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Hundred Lessons on Monastery Language and Affairs 4: Assemblies and Dharma Services 《僧事百講4-集會共修》
Lecture 10: Short-Term Monastic Retreat 第十講.短期出家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十講.短期出家出家是學習過「無」的生活,體驗「無」的世界。出家之後,既沒有錢也沒有任何東西,就是簡單的一襲僧裝,即便如此,心裡仍會感到舒服,感到豐富。
現在的「短期出家」則是再擴大一點,不限定於一日一夜,而是有一週或者一個月的時間,到寺院體驗出家生活。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大智度論》這一首偈語,道出出家的殊勝及利益。一九八八年,佛光山寫下中國佛教史上的新頁──首度舉辦「短期出家修道會」,有八千人報名,可見人心之嚮往出家的清淨生活。
短期出家是現代佛教的一種方便法,為在家居士有因緣體驗出家生活的寧靜與淡泊,也讓世人對現代佛教弘法的事業有正確的認識。此講次,針對短期出家的內涵、意義、戒法、功德利益等等方面,作詳細的解說。
問(1):請問什麼是「短期出家」?
答:中國佛教不像南傳佛教,出家比較自由。在中國,出家是一生的,一生就這個「專業」,如同職業軍人,一生都在當兵。不過,對於一些想體驗出家生活的現代人來說,無法長期出家總會覺得很遺憾,因此舉辦短期出家就顯得有其必要了。
在家的生活很繁瑣、很入世,過的是貪、瞋、痴的生活;而出家的生活則是清淨無為;在家是過「有」的生活;而出家是學習過「無」的生活,體驗「無」的世界。出家之後,既沒有錢也沒有任何東西,就是簡單的一襲僧裝,即便如此,心裡仍會感到舒服,感到豐富。
過去有「八關齋戒」,既是一日一夜的修行,讓在家居士有機會學習出家人出世的生活。而現在的「短期出家」則是再擴大一點,不限定於一日一夜,而是有一週或者一個月的時間,到寺院體驗出家生活。
問(2):參加短期出家與受五戒、菩薩戒不同,請問它殊勝的地方在哪裡?
答:五戒、菩薩戒,在家人就可以受持了。受過五戒就可以回家,不需住在寺院,而受過菩薩戒還是在家人,不一定要出家。短期出家則必須受出家的沙彌十戒或沙彌尼十戒,過的是出家人出世的生活。
比方說沙彌十戒裡,所謂「不捉持金銀寶物」,明白的說,就是身上不可以有金銀財寶。過去身上都習慣要放一些錢,有錢覺得日子很好過,受過戒後,忽然身上沒有錢了,也不購買,甚至沒有購買的欲望,這時便可以感受到另一種人生風味,覺得人生無縛無著真好。
短期出家期間,也不往歌舞的地方、不坐臥高廣大床、不著花鬘香油塗身……,這樣的出離生活就和世俗人完全不同,讓人可以體會到一種精神「空無」的無限富有。
問(3):出家生活與在家生活都各有其快樂的地方,如果兩相比較,出家生活的快樂在哪裡呢?
答:在家以「有」為樂,但是「有」是有限的,比方說吃喝玩樂時很快樂,玩樂便消失了,而這些物質的享樂,往往帶來精神的空虛。
出家則不以玩樂為快樂,是從打坐中,或者是念佛,或者是禮拜中得到輕鬆、自在、心靈的昇華,獲得身心的擴展,正是「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這一種快樂,不論是明天、後天,都能夠時時保任,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問(4):目前台灣的短期出家很盛行,近年來也在新馬、歐洲等地舉辦過。是否將來有可能到大陸、菲律賓等地方舉辦,讓當地人有機會學習、體驗清淨的出家生活?
答:這個是必然的,佛教就是要對外傳播,從某一個地區慢慢地擴展到另一個地區,從這一個國家擴展到另外一個國家,以將佛法弘揚更廣。尤其像現在的國際佛光會都是在家信徒,他們其中有各種職業、各種身分、各種國籍,恰恰好可以發揮遍布世界、遍布各個領域的力量與優勢,將這種修行的思想帶到世界各個地方。
問(5):參加短期出家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資格條件?
答:想參加短期出家,第一、要有信心,本身要喜歡才行;第二、要有時間,因為參加短期出家必須要空得出一個禮拜的時間,住在寺院裡面全心投入學習與體驗出家生活,而不能像上班一樣,晚上就回家了;第三、必須學習出家人的禮儀,最簡單的是四威儀──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意思就是,行走要像一陣風般地輕快敏捷,坐要像大鐘般地沉穩莊重,站要站得像松樹一般正直挺拔,睡覺必須要像彎弓般地右脅而臥(吉祥臥),才像一個出家人。
經過短期的出家生活,將會感覺到自己有尊嚴,有道念、有規律,感覺到快樂。對於寺院而言,能夠以此助人淨化內心、提升人格,對社會的安定,有潛移默化的功用,舉辦這樣的短期出家就更具意義了。
問(6):是不是必須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才可以參加短期出家呢?
答:參加短期出家,如果事前不曾皈依過三寶,當然就要先皈依三寶才能出家。皈依三寶以後,將來再受五戒,或者參加短期出家,當然更好。
在佛門裡面,皈依三寶是入佛之門的第一課,是必經的儀式,因為對佛法的信心和信仰的目標必須先樹立;皈依三寶是確定信仰目標的表示。到佛教來,要以三寶為中心,以三寶為目標,可以說「佛、法、僧」三寶是我們人生的至寶!
問(7):參加短期出家有沒有年齡的限制?
答:基本上,參加短期出家並沒有限制年齡,但年齡太小、還需要他人照顧的幼童,就不適合。也不是說兒童就絕對不可以,像是受過沙彌戒的沙彌,七歲到十三歲之間就是「驅烏沙彌」,可以趕趕烏鴉、趕趕鳥,還是有用處的。如果是七十歲以上來出家,就不能受比丘戒,只准許受沙彌戒。所以,七歲到七十歲之間來參加短期出家,較為適當。
問(8):假如說小朋友參加短期出家,薰習過佛教戒律之後,對小朋友的人格養成,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嗎?
答: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朋友參加短期出家,從小就讓他們過規律的生活,從小就讓他們有道德的觀念,從小就讓他們體驗生命的昇華與擴展,這對兒童未來的發展具有正面意義。
問(9):參加短期出家一定要剃頭嗎?
答:男眾受沙彌戒必須剃頭,但女眾不需剃頭;女眾不剃頭是方便法,因為參加短期出家的女眾戒子受的是式叉摩那戒。
在佛教的制度當中,出家就必須剃除鬚髮。不剃頭誰知道你出家呢?但也有例外,像日本的和尚是可以不剃頭的。現在,其他地區的出家眾仍然以「剃除鬚髮」列為是出家人的形象。
其實,剃不剃頭不是某個人說了就算,應該要中道。出家還是要剃頭才好。
問(10):有一首剃髮的偈語:「金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又添孫。」請大師為我們解釋剃髮的意義?
答:剃頭,代表剃除三千煩惱絲。頭髮代表煩惱,無論是男眾、女眾,每天為了一個頭髮,得花很多時間去忙碌,要梳、要洗、要保養,十分麻煩。《過去現在因果經》提到:「今落鬚髮,願與一切,斷除煩惱及習障。」剃髮以後,就好像剝了一層皮一般,感到無比的輕鬆自在。甚至剃慣了以後,如果頭髮稍為長得長一點,就開始感到不舒服了,反而會歡喜剃頭,覺得剃頭很痛快,常常會期待著剃頭日。
問(11):一般人對出家不是很瞭解,甚至誤解,比如說,出家就什麼都沒了、什麼都不要,感情、工作都不要,任何事物都無所求了……,這樣的觀念正確不正確?
答:出家人雖然有「放下」的一面,但也有「提起」的另一面!譬如,世俗的功名富貴、自私自利、貪瞋愚痴等等,都可以不要、可以「放下」;但為了弘法利生,普利大眾,要為眾人努力服務,要熱心公益,要樹立道德形象,這些還是要「提起」的,而不是一概都不要。
出家人,會「放下」自私的小我,且在利益大眾上更加積極、更能「提起」。
問(12):短期出家這期間需要受持什麼戒律呢?
答:至少要受持沙彌戒,而女性要受持沙彌尼十戒,再不然,至少要受六法戒,才算是出家。
至於短期出家,不管是受沙彌戒或是沙彌尼十戒,總之,只要有受戒,不管受一條戒、兩條戒,都相當了不起,更何況是受持好幾條戒呢!戒,有除弊、除惡向善的功能,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是做人的根本;要想成聖成賢,要想成佛作祖,沒有戒就一切不成。
問(13):參加短期出家期間,身邊不能帶錢,乃至於金銀珠寶、貴重的物品也不能攜帶,尤其是現在常見的手機也不可以。究竟禁用這些物品,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與用意呢?
答:為的是要讓你放下啊!因為這些都是干擾。假如身上帶個手機,手機鈴聲動不動就響起來,可能這時候正在做課誦、正在拜佛,這很麻煩的。過去沒有手機,中華文化還不是傳承了幾千年,所以也不一定得要擁有才行啊!
要不就是身上帶錢,萬一遺失了,或者給人偷了,又憑添苦惱,無法安住!所以,必須要用的東西應該要帶,不用的東西就先交出來暫時給寺方保管。況且「錢要用了才有價值」,倘若都不使用,身上放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
問(14):參加短期出家的女性,她們離開的時候要捨戒,捨戒還俗以後,還能夠出家嗎?
答:能出家!出家是自由的。過去,有所謂「女性只能出家一次」的說法,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有什麼根據?出家,是發菩提心,這並非一次就能成功的!能夠給予多一些機會,這也是一種慈悲、一種方便。
問(15):女眾參加過短期出家之後,能再做式叉摩那嗎?
答:女性參加過短期出家以後,將來想要做式叉摩那是准許的。並且在二年期間學習佛法、學習威儀、學習種種的規矩過後,再長期的出家,這是可以的。
問(16):歷史上有一個「九還祖師」的傳說,就是說比丘捨戒還俗之後,還是可以再出家;比丘尼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子呢?
答:在男女平等的情況下,既然比丘有「九還祖師」,比丘尼也可以有九還祖師吧!法是平等的,法是共遵的;這個法就是戒。世間上,無論男女,無論老少,大家是同等無差的,怎好說比丘可以,比丘尼就不准許呢?所謂的六和僧團──戒和同遵、利和同均、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既是六和僧團,彼此之間應儘量相互尊重,不要計較我怎麼樣,你怎麼樣。總之,修行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問(17):短期出家既然是學習及體驗出家人的生活,那麼在短期出家期間,主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呢?
答:最重要的學習,就是學習禪定,學習戒律,學習苦行,學習威儀,學習佛門的儀規,學習培養慈悲心等等,這些在短期出家期間,都有必要修學。除此之外,其他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比方說,梵唄習唱、佛門行儀、教吃缽飯、禪淨修持、佛法經典等等。
問(18):短期出家當中,有一條戒是「禁語」,就是不可以講話,這也要學習嗎?
答:學習禁語也是一種修行,縱使短期出家只是短期性的修道生活。禁語,並不是標榜,或做做樣子便罷,而是要真正發自心底,嚴守禁語。
禁語,不單是嘴巴不講。有些人嘴巴不講,手卻一直指、一直比劃,那其實是「手在講話」,如果還搖頭、點頭,那仍然是「頭在講話」。禁語,並非只是口頭上的禁語,主要是「不動心」,沒有其他的語言動作而起心動念,內心一片平靜安詳,這才是真正的禁語。
問(19):參加短期出家,對於心性的提升有所助益嗎?原本是一個在家人,現在「短期」出家,也能夠得到出家的利益嗎?
答:在家信徒參加短期出家,他們會感受到放下、無我、不執著、不計較,這種「無」的生活,對於人生的昇華擴大,以及出家所帶來的快樂,要比先前在家的生活更多。
在家的生活中,不管存有多少錢,都是有限的,擁有多高的名位,也是有限的。而「無」比「有」更多,所謂無官一身輕,無債一身輕,無名也是一身輕,這一種「無」可說是「萬里晴空,一朝風月」,這種人生的享受無比快樂。
問(20):短期出家時會學習吃缽飯,出家人這種托缽行乞的修行,在現代社會中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
答:托缽行乞不是沒有必要,而是不容易實行。過去整個印度社會,人們普遍有供養心,有供養的習慣,有供養的文化,即使現在,南傳的佛教國家仍然有供養的習慣與文化。例如在泰國,一早就會有許多比丘出外托缽,當然也不一定家家都供養,可能會因為今天家裡有喜慶,或者值得紀念的日子,或是有重要的大事,就會發心供養十個或二十個出家人。通常這些善男信女會事先準備飯菜擺在家門口,等到有比丘經過時,便將之供養比丘,直到給完為止。這種供養有一定的時間,即所謂的「過午不食」。
托缽乞食,在北傳佛教比較行不通。有些國家天氣寒冷,大雪飄飄時,要怎麼出外托缽?或者所在的地方各種宗教林立,信仰各有不同,又要怎麼托缽?因此,托缽這種文化不容易存在。時至今日,出家人已從外出托缽乞食,慢慢地演變成在寺廟裡面自己燒煮、吃飯,也就是「過堂」。
托不托缽並不是要緊的問題,所有的飲食不過是為了滋養我們的色身,等於是醫藥一般。只要吃飯時有五觀想: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就與托缽的修行是一樣的。
問(21):受了沙彌戒就要披搭袈裟,也就是福田衣。福田衣與一般在家居士所披的縵衣有什麼不同?
答:縵衣是修道用的,是禮拜修行時的禮懺衣。出家人所穿的叫福田衣,福田就是能給信徒作福田的意思;供養穿著福田衣的人,就能得到福報,因此才稱作福田衣。在家人所披搭的修道衣,稱作縵衣,是用來表示自己的尊敬,表示自己在修行。福田衣與縵衣,二者有這樣不同的意義。
問(22):短期出家畢竟受的是出家戒,有些人認為出家戒不容易受持,因此不敢參加,這樣的顧忌有必要嗎?
答:不必顧忌!受戒,對自己必定是有好處的。以受五戒來說,基本上,受五戒是不會犯戒的,因為受戒是做人的根本,縱使不受戒,難道就可以去殺生嗎?可以去偷盜、邪淫、妄語、吸毒嗎?還是不可以的。
其實,受戒是給自己一個約束的力量。怎麼說呢?犯戒罪過很重,而受戒的人犯了戒,會心生慚愧,存有懺悔心,可能罪過比較輕一點;沒有受過戒的人,不知道慚愧、懺悔,甚至以為殺生無可厚非,罪過就更重了。
問(23):短期出家結束後都要捨戒,假如有的人表示不想捨戒,是否可以不捨戒?
答:不捨戒就要住在寺院裡面,繼續出家、過出家生活,就不能回家。在家裡較不易持戒,所以短期出家是住在寺院裡,並要受持沙彌戒或六法戒,結束前必得要進行捨戒儀式,才算圓滿。
問(24):捨戒以後,雖然已經不是出家人,但總是在這個寺廟出過家,往後與常住應該怎麼樣保持來往?
答:應該保持來往,且要抱持著「這是我過去皈依的常住」「是我過去受教的常住」「是我依止的常住」等想法。
常住很重要,常住就是「常久安住」之意,也就是常久安住這個道場、依止這個道場,要常常來護持,常常來幫助,盡一點心力,等於自己的家一般。每個家庭長養我們的色身,而道場長養我們的慧命,是我們法身慧命之家,甚至將來可以到極樂世界,再有一個根本的永恆之家。
問(25):所謂「出家清淨,在家污染」,捨戒返家之後,在世俗生活裡面,應該如何延續、保持短期出家的清淨生活?
答:捨戒返回家裡,又得過著一種世俗社會的生活,污染的、貪瞋痴的、煩惱的生活。要如何保任出家清淨安然的生活呢?這在於個人。通常剛出過家,過著清淨生活以後,縱使回到世俗生活中,也能有時時反省的心理:我才出過家,脾氣怎麼如此大呢?能時時自省:我才剛出過家,怎麼回家後還常常生起貪心呢?
如果常常在污染的環境裡面不能自拔,隔一陣子,可以再去參加短期出家,或者二次,或者三次,都沒有關係的。
問(26):寺院如何接引有善根的青年男女來參加短期出家?
答:傳教者要有大德風範,讓年輕人感受到「身教重於言教」,讓他們看到傳教者的為人與道德,而生起嚮往。或者寺廟舉辦一些活動,讓年輕人常來參加,在寺廟進出習慣以後,自然會嚮往出家的生活。或者在教義上大力宣揚:出家的前途和事業,出家無慮無憂的生活,年輕人也會心嚮往之。
想要接引有為的青年參與佛教的活動,甚至於出家,佛教界應該多多舉辦一些有意義的接引活動,給予青年男女更多進入佛門的因緣。
問(27):寺院舉辦短期出家,必須具備什麼設備及條件?
答:寺廟要舉辦短期出家,必須有佛殿、齋堂、寮房等硬體設施,或者平常的鐘板規矩、教師等等,都是起碼的條件。總之,要具備的設施與條件,應該讓參與短期出家的戒子在過出家生活時能夠便利,才算健全。
問(28):寺廟舉辦短期出家,在人事方面,是不是要有引導戒子的戒師、開堂和尚、引禮、糾察等,才如法如儀?又必須具備什麼樣的資格呢?
答:所謂戒師就等於大學的教授,或是中小學的教職員,會教授藝術、教授財政、教授理化、教授數學、教授英文、教授國文等等,各領域的專家。
在佛門出家,也要有一些教導佛門的規矩、戒法、佛學、行儀及法務的老師。而戒師本身要慈悲、有修養,才學道德具備,有相當的條件才有資格做戒師。經典裡記載,戒師所具的五德是:堅持淨戒,年滿十臘,善解律藏,通達禪思,慧藏窮玄。
問(29):對於受過短期出家戒律的人來說,對於金錢物質,會有什麼不同於一般人的看法?在待人處事,甚至於自己的人生,應以什麼行為準則來要求自己?
答:參加短期出家以後,要保持信心,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具備信心,才能有辦法。不僅對國家有信心,對佛教有信心,對師長有信心,對佛法,諸如因果報應、宗門思想等等都要有信心。且要保持信心,而不退失。
保持信心以後,還要常常親近善知識,常常聽經聞法。不一定天天去,至少一個禮拜要有一次。萬萬不能「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很久的時間都沒有親近佛法,而忘失信心。常常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便能夠增加信心。
保持信心,保持慈悲,有一些小小布施,做一些功德好事,每天想幾個好人、說幾句好話、做幾件好事,能夠「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出家人。
問(30):對於現今世道人心,短期出家的觀念,能對社會發揮什麼樣的教化功用?
答:短期出家是一種道德的訓練,是一種人格的樹立。寺院常常舉辦短期出家,能使青年男女有機會自我反省、樹立自己的人格道德、給予自己立身處世的風範,尤其佛門眾多大德高僧的行誼,都可以做為自己的示範,崇敬之,效法之,將會一生受用。
短期出家要比各地舉辦的訓練班、講習會更加的實用,能夠常常舉辦短期出家,於佛教、於社會、於自己,可謂助益良多。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