,沒有智慧,好比飛鳥片翼、車輿單輪,無法飛翔行走,圓滿成功。
所謂不應該慈悲而濫行慈悲者,譬如父母給兒女金錢吃喝嫖賭,看似慈悲,其實卻害了孩子。孩子做錯事,不但不加處罰,反而欣喜鼓勵。縱子行凶,也是不當的慈悲。或者不明事理布施他人金錢為非作歹,助紂為虐,都是不應該慈悲而慈悲。
所謂應該慈悲而不慈悲者,譬如看到有人破壞社會的正義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反而臨陣退縮不敢去做,這就是應該慈悲而不慈悲。有人熱心興學辦教育,培養青年人才,不但不能參與贊助,隨喜讚歎,反而加以破壞譭謗,這也是應該慈悲而不慈悲。
有時看似不是慈悲的,而實際上卻是大慈悲,譬如殺一個強盜而救了成千上萬的百姓,殺生看起來是不慈悲的,可是為了要救更多的人,其實是在行大慈悲。道教的三茅道士中,小師弟為了幫助婦人一家,看起來好像是貪戀繁華,為五欲所動,實際上他是在五欲六塵之中修行。三師弟的作法乍看不是慈悲,其實是充滿方便智慧的慈悲之行。印度波斯匿王的王后末利夫人,她以慈悲智慧挽救了御廚的生命,看起來好像破戒、不守法,但是這種不顧己身利益,只為他人安危著想的胸懷,正是看似不是慈悲而實際上是大慈悲的菩薩行。
不是慈悲的,有時候是慈悲;是慈悲的,有時候反而不是慈悲。譬如放生本來是慈悲,但是放生不當反而成為殺生的愚行。甚至放生食人魚,乍看之下他好像在行慈悲,可是食人魚放在水中不僅會吃掉小魚小蝦,更可能吃人害生,這能算是慈悲嗎?
慈悲不僅是理念上的了解,慈悲更應該是身體上的付諸實踐。有名的溈山靈祐禪師,臨終時發願來世生為水牯牛,替大家服務,為眾生代勞。靈祐禪師這種「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的心就是慈悲心。
唐朝的智舜禪師「割耳救雉」,為了救護生靈不惜割捨自己的身體,這種「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體表現。
佛教裡的修行人,為了草木的生長,不忍隨便踐踏腳下的草木;為了可憐飛蛾的撲火,寧可晚上不點燈火;為了過往的鳥雀,常在庭院留些稻穀;為了雨季中的蟲蟻,寧可安居不作遠行,這都是慈悲心的流露。
慈悲也有層次上的深淺,一般凡夫的慈悲愛行,以自己的父母、妻子、親屬等彼此具有因緣關係者為對象,施予對方財物關愛。這種慈悲對象不廣大,並且含有私情私愛,所以頂多只能做到一時的慈悲、一念的慈悲、有緣的慈悲、有情的慈悲、有求的慈悲、有相的慈悲、熱鬧的慈悲、直接的慈悲、消極的慈悲。
但是到了二乘菩薩,他們認為一切諸法皆是虛幻,由緣所生,所以能隨緣度化眾生,給予所需。尤其諸佛如來的慈悲,他們視一切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眾生都要度化攝受。所以佛菩薩能夠做到永恆的慈悲、無限的慈悲、無情的慈悲、無緣的慈悲、無求的慈悲、無相的慈悲、寂寞的慈悲、間接的慈悲、積極的慈悲。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其實才是真正的慈悲。
慈悲是苦難人生的依止,有了慈悲,人間就有了光明希望。今日的社會充滿暴戾、脫序的現象,更需要人人建立自他互易、怨親平等的觀念,也就是凡事換個立場為別人著想,甚至把眾生看成和我一體,如此就能興起慈悲的念頭了。
中國有一句話說「仁者無敵」,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慈悲沒有對手,慈悲可以克服一切的魔難。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貪欲,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瞋恨,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驕慢,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怖畏。在廿一世紀科技文明發達的現代化時代,現代化的最大成就是發明了比科技文明更為重要的人際溝通。如何才能做到人際之間的完美溝通交流?只有時時以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的四攝法來行慈悲、實踐慈悲;唯有人人用慈悲的眼睛等視一切眾生,用慈悲的語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聲、慈悲的心意來跟大眾結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和諧、更美好。
十一、因果觀(緣起之道)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這是民主國家人民一致的追求。然而事實上法律之前真能人人平等嗎?法律不但有漏洞可鑽,而且有的人還專門遊走法律邊緣,為非作歹,甚至法律有時也會受到人情所左右,因此法律未必真能做到絕對的公平;世間唯有因果才是最公平的仲裁者,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業報如影隨形,任誰也不能逃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定律之外。
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瑜伽師地論》說:「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論的特點:任何思想行為,必然導致相應的結果,「因」未得「果」之前,不會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業因,也就不會得到相應的結果。
因果,是人間的實相,中國的一部二十六史,不啻是一部最大、最翔實、最深巨的因果記錄。因果也是很高深的哲學;因緣聚會必有果,它的準確性連電腦科技都比不上。因果報應不但為人間所不能勉強,蒼天所不能更易,即使鬼神也不能違抗,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也種下了橫亙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因緣。《涅槃經》中就鄭重指出:「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因此,一個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業報,不能不畏因果。
因果由萬法因緣所起的「因力」操縱,由諸法攝受所成之「因相」主使,有其超然獨立的特性。人可以改變天意,但不能改變天理,也就是不能改變因果;因分果分,是佛陀證悟之性海,為三際諸佛自知之法界,是不可妄加釐測的。
佛教的因果觀源自「緣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闡明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托「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輾轉相攝,乃成森羅萬象。因此,宇宙間從自然界到眾生界,從天體到微塵,沒有一個現象能脫離得了因果的關係。所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合」,凡事有因有緣才有果,因果離不開緣起之道,這是我們應有的認知。
因果並不僅限囿於佛教的獨門妙諦,因果是每一個人衣食住行之中,隨手可拈、隨處可證的真理。腹餓了要進食,進食是「因」,飽就是「果」;有了枵腹進食的「因」,才能收肚子飽了的「果」。
天氣轉涼的時候,我們穿衣保暖,冷是「因」,暖是「果」,穿衣服也離不開因果。
不但衣食住行有因果,禍福生死也有因果,我們過去培植了多少福德因緣,現在就有多少福報如意。世間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既沒有異因之果,更不會有異果之因了。因此,因果如何,全在於自己的所作所行。
因果的道理,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不管我們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絕對存在,它像空氣一樣,充滿整個宇宙,無時無處不在公平地執行著善惡賞罰,或無情器世間的成壞。例如:有的人生來就住在花園洋房、高樓大廈,不受嚴寒酷暑的侵襲,有的人卻窮居陋巷和違章建築,受著淒風苦雨的吹打,這不是世事不公平,是因緣果報差異。同樣生而為人,為什麼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苦?為什麼有人錦衣玉食似王侯,有的人三餐不繼如饑殍?這都是因為他們自作自受的因果關係不同,並不是命運和世事對他們不公平。造什麼業障,受什麼果報,這是分毫不變的。
「因緣果報」具體說來應該是,因是主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稱果。宇宙中,大至一個世界,小如一個微塵,都沒有實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隨著因緣不同,果報就會有所差異。在佛教諸多教理中,「因果觀」與人生的關係最為密切。佛教所說的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實相,不僅僅是勸人行善的說辭。然而一般人往往以世俗的觀點來解釋因果,使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聽到因果,便斥為迷信,殊為遺憾!對於因果我們應有如下的正確認識:
1.因果通於三世:《宗鏡錄》說:「經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業報的關係雖然極其複雜,卻是有條不紊,毫釐不差的。但是,有的人不明白因果業報的道理,只見到世上有「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是受苦報;作惡的壞人,卻過著富裕逍遙的生活」,因此便認為沒有因果的存在。其實,因果是通於三世的,不能只看一時。道理很簡單,假如一個人過去在銀行裡儲蓄了很多存款,現在雖然作奸犯科,你能不准他提用存款嗎?如果有人往昔負債過多,現在雖然做人善良,然而欠債還錢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為他現在很有道德修養,就不用還錢了嗎?
因此,好人今生所以受苦報,是因為過去所種的惡因今已緣熟,須先受苦報;而今生雖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因為善因薄弱,善緣未熟,所以須等待來生後世再受善報。惡人做惡,反得好報的道理亦然。
再者,因果報應在時間上有現報、生報、後報等「三時報」之分的原理,譬若植物有一年生、有二年生、也有多年生。有的春天播種,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種,明年收成;有的今年播種,須待三、五年後方能收成。然而因果業報,如影隨形,造了善惡業因,不管時間久暫,只要因緣成熟,必定要受果報,這是無庸置疑的。
2.因果非宿命論:因果觀並不是宿命論,宿命論認為:一切得失成敗,由命運之神掌握,努力是沒有用的。而佛教的因果觀念則認為:所有的果報,不管善惡,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偈云:「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衣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因果十來偈〉則說:「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憍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這二首偈語都是說明:人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長壽夭亡,容貌的端正醜陋,都是受過去生所造善惡業影響的結果,並非由他人所操縱,更不是命中注定。因此,因果觀是肯定努力、上進,是樂觀進取的道理。
3.凡事各有因果:世間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為所生,「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將這種因果關係表現得最為淺顯易懂的,莫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法則。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現象莫不如此,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業報思想對社會人心的規範,遠遠超越法律條文有形的束縛,因此孫中山先生曾說:「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補法律之不足。」
因果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處、信仰、道德、健康、經濟等,都各有其因果關係。然而,有人對因果的認識錯誤,因此對信仰有很多不正當的要求,比如吃素為求身體健康,拜佛為求佛祖保佑升官發財,這都是錯亂因果的謬見。其實,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財富有財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體健康,就必須調心行善,多作運動,注意保健,心安自然體泰;若要財源廣進,就必須多結善緣,勤苦耐勞,信守承諾,有智慧能力,自助而後天助。
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財富上的果,如此錯亂因果,自然無法所求如願,這也是必然的因果。
4.果報自作自受:《地藏經》云:「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一語道盡「善惡因果,決定有報」、「因果業報,自作自受」的至理。
因果報應不是權勢所能左右,鬼神也無法操縱,上天更無法控制,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是吾人善惡行為的測試依據。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是人人心中的一把萬能尺,度量著自己一生的命運,也刻劃著人世間善惡的長短,更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未來的我。因此我們應該正視因果法則,廣植善因,必能為此生、來世帶來福慧圓滿的生活。
一般說來,維繫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有禮俗、道德、法律,但是最大的力量還是「因果」;法律的約束是有形的,道德禮俗的制裁是有限的,都不如「因果」的觀念深深藏在每一個人的心裡,做嚴厲、正直的審判。
因果,不僅是觀念上的通透,更要靠行為的印證。現代的社會,常被有道之士批評為「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為什麼會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呢?主要的原因是今日社會大眾,普遍缺少因果觀念!因為不明白因果,不怕因果,因此到處是能騙則騙,能貪則貪,能搶則搶,能占則占,橫豎法律不是萬能寶典,違法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即使有人知道,法律也不一定能制裁,殊不知道法律或許不會制裁,但因果是絕對絲毫不爽的!
一個人如果做了違背道德的事,逃得了法律的審判,但逃不了良心的審判,逃不了因果的審判。日本楠正成死後,在衣服裡留了五個字「非、理、法、權、天」,此五字的意思就是「非」不能勝「理」、「理」不能勝「法」、「法」不能勝「權」、「權」不能勝「天」;「天」就是因果,因果是最後的勝利者。
即使佛陀住世的時候,也和我們常人一樣,有老病死生的現象,在因緣裡面,都不出因果的範圍,這是很偉大的思想,因為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誰也逃不了因果業報。
吾人的生命,推之往昔,可謂「無始」而來;望之未來,可說無窮無盡,在此「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中,生生不已,業報歷然。吾人現在的窮通得失,睽之三世,因果真乃絲毫不爽。人的一生,一時種下的因,其產生的結果可能影響及於一世,甚至牽動生生世世的禍福安危,因此吾人豈能不慎於一時的言行舉止呢!為了我們的一世,甚至生生世世,切要注意「一時」的因果!
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因果就是自己的警察、導師,因果就是自己的法律準則。所謂「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天就是因果,因果是非常公道的。我們提倡人間佛教,應該大力建設因果的觀念,有了三世因果觀,可以讓我們捨惡行善,趨樂避苦,乃至今生受到苦果,也不致怨天尤人,而能心存還債觀念,甘心受苦,進而扭轉惡緣為善緣。
尤其,從三世因果觀中,知道眾生,生生世世輪迴,互為眷屬。有了這層體認,必能激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心。如此,不但今生能得圓滿自在的人生,來世更能感生善趣。因此,能夠清楚地認識因果業報,必能把握業力而謀求自己的幸福。
十二、宗教觀(信仰之道)
人是宗教的動物,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活水,人不能離開活水而生活。人類從上古時代民智未開,就對大自然產生信仰,接著從信仰神權、君權,到現在的民權、人權,甚至即將到來的生權等,可以說,人類自有文明開始,除了追求物資生活的滿足以外,精神生活的提昇、信仰生活的追求,更是無日或缺。
信仰是發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信仰也不一定是信仰宗教。例如有的人信仰某一種思想或某一種學說;有的人信仰某一種主義;甚至因為崇拜某一個人,也可以成為信仰的對象。
話雖如此,然而只要人有生死問題,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信仰宗教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一旦信錯了邪教歪道,正如一個人錯喝了毒藥,等到藥效發作,則生命危矣!所以「邪信」不如「不信」。「不信」則不如「迷信」,因為迷信只是因為不了解,但是至少他有善惡因果觀念,懂得去惡向善;不信的人,則如一個人不用大腦思考,不肯張開眼睛看世界,那麼永遠也沒有機會認識這個世界。當然,信仰最終是以「正信」最好!
所謂正信的宗教,必須:
1.信仰具有歷史考據的:例如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歷史上明確記載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誕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的過程。
2.信仰世界公眾承認的:例如佛教是舉世公認的四大宗教之一。
3.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例如佛陀具足智德、斷德、恩德,是功行圓滿的覺者。
4.信仰能力威勢具備的:例如佛教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等教義,及因果、業力、緣起等,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導我們轉迷成悟,離苦得樂。
信仰能使生命找到依靠,是人生終極的追求。一個人不論信仰什麼宗教,都需要透過理智的抉擇,確認自己所信仰的教義是符合「真理」的條件,也就是必須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必然性、永恆性。例如,佛經講人生有「四不可得」:常少不可得、無病不可得、長壽不可得、不死不可得(《佛說四不可得經》)。這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不但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是如此;男人這樣、女人也一樣;古時候的人難免,現在、未來的人也莫不如是。所以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的真理。
佛教是合乎真理的宗教,因此翻閱古今歷史,如梁武帝棄道向佛,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宋朝名相呂蒙正說:「不信三寶者,願不生我家。願子孫世世食祿於朝,外護佛法。」甚至哲學家尼采雖為牧師之子,卻讚揚佛教比耶教崇高、真實;叔本華以佛教徒自命,肯定佛教是世界上最尊貴的宗教;韓愈從諫迎佛骨到皈命佛教;歐陽修從譭謗佛法到行佛勸善;乃至佛教五大論師:馬鳴、龍樹、提婆、無著、世親等,無一不是從外道而改宗佛教。
信仰佛教,也有層次上的不同,例如,有人「信人不信法」;有人「信寺不信教」、有人「信情不信道」、有人「信神不信佛」等。
甚至即以信仰佛教的教義而言,本身也有層次的不同,例如凡夫的般若是正見、二乘人的般若是緣起、菩薩的般若是空;唯有佛,才能真正證悟般若,所以般若是佛的境界,是最上乘的一真法界。
佛教依眾生根基之不同,將佛法分為五種法門,稱為「五乘佛法」。其中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亦樂為滿足,是佛教的共世間法,如儒家近於人乘,耶教、回教通於天乘;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目的,如道教的出世無為、清淨解脫;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至,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
佛教的教義深奧而且具有包容性,佛教主張皈依三寶的佛教徒仍然可以敬神、祭祖。因為皈依與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種信仰;拜拜是一時的,是一種尊敬,已皈依三寶的佛弟子一樣可以禮拜神明。不過,信仰重在專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門品》中的「一心稱名」、「一心供養」,《阿彌陀經》中的「一心不亂」、「一念往生」,都是證明一心一意、心誠則靈。因此,宗教徒對於自己所選擇的宗教信仰要忠貞、要專一,當信仰與感情、金錢、事業、前途的選擇衝突時,就是對信仰專一程度的考驗。
其實,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開發自性,所謂「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大智度論》)能夠擁有正見信仰的人,不僅在心靈上有所歸依,精神上有所寄託,同時還能廣結善緣,結識許多同道好友。尤其南傳的藏經說:「有信仰的家庭,生活就有誠實,就有真理,就能堅固,就能有布施的四種道德。」有了這四種道德,則可「現在與未來,無憂無怖」。一個人如果能對生死無有憂怖,就是對佛法已有正信,如《金剛經》說:「若人能一念生淨信者,是人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總之,宗教信仰可以激發勇氣與力量去面對未來,可以使我們有寬宏的心量去包容人間的不平,進而拓展出截然不同的命運。尤其佛教的中道緣起、因果業報、生死涅槃等教義,可以幫助我們解答人生的迷惑,開發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學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層次。
十三、生命觀(生死之道)
人生在世,一期的生命只有短短數十寒暑,有生必然就會有死;生死,這是人人都免不了的問題。
生和死如影隨形,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到底「生從何處來,死歸何處去?」對於這個問題,一般人並不了解。
根據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有情眾生由於累劫的「無明」煩惱,造作各種「行」為,因此產生業「識」。隨著阿賴耶識在母體子宮裡漸漸孕育成生命體,是為「名色」;名是生命體的精神部分,色則指物質部分。數月之後,生命體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稱為「六入」;胎兒脫離母體後漸漸開始接「觸」外境,並對外界的苦樂感「受」產生「愛」與不愛,進而有了執「取」所愛的行動,結果由於身、口、意行為的造作,又種下了後「有」的生命體,有了「生」終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所以佛教說: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
信仰佛教,並非就沒有了生死問題,只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經典上將死亡分成四大種類:壽盡而死、福盡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死亡不是消滅,也不是長眠,更不是灰飛煙滅,無知無覺,而是走出這扇門進入另一扇門,從這個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經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裡去,因此佛經裡對於死亡的觀念,有很多積極性的譬喻,例如:
1.死如出獄:《大智度論》說:「苦厄猶如地獄。」眾苦聚集的身體如同牢獄,死亡好像從牢獄中釋放出來,不再受種種束縛,得到了自由一樣。
2.死如再生:死亡是另一種開始,不是結束,如《思益梵天所問經》說:「譬如從麻出油,從酪出酥。」
3.死如畢業:《般泥洹經》說:「展轉相教,解諸童蒙,使學成就。」生的時候如同在學校念書,死時就是畢業了,要按照生前的業識成績和表現,領取自己的畢業證書和成績單去受生轉世,面對另一個天地。
4.死如搬家:有生無不死,死亡只不過是從身體這個破舊腐朽的屋子搬出來,回到心靈高深廣遠的家。如同《出曜經》說的「鹿歸於野,鳥歸虛空,義歸分別,真人歸滅」。
5.死如換衣:死亡就像脫掉穿舊穿破了的衣服,再換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樣。《楞嚴經》云:「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一世紅塵,種種閱歷,都是浮雲過眼,說來也只不過一件衣服而已。
6.死如新陳代謝:我們人身體上的組織,每天都需要新陳代謝,舊的細胞死去,新的細胞才能長出來。如《增一阿含經》說:「代謝變易,不停不解。」生死也像細胞的新陳代謝一樣,舊去新來,使生命更加珍貴。
此外,佛教稱死亡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遊,或是搬家喬遷,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嗎?所以,死亡只是一個階段的轉換,是一個生命託附另一個身體的開始。因此,死亡不足懼,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要處之泰然!
然而人之所以懼死,是認為生可見,死是滅,所以滅之可悲也!其實,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打破了不可復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裝回茶杯裡;茶杯雖然不能復原,但生命之水卻一滴也不會少。
佛教的「涅槃寂靜」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滅;真正的生命是超越無常,超越無我的。例如海水波濤洶湧,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還是波浪?從覺悟的觀點來看,有風起浪,無風平靜,動亂最終還是歸於寂靜。正如前述,一杯水,茶杯打壞了不能恢復,但是水依然存在;又好比燃燒的木材,薪薪相傳,流轉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會死。
「生命不死」,就是因為有「業」的關係。業,是身口意的行為,有善業、惡業、無記業。「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惡業等,都會像電腦一樣,在業的倉庫裡儲存起來;「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宗鏡錄》),等到善惡業的因緣成熟了,一切還得自作自受,這是因果業報不變的定律。
現在的科學家說生命的密碼就是「基因」!其實,生命的密碼──基因的另一個名詞──業力,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經召告世人了。「業力」,實在是佛陀一個偉大的發現。人,從過去的生命延續到今生,從今生的生命可以延續到來世,主要就是「業力」像一條繩索,它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都連繫在一起,既不會散失,也不會缺少一點點。業力決定人生的去處,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行善不造惡」就是基因改造。
眾生的生死決定於業力,解脫的聖者則依願力成就生命。生死循環,本來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泐禪師說:「人之生滅,如海一漚,漚生漚滅,復歸於水。」道楷禪師示寂時更說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禪者生死,有先祭而滅,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等等,無比灑脫。
佛門裡有許多臨命終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的真人實事,說明掌握生死,不足為奇;然吾人真正要超越的,是念頭的生死。禪宗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吾人的意識剎那生滅變化,如《大乘流轉諸有經》說:「前識滅時名之為死,後識支起號之為生。」我們每一時刻其實都在面對生死。意識的生死,念念生滅,如同瀑流,唯有「無念」,才能截斷生死洪流;若能體證緣起性空,則能「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達到生死一如,不生不死的境地。故而經典又云:「前識滅時無有去處,後識支起無所從來。」
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結束。如果人的生命這麼簡單,生死就不值得畏懼了。道元禪師說:「斷念生死者,佛家一大事之因緣也!」他又說:「若生死中有佛,便能無生死。若知生死即涅槃之理,便能無可厭生死,亦能無可願涅槃,自是超脫生死。故唯探究一大事之因緣也。」如果我們能夠認清這個道理,斷惑證真,覺悟生死同於涅槃的道理,就不會讓生死迷惑我們,而能安住於超越生死的藩籬,如此,縱死又有何懼呢?
死亡不足畏懼,死亡以後就像移民一樣,你到了另外的國家,只要你有生存的資本,只要你有功德法財,你換一個國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所以死亡並不可怕,死亡之後到哪裡去才是最要緊的。
佛教非常正視生死問題,佛教其實就是一門生死學,例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就是解決生的問題;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決死的問題。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了生脫死,如何把握今生,不再受生死輪迴,向來是佛門修行的課題。
一般人活著的時候,只知道吃喝玩樂,只知道爭名逐利,像行屍走肉般了無意義,不知道為自己的生命尋求方向,安排歸宿,只知昏昏庸庸地得過且過,一旦大限來到,什麼都是一場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佛法教我們要認識生死,就是要我們改變過去因忌諱生死而避開不談的消極心理,進而透過佛法的修持,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死、處理生死,乃至解脫生死,如此才能真正擁有幸福的人生。
十四、知識觀(進修之道)
讀書,能增加知識;讀書,能開啟智慧。讀書,尤其能提昇心性、健全人格、改變氣質,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不讀書的人,言語乏味,俗不可耐。一個沒有讀書的人,跟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在一起,同樣有父母,同樣穿衣吃飯,可是他們的品德、氣質就是不一樣,所以自古聖賢都是鼓勵每一個人要多讀書。
佛教是個智信的宗教,旨在開啟眾生的智慧,以解決眾生的煩惱、痛苦。所以佛教尤其提倡「書香生活」,鼓勵佛弟子要閱藏讀經、聽經聞法,如《父子合集經》說:「眾會若聞佛所說,心生淨信決定解;勤修妙行趣菩提,超出輪迴生死海。」《楞嚴經》也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所以佛教每一部經典莫不以「如是我聞」開頭;甚至開經偈更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乃至《金剛經》的「受持四句偈的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的財物布施」,以及《華嚴經》的「諸供養中,法供養最」,都是提倡書香生活。
佛教重視般若慧解,中國古代的叢林寺院,就是供給十方衲子參訪修道的學校,所謂「飽參諸方叢林客,不知此中有悟無?」即使到了近代,清末民初諸老,創設僧伽學校、師範學堂,太虛大師更設立了許多佛學院,尤以今日台灣,兒童有星期學校、兒童夏令營;青年有青年會、大專社團;信徒有信徒共修會、信徒講習會;專業的有各級佛學院、佛學研究所。乃至佛光山對一般社會教育,從幼稚園、小學、初高中到大學所辦的學校,都受到百萬信眾的護持,這一切都說明今日佛教徒已經覺醒到教育與知識的重要。
其實,佛教本來就是佛陀的教育,佛教的寺院就是修學辦道的修練所,因此古時有「選佛場」之稱。寺院也等於是學校,佛教重視文字般若的傳播,《法華經》的「十法行」,提倡書寫、演說、披讀、印經的利益。佛教的《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的眾生,每天二六時中莫不念佛、念法、念僧;時時刻刻、心心念念都在佛法、道念、利眾上;佛教的《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敘述善財童子一心勤求佛法,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艱辛過程,此與今日的遊學參訪如出一轍,實為今日青年樹立了讀書求學的典範。
明朝的袁了凡先生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功德悉皆無量,為善最樂。五戒可保人身,十善可升天界,因果決定不昧,讀書有益。」佛教自古即重視文字般若,幾乎每間寺院都有藏經樓,古德不但日誦萬言、手書貝葉經,甚至手刻石經,元代的法珍比丘尼更是斷臂印經等。乃至玄奘大師西天取經、曇無羯東土弘法,他們求法弘法,他們為法忘軀,若無讀書精神,何能如此?若無書香生活,如何留下三藏十二部經?
此外,唐朝溈山靈祐禪師說:「出言須涉於典章,談說乃傍於稽古,形儀挺特,意氣高閑遠。」蕅益大師說:「不調飲食,則病患必生;不閱三藏,則智眼必昧。」明朝袾宏大師主張:「人處世各有所好,亦各隨所好以度日而終老,但清濁不同耳。至濁者好財,其次好色,其次好飲。稍清,則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詠。又進之,則好讀書。開卷有益,諸好之中,讀書為勝矣!然此猶世間法。又進之,則好讀內典。又進之,則好淨其心。好至於淨其心,而世出世間之好最勝矣!漸入佳境,如食蔗喻。」此中都可看出古德勤奮好學、埋首藏經的精神。
由於自古以來,出家人莫不博覽經籍,因此大都為知識份子,故與士大夫交遊頻密。例如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白居易與鳥窠禪師、歐陽修與明教禪師、袁了凡與雲谷會禪師等;即連反佛的韓愈都與大顛禪師親近、問道。甚至過去中國的村夫村婦,雖不會背四書五經,卻能背誦《大悲咒》、《金剛經》、《阿彌陀經》等,可見佛教提倡讀書,深入人心。
《心地觀經》說:「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行為第四。」《緇門警訓》更說:「不修學無以成,不折我無以學,不擇師無以法,不習誦無以記。」佛教重視知識的傳授、智慧的開發,但是佛教教育跟一般社會教育不同,在社會接受教育是為了一技之長,以便將來謀生之用;或者是為了取得一張文憑,找一份好工作。而佛教的教育卻包含了慈心悲願,為了自利利他而肩負重責大任。
佛教教育大致上分寺務行政和義理研究兩種,尤其重視生活教育與思想教育。所謂生活教育,就是行住坐臥、待人處事、威儀等各方面的訓練。所謂思想教育,則先要具備四不壞信:一、對三寶要有信心,二、對常住要有忠心,三、對眾生要有慈心,四、對持戒要有肯定。
此外,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自動自發,自我學習。尤其佛教與一般哲學不同,佛教不只講知識、講理論、講道德,更重視實踐,重視修行。所謂「解行並重」,也就是不僅對佛法的知識義理要深思理解,尤其要將佛法運用到生活中,因此修行非口號、形式,而是修行在生活中,例如用慈悲的語言應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用慈悲的面孔對人,用慈悲的手助人,用慈悲的心祝福人等等,生活中有佛法才叫有修行。
《楞嚴經》說:「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學佛修行,不一定只有侷限在寺院裡,佛教尤其重視生活中的修行,能夠在日常生活裡實踐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徒的一日行,從早晨起床到夜晚養息,乃至日常的待人接物,語默動止,都要效法佛菩薩,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如理生活,如法做人處事。
此外,可依個人的時間安排定課,持之以恆。如果家中環境許可,可設一佛堂,每日晨起,於佛菩薩聖像前獻花供水、上香禮拜,或誦經一卷,或靜坐五分鐘;夜晚臨睡前,可於佛前禮佛靜心,或讀誦《佛光祈願文》,反省自己的功過。每週可參加一次或二次的道場共修,藉由宗教的禪悅法喜,洗滌自己的貪瞋煩惱,開發內心的聖財。每日三餐進食前,合掌稱念四供養、佛光四句偈或五觀想,亦可培養感恩與慈悲的宗教情操。
總之,修行並非閉門自修,只求自了;修行應該親近寺院道場,參訪善知識,以求法要,同時還要發心護法,並且弘法,這才是人間佛教的知識觀所主張的進修之道。
十五、育樂觀(正命之道)
人的生活,不光只是工作,也不能光是修行;生活正如植物的生長,需要空氣、水分、溫度等因緣的調節。因此,一個人每天的生活作息,不能只是硬繃繃的行住坐臥、衣食住行;三餐溫飽之外,在精神生活方面還須要有育樂活動來調節。就如一個修行的人,需要對自我有教育性的娛樂。
例如,參禪的人,在坐禪之後也要利用跑香、經行來調節身心;念佛的人,念佛之外,也要繞佛、拜願,這都是身心的娛樂。佛門每週有一天放香的時間,甚至每日三餐,晚餐時間不必像早餐、午餐一樣的披搭袈娑,高唱供養咒,這一餐稱為「放參」。
平時一些修行者,有的人喜歡到處行腳雲遊、旅行參訪、朝山覽勝;有的人嚮往大自然,獨居冥思、靜坐觀想。甚至《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觀日出日落、觀山觀水、觀樹觀景、觀佛觀光明等,也都是寓修行於娛樂之中。
乃至極樂淨土,不管是一早的「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或是平時徜徉在七重行樹、七重欄楯、八功德水之中,隨著鳥聲念佛、念法、念僧等,都是舒暢身心的樂事。
過去叢林裡不但准許僧人下圍棋,甚至還設計「成佛圖」的遊戲,透過「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各自所代表的是進是退,而來去行走於十法界之中。藉著遊戲不但增進佛學常識,寓教於樂,同時也可以增進道友之間的情誼。
除了棋道之外,叢林裡還時興茶道、書道,甚至藏傳佛教的辯經,以及一般的抄經、雕塑、繪畫、佛舞、梵唄等藝術,也都是深具教育意義的生活調適。
人的一天有二十四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工作之外,藉由正當的娛樂來調劑生活,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一般社會之娛,重在聲色犬馬、動態;佛教重視自然界,如鳥窠禪師巢居樹上、圓通納禪師穴居巖洞、大梅禪師荷衣松食,他們任性逍遙,何等自在。甚至禪師們教人栽松、除草、耕耘、種植,讓身心與田園自然融和,讓眼耳鼻舌悠遊於心海,享受寧靜的禪悅法喜。
此外,佛教到了中國,對於朝山禮聖、寺院參訪、座談聯誼等活動也都十分重視,因為藉此可以廣結善緣、增廣見聞。這也是佛教的育樂生活。
現代的學校教育主張「德智體群育樂」並重。其實,佛教自古以來即是個「五育並重」的宗教:佛殿共修,重在德育;講堂聽經,重在智育;出坡作務,重在體育;僧團是六和合僧,重在群育;雕刻、繪畫、梵唄唱誦,重在美育。
此外,佛教在育樂方面也有很多如上所述的「寓教於樂」之修行法門,大致可分成六類:
1.體育活動:跑香、朝山、雲遊、佛教舞蹈、拳術。
2.音樂:梵唄、佛歌、合唱、法器、國樂、俗講。
3.書藝:書法、抄經、繪畫、雕刻、塑像、圍棋。
4.花和茶:插花、茶道。
5.勞動:出坡、農耕、工禪、菜圃、苦行、烹飪。
6.修持:尋師、論道、念佛、禪悅、法喜、止觀。
人的生活,物質上的衣食溫飽之外,應該要有藝術生活的品味,要有服務人群的品味,也要有休閒育樂的生活品味。今後在家信眾如何規劃自己的育樂生活?只要不是縱欲,不是耽溺於傷神妄念的酒色財氣之中,只要是正當的娛樂,都是可以追求的。例如晨起的運動、晚睡前的音樂欣賞、白天定時的經行、散步,或是閒暇時,三兩好友相約旅遊、座談、喝茶、談道,乃至抄經、烹飪、琴藝等,即使是參加朋友之間的舞會、聚餐等,也無不可。不過,育樂生活也應有其條件與應注意事項,例如:
1.參與的份子,必須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2.參與時間不可超過比例,例如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工作八小時、睡眠八小時,另外的八小時吃飯、盥洗、育樂,要平均分配。
3.活動的地點要注意安全。社會上常有山難、水難等意外頻傳,故外出應注意安全;甚至玩火、賭博、醉酒等,這些都不是正當的育樂生活,應該避免涉足。
4.參加活動時,最好夫妻一起出席,不但彼此可以認識共同的朋友,培養共同的話題,同時也能避免感情出軌的機會。
佛教自明清以來,大都以寺院山林的靜修為主,因此常給人沉寂冷漠,不食人間煙火之感。甚至一般人都以為佛教講四大皆空,講苦空無常,因此學佛以後一定要吃苦,甚至要遠離人群,這才是真正的學佛。實際上,佛教是很生活化,很生動活潑,是充滿了蓬勃朝氣的宗教,佛教很重視日常生活,舉凡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搬柴運水,無一不是佛法。因此,人間佛教的育樂觀主張,修學佛法,固然要向經藏去探尋,向善知識去參訪,但也不能忘了在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睡覺,處處都有佛法,只要能在生活中多用一點心去體會、去實踐,必能享有「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的幸福人生。
十六、喪慶觀(正見之道)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悲。例如在古老的觀念裡,生之可喜,死則可悲。當人之生也,弄璋弄瓦,皆在慶賀之內;一旦撒手人寰,即呼天喊地,萬分的感傷悲泣。其實,當人出生之時,就注定了死是必然的結果,所以人之生也,都要死亡,又有何可喜呢?當人之死也,如冬天去了,春天還會再來,死又有何悲呢?生死是一體的,不是兩個,生了要死,死了還會再生,所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不已,生也不足為喜,死也不足為悲啊!
但是,生死既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喪慶禮儀便和我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兩件大事,「慎終追遠」的孝親思想一直是中國固有文化中為人所稱譽的美德,此與佛教的報恩思想頗為符合。
不過,中國民間的喪葬禮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時宜的觀念、作法實在應該淨化、改良。例如:看風水、擇日、死後八小時以內不能入殮、出殯時安排電子音樂、花車、遊街、哭墓等,不但浪費,而且有失莊嚴。因此,談到喪葬禮儀,首先要建立正知正見。
例如,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卻很少人能坦然面對死亡,因此常常忽略了「臨終」這重要的一刻。臨終是「昇」、「沉」最重要的關頭,它是決定「往生」最寶貴而且具有決定性的一刻,眷屬若在此時大聲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緒,累他墮落,失卻往生善道的機會,那是無益而有害的。是故,若遇家裡有人過世,不宜哀嚎大哭、搖晃、塞手錢、拜腳尾飯,甚至馬上替亡者更衣等,因為此時亡者神識未離,會令其留戀不捨,增加痛苦。最好在病人病危時,禮請法師或道友前來助念,親人亦應在旁一起助念,幫助亡者往生極樂淨土。亦可請病人敬重且善說法要的有德長者,安慰開導病人,勸其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此外,現代的喪葬,動不動就要買偌大的墓地,建偌大的墓園,造成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佛教自印度開始即主張火葬。火葬比天葬、海葬、林葬、土葬都好,當初佛陀涅槃後,也自以三昧真火荼毘。目前火葬的觀念已漸被一般人所接受,尤其一般佛弟子在火葬後,將骨灰奉安在寺院的納骨塔,這實在是人生最圓滿的歸宿。
佛教的納骨塔不同於一般世俗的靈骨塔,它除了實質解決現實的問題外,更蘊涵著深刻的信仰意義。因此,佛光山的慈善事業中,除了開辦有育幼院、養老院、雲水醫院外,並設萬壽堂,供信徒安放靈骨,周全的照顧信徒的生老病死,讓人的一生都能在佛法裡獲得圓滿的照顧。
有關喪葬禮儀,尤應注意下列幾點:
1.不要虛榮:現在的人遇到喪葬事宜,常常競以虛榮心處理,要做得比別人好,實在不必要,應當尊重亡者心願才是最重要的。
2.不要鋪張:喪葬事情,講究你有多少樂隊、我有多少花車;其實不一定要這樣,喪葬是個人家庭的事,何必勞師動眾呢?莊嚴、哀傷、肅穆勝於吹吹打打。
3.不要迷信:治喪無非求死者安,生者孝,一盡哀心悼念而已,不必刻意造作。
生死是人生的二件大事,依佛法的觀點來看,生不足喜,死亦不足悲,唯以莊嚴的心態面對之。因此,遇有親朋好友往生,應以莊重的心情參加弔喪;若逢喜慶,亦應前往祝賀如儀。
喜,福也;慶,賀也。《周禮.秋官.大行人》云:「賀慶以讚諸侯之喜。」今俗凡吉祥之事,皆謂之喜,皆值得慶賀。如:嫁娶生子、高齡祝壽,乃至新居落成、新書出版、金榜題名、仕途高升等,都是值得慶賀的喜事。但不管任何喜慶,均以簡單隆重、不鋪張浪費為宜,參加者若能注意以下禮儀,則能皆大歡喜:
1.家有喜慶,得酌將日期、時間與地點通知至親友好,但須避免浮濫,並且避免殺生,不用葷腥宴客。
2.親友遇有喜慶,得親往慶賀,或寄賀卡或以電話祝福。
3.致賀時,應依時前往,避免遲到早退。
4.穿著要得體,言行要恰當。
5.賀禮的選擇,應注意其意義及實用價值,如佛書、念珠等。
生與死是人生兩大課題,禪宗有謂「生死未明,如喪考妣」。生與死不僅是人生兩件大事,也是一般人所難以解開的謎。當初佛陀出家證悟的,正是解答這兩大謎題的真理,這也正是佛教的教義所在。今日的人間佛教,也不外乎解決生、死兩大問題。生,就是養與教;死,就是喪葬事宜。
在中國社會裡,一到了婚喪喜慶的節骨眼上,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習慣,大家都執著不改。其實許多風俗都是人為的,如看地理、風水、日期,都是迷信,太過執著,於事無補。比方說:看日期,一定要什麼日子,日子不好就不吉祥,其實世間上哪有什麼一定的日子?在台灣是白天,在美國卻是夜晚。再如看地理,一定要朝東面西,或是坐北向南。其實虛空並沒有方位,譬如兩個人對坐,你的右邊是我的左邊,我的前方是你的後方,到底哪邊才是左,哪邊才是右?哪邊才是前,哪邊才是後呢?因此,在《善生經》中,佛陀告訴善生童子不必禮拜方位,方位不是在虛空中,而是在我們心中,我們要禮拜的六方是: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夫妻為西方,親朋為北方,僮僕為下方,沙門為上方。
虛空沒有一成不變的方位,在無邊的時空中,我們真實的生命是無所不在的,你能夠覺悟體證到自己本來面目的時候,你的本心就遍滿虛空,充塞法界,橫遍十方,豎窮三際,與無限的時空是一體的,因此,方位不在虛空中,而是在我們心中。
一般人的心態,對於不了解、不知道、看不見的事物,常常盲目臆測,牽強附會,甚或迷而信之,因此容易被神權控制。佛教講「人人有佛性」,就是在說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主權,讓我們警覺到原來自己是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地理風水雖然有它的原理,但不是真理,所以佛教不但反對時辰地理的執著,而且主張不要迷信,要從神權控制中跳脫出來。所以不一定要迷信時辰,也不一定要執著地理,佛教講「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只要心好,時時處處都好,誠意要比虛節重要。
十七、自然觀(環保之道)
「自然」是世間的實況,如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轉、眾生生老病死的輪迴、心念生住異滅的遷流、物質成住壞空的變化,都很自然。
自然是一種法則,自然就是不刻意、不造作,凡一切順理成章的道理,都叫自然。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證悟宇宙的真理「緣起性空」,實際上就是宇宙間「自然」的法則。甚至由緣起法則所衍申出來的「業力自由」、「眾生平等」、「同體慈悲」、「生死一如」等觀念,能夠把生存與死亡統合起來,更將生命的尊嚴發揮到自然的極致。
自然就像一個「圓」,好因帶來善果,壞因遭致惡果,因果相續,無始無終。「因果業報」是佛教的真理,佛陀是宇宙真理的覺悟者,佛陀所宣說的教義,也就是解釋自然界運行的真理,因此佛陀常說「法爾如是」,也就是出乎自然、天然、當然、不勉強的意思。
佛教一向追求自然,重視人心、人性。例如佛陀歡喜在幽靜的森林散步經行,或者在寂靜的大自然中沉思冥想;阿難曾在林間習定,因見面然餓鬼而起慈救之心;須菩提於樹下宴坐,體會甚深的空義。乃至中國禪宗祖師崇尚自然生活,不但居住在山林水邊,遠離車馬喧囂,不受凡俗塵擾,尤其思想上的放曠自由,灑脫自在,任性逍遙,不受拘泥束縛,這就是精神上的自然。
說到「自然」,自然,則和;如不自然,就會導致紛亂。古德云:「違順相爭,是為心病。」貪欲、瞋恚、愚癡、我慢、疑嫉攪動心湖,人就會煩惱愁腸。佛教主張「緣起緣滅」,隨順自然;佛教行者對於生活中的有無、貧富、好壞、得失,都看得很自然。一切隨順自然,正如佛陀「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這就是自然。能夠順應自然,不滯留煩惱、痛苦,這就是身心的環保。
佛教是個深具環保意識的宗教,不但注重內在的心靈環保,同時兼顧外在的生態平衡,例如注重山林、流水、生態、動物等的保護。而環保工作做得最好的是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環保專家,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黃金鋪地,七寶樓閣,七重欄楯,極盡莊嚴清淨,不但沒有空氣污染、水源污染,也沒有噪音、毒氣、暴力、核能等公害,而且人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主要的目的,不外希望大家都能在自然的生活下安居樂業,因為唯有順應自然,我們的心靈才得以解脫,我們的生命才能夠自由。
自然就是天、地、人調和。一般人之所以有種種痛苦的產生,是由於與大自然的人、事、物、境,處於對立,不能調和所致。世間事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有成長;合乎自然,就能形成;合乎自然,就有善美。一切生命和自然息息相關,生命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生命不是以好不好來論斷,是順生死輪迴的法則在運轉,當吃飯則吃飯,當睡覺則睡覺,所以大珠慧海說:「饑來吃飯,睏來眠。」藥山惟儼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可見「道」與自然同在,「道」就是自然的生活。也因為如此,連大聖佛陀都責備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應說而不說、聞善言不著意的人為「五種非人」,因為他們的行為不合乎自然。
自然是一種調和,自然也要奮鬥。大自然的江河大海,也要奮鬥才能奔放;湖水要澄清才能明淨,澄清就是自然。山要安定,不能倒;樹要有根,才能生長。順乎自然,一切才能生生不息。
世間萬物,有的色彩斑斕,有的淡雅素白;動物以保護色來自衛,這是自然的反應。有的動物白天活動,有的夜晚覓食;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地上、海中悠遊,這都是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甚至動物被殘殺也是自然的,所謂「物競天擇」,佛教雖然提倡不殺生,但這是自我要求,不是要求別人,真理並非要求人人做到不可,所以這是一半一半的世界,有人得度,有人沉淪,這也是自然的真理。
自然界,花開很好看,花謝了,一樣化為春泥更護花,這也是自然的循環。所以世間的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就是自然;逆天行事,就不是自然。人如果懂得順應自然,就無所畏懼。例如春夏努力耕種,秋天積穀存糧,自然就不怕嚴冬來臨;白天準備照明設備,自然就不怕黑夜來臨。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自然與不自然的事情。自然,使你身心愉快,行事順暢;不自然,使你身心俱疲,累己傷他。例如:感情的交流,以平衡協調為自然;語言的溝通,以體念包容為自然;人我的相處,以不違情理為自然;金錢的運用,以量入為出為自然。反之,逆向而行就是不自然。
天、地、人調和,物我無間,所謂自然,就是人心,就是真理,就是天命,就是宇宙的綱常。翻開中外史籍,歷代的帝王,順乎天命人心者昌,逆於天命人心者亡,他們的興衰與自然法則關係密切。不但如此,吾人的生活也要合乎自然,才能幸福美滿。因此,吾人不妨自問:「在金錢的運用上,我能合乎自然,量入為出嗎?在感情的交流上,我能合乎自然,平衡來往嗎?在語言的溝通上,我能合乎自然,顧念對方的需要嗎?在做事的態度上,我能合乎自然,不違事理的原則嗎?」
自然,則順,過與不及,終將帶來弊患。像久臥不起,久立不坐,久勞不息,久靜不動等等,都會引起生理上的四大不調,人就開始患病,乃至身根朽敗,與世長辭。此外,近幾世紀來,人類因生產消費過多的物質,遠超過微生物所能還原的程度,而破壞了自然的運作,導致目前生態系統問題重重。凡此都證明了一旦忽視自然法則,就會自食惡果。
生活上的應世接物也是如此,感情若是一廂情願,不順自然,就不會天長地久;財富若是巧取豪奪,不順自然,必有敗壞之虞;名聲若是譁眾取寵,不順自然,終將遭人唾棄;地位若是坐享其成,不順自然,便會引起非議。
所以,我們想要過如實的生活,就必須順應自然法則:夫妻之間應互敬互諒,鄰里親友應和睦相處,工作同事應互相提攜,開創事業應將市場調查、資金籌措、人力資源、經營計畫等安排妥當,為政治國應了解民意、重用忠良、察納雅言、勤行善法。尤其身為佛教徒,更應以身作則,培福結緣,修定增慧,負起化導眾生的責任。日用中能如是與「道」相符,那是自然的生活與生命的佛道,則庶幾無過矣!
十八、政治觀(參政之道)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人是群居的動物,不能離群索居;既然無法離開群眾,所以不能不關心眾人的事,不能不關心政治。
一般人談到政治,每每將之與權術、謀略、黨派、鬥爭畫上等號,因此強調和合無諍的佛教徒往往避談政治,甚至在社會人士高唱「宗教的歸宗教,政治的歸政治」口號之下,更以遠離政治為無求。
然而實際上,參與政治是國民的權利,除非觸犯國家刑法,被褫奪公權的人才沒有參政的資格。佛教徒中,即使出家僧侶也要納稅、服兵役,盡國民應盡的義務,所謂出家並不意味著出國,何況佛教主張不僅要自度,還要度人。佛教與政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彼此息息相關,相輔相成,不但政治需要佛教的輔助教化,佛教也需要政治的護持弘傳。
因此,歷代以來佛教非但未曾與政治分離,而且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例如佛陀成道後,遊化諸國,經常出入王宮說法,開示仁王的治國之道,許多印度大國的君王如頻婆娑羅王、阿闍世王、波斯匿王、優填王等,他們受到佛陀的感化而皈依佛教,進而成為佛教的護法,並且將佛法的真理應用在治國安邦上,健全社會,福利百姓。佛陀涅槃之後,仍有許多國王,如阿育王、迦膩色迦王、戒日王、彌蘭陀王等,他們遵循佛陀教法,以法治國,建立清明政治,寫下印度史上輝煌的一頁。
在中國,歷代僧侶與帝王也常有密切的合作往來,其中或有輔弼朝廷被尊為國師者,如:南陽慧忠、法藏賢首、清涼澄觀、悟達知玄、玉林通琇、天台智顗等。或有出仕朝中為宰相者,如宋文帝禮請慧琳為宰相,日理萬機,時人稱為「黑衣宰相」;唐太宗向明瞻法師請教安邦定國之道,明瞻陳述以慈救為宗,太宗大悅,尊為帝相;明朝姚廣孝本為道衍禪師,永樂皇帝愛其英才,敕令還俗輔佐朝綱,對明初的清明國祚貢獻很大。
此外,自魏晉南北朝起,朝廷並設有僧正、僧統、僧錄司、大僧正等僧官,至今仍為日本所沿用。直到今日,西藏實行「政教合一」;泰國、錫蘭、尼泊爾則以「佛教領導政治,政治尊重佛教」;日本不但以佛教為國教,而且規定全國人民要信奉三寶,執政者要禮敬三寶,佛教備受尊重;韓國亦曾以佛教為國教,並曾雕刻大藏經以救國。凡此都說明佛教與政治關係密切,政治需要佛教的輔助教化,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佛教乃救世之仁,可補政治之不足。」
佛教不但有和諧政治的功能,並可幫助政治化導邊遠、消除怨恨、感化頑強,發揮慈悲教化的功效。例如佛教的五戒,對安邦治國的貢獻,正如《傳戒正範》云:「若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遍於宇內,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能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百刑息於國。其為國王者,則不治而坐致太平矣!」
佛教對國家政治的影響與貢獻,歷代均有記載,諸如:幫助生產、開發交通、保護生態、利濟行旅、文化建設、安住軍民、興辦教育、醫療救濟、財務運轉、科技文學等。
佛教在烽火漫連的亂世,經常扮演攘敵安邦的角色,例如:佛陀對摩揭陀國雨勢大臣昭示健全國家的「七不退法」,巧妙的化解了一場血腥戰爭;唐朝的安祿山舉兵造反,朝廷軍需短絀,佛教徒於是發起販賣度牒以增加軍費,為平定安史之亂盡了最大的力量;南宋高宗偏安江南,禮請法道禪師入朝共謀國事,在禪師的極力奔走之下,為國家勸募了豐足的軍糧,並且參戰軍旅,貢獻計策,穩定了軍機。曾經一度為禪僧的劉秉忠,元帝入主中原,耶律楚材仰慕他的賢能,特別徵召他出仕為相,劉秉忠為了保全漢人的生命財產,免受無辜的殺戮,於是挺身而出,立朝儀,訂制度,輔佐耶律楚材推行漢化,延續了漢民族的命脈。元代至溫禪師,由於贊助王化有功,感動世祖而敕封為佛國普安大禪師。中國共產黨南區司令許世友,曾為少林寺和尚等。可以說,自古以來,佛教輔佐、教化政治的史例,多不勝舉。
此外,佛陀對仁王政治的教化,也是散見於諸多經典,例如佛陀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開示,執政者應當心常憂民,如母之憶子,不離於心;在《如來示教勝軍王經》告訴身為國王者:「於諸國邑所有眾生,僮僕作使、輔臣僚佐,應以諸佛所說四攝而攝受之。」在《長阿含經》說:「君臣和順,上下相敬,若能爾者,其國久安。」在《佛說孛經抄》裡記載:「為君當明,探古達今,動靜知時,剛柔得理,惠下利民,布施平均。」在《法句譬喻經》中亦提出為王之道,當行五事:一者領理萬民,無有枉濫;二者養育強士,隨時稟與;三者念修本業,福德無絕;四者當信忠臣正直之諫,無受讒言,以傷正直;五者節育貪樂,心不放逸。在《金光明最勝王經》則說:「於親非親,平等視一切,若為正法王,國內無偏黨,法王有名稱,普聞三界中。」
佛教教義與僧侶行儀可以影響帝王的政治理念,建立祥和社會;帝王的權勢則能幫助佛教普遍弘傳,淨化世道人心。晉代道安大師說:「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佛陀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中,將護法之責交付國王,以收「上行下傚,風行草偃」之功。此可證之於佛世時,因為有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的護持,佛教才能傳遍五印度;佛陀滅度後,阿育王修建八萬四千座佛舍利塔,並派遣布教師到錫蘭等地弘法,使得佛教得以向外弘傳,廣宣流布。中國因有東漢明帝派遣郎中蔡愔,西赴天竺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等高僧來華弘法,佛教因此得以傳入中國。至於中國佛教的譯經事業,大多是由於歷朝帝王保護,設置譯經院,因而得以完成,如鳩摩羅什大師受後秦姚興的護持,在西明閣從事譯經,而有《法華經》、《中論》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經論流傳後世;玄奘大師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譯出《大般若經》、《成唯識論》等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經論,使法寶聖教的光輝普照於中國。
現代信教自由,且政治有護持佛教的力量,佛教也有清明政治的功用。因此,佛教需要政治的護持,政治不要嫉妒佛教,也不要捨本逐末的只獎勵慈善,應該多獎勵從事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者。而佛教對於社會的關懷、人權的維護、民眾的福祉,自是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佛教徒不能以遠離政治為清高,個人可以不熱衷名位權勢,但不能放棄關懷社會、服務眾生的責任。今日佛教徒為了弘法利生,對政治不但不應抱持消極迴避的態度,相反的,應該積極關心,直下承擔。因為人在社會上誰也脫離不了政治,佛教徒雖不介入政治,但關心社會,關心政治,所謂「問政不干治」,這是佛教徒對政治應有的態度。
十九、國際觀(包容之道)
由於現代的科技發達,交通電訊便捷,大大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例如現代的電話、電腦網路、遙控、E-mail,在在都把地球上的人聯結得愈來愈緊密,致使廿一世紀已經成為「地球村」的時代,所有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不得不以「地球人」自詡!
在地球村裡,雖然有許多的國家、許多的種族、許多的文化、許多的語言,但不會妨礙地球村的發展。例如,全世界的國家、城市、鄉村,都有所謂「社區」的結構。在一個社區裡,有許多的家庭,許多不同的姓氏、個性、年齡、性別、語言、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的人生活在一起,但都不會妨礙社區的和諧。
從一個社區擴大到一個地球村,其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是,人,都是先愛一個家,而後愛一個宗族,接著推及一個鄰里、一個村莊、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繼而從同胞、人類,再到一切有情眾生。愈是與自己親近者,愛得愈深,愈是疏遠的人,能付出的愛愈少,所以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並非人人都能容易做得到,因此也就有聖凡之分。
由於一般人的愛,都是有緣、有相的慈悲,尤其有親疏、愛憎、人我的分別,因此就有比較、計較,繼而有人我紛爭。人間佛教的國際觀,就是要打破人我的界線,要本著「同體共生」的認識,互相包容、尊重,彼此平等、融和,大家共榮、共有。
例如,在佛教裡,講到時間都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講到空間都是此方、他方、十方無量世界;講到人間,都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是無量無數。所以,佛教的國際觀其實已經完全泯除了時空的界線。
《阿彌陀經》裡提到,眾生「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彼此結緣,彼此讚美,就是充滿了國際觀。《彌勒菩薩上生經》、《彌勒菩薩下生經》中,彌勒菩薩不但與地球上的人類有來往,甚至天上天下,乃至到三界二十八天、十八層地獄裡去度眾生。佛教的常不輕菩薩,不輕視任何一個眾生,佛教裡觀世音菩薩遊諸國土,救苦救難;佛教對弱勢團體,對落後的小小國,尤其給予關懷。
佛教吃飯時,都是供養一切眾生;獲得一絲一縷,都要感謝十方大眾的因緣。佛教提倡平等,佛陀視一切眾生都如愛子羅羅;佛教更重視一切生權的維護,所以佛教自古以來不曾引發世界戰爭。
有人說,自古以來,能夠走遍千山萬水、行腳山河大地的,有軍人、商旅、探險家,再者就是僧侶的雲水行腳、尋師訪道。
佛教裡,一部中印交通史,萬千的僧侶和佛教徒在西域絲路上彳亍獨行;一部中日佛教交通史,也是多少人在海上漂流。大乘經典裡,所謂「一念三千,心包太虛」,諸佛菩薩都是十方世界去來。
台灣自從三十年前開放觀光以來,佛教徒所組織的觀光團,在世界各地到處旅行;海峽兩岸接觸和解以後,台灣的佛教徒更可到大陸朝禮名山。
我自己一生曾多次帶團到印度、尼泊爾、美國等地旅遊參訪,對於觀光旅行,我曾經就各地的文化訂定十個層次:
第一級:台灣旅遊一週
第二級:星馬泰
第三級:日韓
第四級:南非
第五級:美加
第六級:澳紐
第七級:歐洲
第八級:俄國
第九級:印度
第十級:中國大陸
此外,佛光山經常舉行國際學術會議,組團到世界各國訪問,甚至到梵諦岡和教宗會面,訪問回教的清真寺等,總是希望在國際間散布和諧的種子。
我曾經說過,台灣只有發展科技,雖然促進了生活上的富裕,但那只是物質上的擁有,反而造成心靈與精神上的貧乏,許多亂象、弊病因此不斷滋生。
佛法著重於內心的淨化,它認清世界不平等的根本,源於人們內在的無明我執,人類貪求權力、名譽的欲望所致;由於貪染心的佔有,彼此就會引起衝突,從而招來不息的鬥爭。因此,佛教告訴我們要根治世界的亂源,須從人們的心靈淨化做起,從眾生心中去實現人心的和平,從實踐佛教的無我、慈悲、尊重、和平的教義,才能完成世界的真正和平。
聯合國一再提倡和平,因為和平是千古以來,人人夢寐以求的美景。儒家以世界大同為天下昇平和樂的期望;孫中山先生也以「天下為公」作為他草創民國的理想;佛教則以四生九有、法界平等的「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理念,建設人間淨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國傳統的兼愛思想,而佛教除了對人權的維護,更進一步,重視「生權」的平等。此為「眾生皆有佛性」、「汝是未來佛」,恭敬尊重每一個生命的權利。由於佛教提倡生權的平等,自然跨越國界的藩籬,而能天下一家;泯除同異的分歧,而能人我一如。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彼此尊重、包容、平等、無我、慈悲,這才是民族間、國際間需要的理念。因此,我們居住在地球上,應以同體共生的地球人自我期許,提倡「生佛平等」、「聖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進而泯除人我界線,打破地域國界,人人具備「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國際宏觀,進而以「天下一家」為出發點,讓每個人胸懷法界,成為共生的地球人,懂得保護自然,愛惜資源;以「人我一如」的同體觀,自覺覺他,昇華自我的生命,為自己留下信仰,為眾生留下善緣,為社會留下慈悲,為世界留下光明。如此,才能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
二十、未來觀(發展之道)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來。
人是活在希望裡:父母養兒防老,未來就有希望;培養子女接受教育,未來希望能成才。生活中,敦親睦鄰,希望未來大家生活過得更安樂;栽花種樹、積穀防饑,等待中也有無限的希望和未來。中國人講究「傳宗接代」,無非是希望未來種族的壽命能延長,代代相續;甚至現在的器官移植,也是一種延續未來生命的希望。
一個國家社會,人民熱心繳稅,希望未來國家的建設會更好;修橋鋪路,希望未來交通的建設更方便;救濟貧困,希望未來社會的福利無缺陷;選賢與能,希望未來政治的發展更民主;懲治官吏,希望未來政府的形象更清廉。乃至希望風調雨順、希望國泰民安、希望世界和平早日到來等等,這些都是現代人對未來的最大希望。
談到「未來」,佛教不但講過去,佛教更講未來,並且非常重視未來,因為未來是我們的希望。在很多的佛經中,佛陀常常為弟子們「授記」將來經過多少時間後,他們會在什麼世界成佛,佛號叫什麼名字;授記,就是佛法重視未來的說明。佛教講「發願」,佛教徒時時發願將來要往生哪一個佛國,將來要如何服務大眾;發願,就是佛教重視未來的價值。甚至念佛的人希望往生淨土,參禪的人期待明心見性,乃至布施結緣、回向功德等,都是希望未來會更好。
人是活在希望裡,有希望的人生,活著才有意義;人之所以自暴自棄,往往是因為失去了希望。因為有希望,才有未來;沒有未來的人生,就如黃昏的美景,因為時間太短,也就不值得欣賞了。
兒童從小跟隨父母學習禮儀,進了小學學習知識,就是為了他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白天辛勤工作,夜晚還要加班,也是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明天。動物要冬眠,因為牠希望有未來;螞蟻、蜜蜂儲糧,也是為了未來。看到兒童、青年,覺得國家的未來有希望;花草樹木雖然凋謝了,因為根本依然存在,就有未來的生機。
未來,是我們生命生生不息的契機;未來,是生命涓涓不斷的長河。人生一日,也作百年的打算;人生一期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有流轉無限的未來。
儲蓄為的是未來,勤勞也是為了要有未來。未來是一個美好的希望,為了未來,科學家為人間提供科學的成就,改進人類的未來;哲學家提供哲學理念,豐富人生的思想內涵;文學家努力創造詩篇,提供人間未來詩情畫意的美好人生;實業家提供生產,改善社會大眾的生活。為了未來的希望,多少革命家為國犧牲了;因為人類不斷為未來辛苦奉獻,所以人類的未來也才充滿了無限的希望與美景。
為了未來的成就,現在的辛苦、努力,甘心情願;為了未來的幸福,現在的流血、流汗,在所不計。為子女,想到子女將來會有成就;為家庭,希望家庭未來會安樂。為了未來有退休金,現在就要好好工作;為了未來有收成,現在就要好好耕種。為了未來有善名美譽,現在就要有好好的立身行事;為了將來在歷史上能留下豐功偉蹟,現在就要努力立功、立德、立言。
吾人生存在世間,只要活在希望裡,則明日會更好。明天,我還有許多的事要做,所以今天就要好好休息;來生,還有漫長歲月要成就,所以今生就要努力耕耘。人,要活在希望裡,不要活在過去的記憶中!因為未來比現在更美麗;有未來,才有無限的希望。
依佛教的三世因果觀來看,生命不是只有一世。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因為有現在,才有未來;因為有未來,才有三世;因為有三世,才有希望。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人,不但是研究過去的歷史、研究現在的社會和科學,而且眼光已經注意到未來,所以有未來學的學科。
未來學,是一個未知的學科。現在的社會人間都在不斷的變化,未來是沒有發生的情況,要如何來研究它呢?只有從人類過去的歷史經驗,以及現時生活的體驗,經過思想、科學,各種學科的尺牘,預設未來的世界會成為什麼樣子,這就叫做未來學。
地球的未來、人類的未來、未來的戰爭、未來的經濟、未來的生物、未來的太空,舉世都在朝未來洞察、研究。可以說,舉世的學者都在奔向未來。
人類已經預備在未來占領太空,生物學家已經在研究未來人類的生命,可以活到千歲以上。地理學家引導人類開發洪荒、沙漠之地;甚至有人希望未來能把洪水化成石油,能將不好的基因改變成為好的。
未來的世界,可以搭乘火箭,直達月球、火星、木星。未來的世界,空氣可以當飽,樹葉可以充饑。未來的世界,石頭磚塊經過科學的冶煉,可以成為麵包,木材也可以製成肉鬆。未來的世界,人類每日只要一餐,就可以活命;睡在床上,就可以搖控指揮世界。
我們不要以為這是匪夷所思,現在的網路、傳真、E-mail,資訊已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縮短了人類空間的距離;基因的發現、生命的密碼,更證實了佛教業力論的先進與精密。
甚至於在佛法裡常常提到的天眼通,不管如何的障礙,都能看得很遠;天耳通,不管多遠的聲音,都能聽的清清楚楚,在過去的人來講,這不就像是神話一樣嗎?但是現在,再遠的地方,只要經過電視衛星轉播,我們都可以看得到,這不是天眼通嗎?再遠的人講話,透過電台廣播,透過電話,我們也都可以聽得到,這不是天耳通嗎?天方夜譚裡的飛毯,人坐在上面,可以翱翔自在的飛往要去的地方;水晶球,你要看什麼裡面就會變什麼,這不是神話嗎?但是現在的飛機,不就像一張飛毯?電視機不就像水晶球?所以,當時好像是在說神話,但是這許多神話,其實在佛經裡早已是具體的事實了。
因此,我們現在看《阿彌陀經》說,極樂淨土是黃金鋪地,流水有冷有熱;共命鳥的啼叫和流水的聲音,都是真理的法音。在極樂世界裡,沒有交通事故,沒有男女欲染,人類都是自由飛行,眼看意想,都有悅樂;所謂隨心所取,隨意所需,佛教其實早已把未來的世界規劃得非常美好了。
佛教理想的未來社會,就是「佛光普照的社會」,所謂佛光普照的社會就是生權政治、真理宗教俱實現了的人間淨土的社會。
佛教講的淨土,不只是指十萬億佛土以外的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和藥師佛的東方琉璃世界。佛教的淨土是可以在人間實現,也可以在現代實現的,因為《維摩詰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意思是說,娑婆世界很髒亂、很黑暗、很動盪不安、很令人煩惱,但這一切都是我們不健全的心理所表現出來的。假如我們有健全而美好的心理建設,則未來在佛光普照下,我們的社會再也沒有階級鬥爭,沒有男女關係,眾生一律平等;沒有經濟占有,沒有物質匱乏,人民生活逍遙;沒有惡人騷擾,沒有政治迫害,社會安定和樂,則極樂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我們的眼前實現,這個世界就可以成為人間淨土了。
「人間淨土」是未來的理想社會,要達到此一理想,圓滿此一目標,必須人人持守五戒。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法。所謂五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吸毒。五戒分開來講有五條,其實從根本上看只有一條──不侵犯眾生。人間的爭鬥、動亂、不安,主要就是由於彼此相互侵犯,不尊重他人而引起的。只要人人奉行五戒,則不亂殺,這是尊重別人生存的權利,不去侵犯;不亂取,這是對別人所有物的尊重,不去侵犯;不亂淫,這是尊重別人的身體名節,不去侵犯;不亂說,這是尊重別人的名譽信用,不去侵犯;不亂吃,這是尊重自己的身體、健康、智慧,不去侵犯。如果世間的每個人都能嚴持五戒,進而實踐四攝六度、明白因果業報、奉行八正道法,那麼人間淨土的理想就不難實現了。
人生一期的生命,從過去延續到現在,從現在慢慢走向未來。在未來的道路上,生命分段的生死,雖然只有幾十年的歲月,但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一次又一次的往無盡的未來走去。
未來是什麼?未來會如何?一般人莫不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甚至希望能夠預知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因此就有許多人求助於算命、卜卦,企圖藉算命卜卦來預知未來。其實,未來是什麼?未來無始無終!未來好像一個時鐘,滴答滴答的往前走,走到什麼地方停下來,這是不可知的謎。既然知道未來是無窮無盡,我們又何必斤斤計較於現在?現在、今生、百年的歲月,在無窮無盡的未來裡面,能占多少呢?因此正信佛教不主張求神問卜,也不必算命卜卦,因為未來是沒有辦法預知的,如果我們一定要預知自己的未來,那麼就把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為《三世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如是因」必然招感「如是果」,自己的命運是可以由自己來決定的。
因此,欲知未來,不如把握現在。人生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其實,過去的也未嘗過去,它影響到我們的現在;現在的時光雖不停留,它卻領導著我們走向未來;未來還有未來,生生世世就這麼輪轉不休。廣義的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廣義的未來,還是無量無數的「阿僧祇劫」。對於過去的行為,吾人可以作為反省,也可以自我檢討,從中汲取經驗,改進未來;對於現在,吾人不能停滯,不可固步自封;因為不放棄後面的一步,又怎麼能跨步向前呢?所以,生命的價值,不光是生命的過去,更大的價值是生命的未來,因為未來就是每個人的希望。當我們在播種之時,必然希望有所收穫;看到太陽下山了,我們希望它明朝依舊昇起。人生就是活在未來的希望裡,因為知道有未來的幸福可期,所以現在無論如何的艱難困苦,我們都能甘之如飴。如果沒有理想,談何方向?談何實現?沒有未來,我們就沒有目標,就沒有理想,也就無法享受成功的喜悅。
所以,佛教的三世因果觀,帶給人生無限的希望與未來。所謂三世,前世、今生、來世,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也是三世,甚至前一秒、此一秒、下一秒,都是三世。三世在我的當下一念,在我的一心之中。因此吾人要好好的把握過去、現在、未來,使它善行循環,善念相繼,如此才能有美好的未來,才會有圓滿的人生。
佛法分世間法、出世間法,佛教最終的目標雖然是追求出世的涅槃解脫之道,不過人生在世是離不開世間法的,即使是佛法也主張「先入世再出世」。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人既然不能離開世間而生存,也不能沒有入世的生活。但是一般人的生活,大部分是過著:
1.以物質為主的生活,因為物質占了我們生活的主要部分。
2.以感情為主的生活,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所以佛說「眾生」為有情。
3.以人群為主的生活,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居。
4.以根身為主的生活,因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快樂。
人雖然過著物質的生活、感情的生活、群居的生活、根身為主的生活,但是:
1.物質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我們無限的欲望;所以我們要有「合理的經濟生活」。
2.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遠令我們滿意,所以我們要有「淨化的感情生活」。
3.人群是利益衝突的,不能長久和平相處,所以我們要有「六和的處世生活」。
4.根身是無常的,因緣會招感聚合離散,所以我們要有「法樂的信仰生活」。
以上所說,都是規劃人間佛教的藍圖、建設人間佛教的淨土不可或缺的內容。
此外,在《維摩詰經》中〈佛道品〉的內容,可以說都是人間佛教的內容,如: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諸度法等侶,四攝為伎女,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
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回向為大利。
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
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
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
「人間佛教」的思想理論,證諸經典語錄,佛陀的教示本來就充滿了人間性,人間佛教其實就是佛陀的本懷,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所以,人間佛教的藍圖,可以說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已經為眾生規劃完備。只是,如何弘揚人間佛教,如何透過各種弘法活動,讓人間佛教的藍圖實際在人間呈現,這才是後世佛弟子所應該用心、努力的方向。
有感於人間佛教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層次,而應該以積極行動來落實佛法,因此佛光山開山三十多年來,一直秉持著「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的四大宗旨,從各個領域落實佛法。
例如在教育方面,為了培養人才,除先後創辦了十六間佛學院、四所大學、二十六間圖書館、九所美術館之外,在全世界同步舉辦的世界佛學會考,更帶動全球各地的學佛風氣;以及各別分院道場舉辦的佛學夏令營、佛學講座、都市佛學院、星期兒童班等,更將菩提種子撒滿世界各個角落。
在文化方面,除了至今仍在持續進行的大藏經編纂工作外,歷經數年完成的《佛光大辭典》於一九八九年榮獲金鼎獎,對海內外學佛者的助益甚大。《中國佛教經典寶藏》將佛經予以白話化、通俗化,有助於大家更深入理解經義。甚至為讓有心學佛者通盤了解佛教,五年前我特別集合了近百人,先後編撰《佛教叢書》及《佛光教科書》,把佛教做了一番有系統而完整的介紹。二○○○年佛光山又創辦了一份《人間福報》,以及編輯《普門學報》、《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帶動佛教的學術研究風氣。此外,「佛光衛星電視台」為佛教廣開言路,也為傳播佛法盡一份力量;香海文化、佛光文化、如是我聞等事業機構更發行雅俗共賞的佛教刊物,以現代化的視聽影音技術弘法利生。
在慈善弘法方面,大慈育幼院、施診醫療隊、老人之家、萬壽園等的設立,使生老病死皆有所安。在布教修持方面,佛光山在世界各地的信徒於每週六同一時間念佛共修,其他因應當地情況的定期共修法會及十餘所禪堂、念佛堂、抄經堂、禮懺堂,都對淨化人心發揮了預期的效果。
在我自己的這一生當中,自認一直都很用心的在推廣「人間佛教」,當我在講述佛法時,要讓大眾聽得懂;書寫文章時,要讓大眾能體會;興建道場時,要讓大眾用得上;舉辦活動時,要讓大家能參與;開辦法會時,要讓大家能法喜;海外弘法時,也總是會提供語文翻譯,我隨時隨地顧及大眾的需要,因為實用的佛教,才是人們所需要的佛教。
甚至為了順應時代的需要與眾生的根機,早在一九五四年,我率先發起倡印精裝本的佛書,我提倡街頭布教;慢慢地,我又將之發展為監獄學校的弘法以及電台、電視的講演。我組織了全台灣第一個佛教的歌詠隊,從事環島布教,宣揚佛法教義。四十多年來,我努力將寺廟演進為講堂,將課誦本演變成佛教的讀物,將個人的修行擴展至集體的共修,將誦經轉化成講經;甚至為了擴大在家信眾參與弘法的空間,我創辦了國際佛光會,建立了檀講師的制度,希望讓人間佛教的藍圖,逐步在佛光普照的理念下,一一實現。
終於,經過多年來的努力,以及在十方信眾的護持下,佛光山的確已經成就了不少值得皆大歡喜的貢獻,例如︰
1.台灣佛教人口增加
2.青年學佛風氣日盛
3.在家弟子弘揚佛法
4.人間佛教獲得認同
5.傳播媒體重視佛教
6.佛教文物廣泛流通
7.佛教梵唄受到尊重
8.佛光人會蓬勃發展
9.教育學界肯定佛教
10.政黨人物實踐佛教
11.演藝人員皈依佛教
12.佛學會考成績輝煌
甚至影響所及,已經帶動台灣佛教:
1.從傳統的佛教到現代的佛教
2.從獨居的佛教到大眾的佛教
3.從梵唄的佛教到歌詠的佛教
4.從經懺的佛教到事業的佛教
5.從地區的佛教到國際的佛教
6.從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7.從靜態的佛教到動態的佛教
8.從山林的佛教到社會的佛教
9.從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10.從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11.從弟子的佛教到講師的佛教
12.從寺院的佛教到會堂的佛教
13.從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14.從行善的佛教到傳教的佛教
15.從法會的佛教到活動的佛教
16.從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這一切的成就在在說明了:佛法不管怎麼好,都要能隨順社會大眾的需要,要能讓人受用,如此才有價值。因此,所謂提倡人間佛教,真正需要的是落實人間佛教的行者,人間佛教不能只是喊喊口號而已!
未來人間佛教必然是佛教的主流,這是無法阻擋的時代潮流,因為唯有人間佛教,才是大眾所需要的佛教。
西元二○○二年九月普門學報第五期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