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4 - Disciples 《佛教叢書4-弟子》
2. India - King Asoka: Wheel Turning King 貳、印度 ■轉輪聖王阿育王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貳、印度 ■轉輪聖王阿育王佛陀涅槃百年後,印度摩竭陀國王宮誕生一位轉輪王,由於王后臨盆時無憂無惱,所以為嬰兒命名阿輸迦,意為「無憂」,中譯「阿育」。阿育王早年為穩固政權,不惜一切剷除異己,因此有「暴虐阿育」的外號。所幸經由佛法力量的攝受,阿育王痛改前非,成為千古難得的護法仁王,人民欣見國王由暴轉慈,遂改尊他「法阿育」。為了興隆佛法,阿育王在四邊城門設置藥品倉庫,施藥與僧眾、百姓,免費的醫療設施使印度免除了貧病的威脅。此外,阿育王每日各以一千錢供養塔像、上座比丘,各以一萬錢供養僧眾,添置藥品,甚至栽植路樹,遍鑿水井,以便行人消暑休憩之用,凡此種種德政,均詳載於摩崖法敕中。雖然只有三十餘年的治世,阿育王時代的孔雀王朝卻是印度史上最強大的國家,也為今日留下佛法治國的最佳典範。
如願登基 整肅朝臣
阿育王子誕生時,容貌遠遜於丰顏俊容的父王,加上幼時性情暴躁易怒,凡事剛愎自負,有時甚至與父王爭執,較之沈靜溫雅,事事以父王馬首是瞻的修師摩王子自然不如。因此,父王偏愛修師摩王子,且多次企圖取消阿育王子繼承王位的資格,但是都未奏效。
一回,怛叉尸羅國預謀叛變,國王命阿育王子前往征服該國,但卻不給任何武器及戰車。國王盤算阿育王子徒手空刃之下,非死即傷,如此便可名正言順將王位傳給鍾愛之子修師摩。不料事與願違,阿育王子自信、堅毅的態度,及其高貴的領袖氣質,竟贏得當地民心,不費一兵一卒輕易收復該國,大臣們也見機推薦,以為阿育王子智勇雙全,確是繼承國祚的最佳人選。
頻頭娑羅王本已宿疾纏身,見大臣們擁護阿育王子,不久便悒鬱而終。阿育王子順理成章接掌王位,命羅提掘多為第一輔相,成為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
阿育王謹記先祖苦心創建的大帝國絕不能毀在自己手中,因而對於恃權而驕的大臣及陰謀顛覆王朝的亂黨,一律處以極刑。登基以來,約有五百名大臣遇害,甚至連懷有異心的後宮妃嬪也無一倖免。在此雷厲風行的整肅行動中,計有數千人受戮,「暴虐阿育」的稱號,從此不脛而走。
羯陵迦役 血腥教訓
孔雀王朝兵力雄厚,領土廣袤,由建國始祖旃陀羅笈多奠定江山至今,國力已臻鼎盛。然而未能將印度東南方獨立王國羯陵迦納入版圖,始終令阿育王感到遺憾,為了統一整個印度,他在即位第九年發動戰爭。
這場戰役,雙方都以破釜沈舟的決心應戰。為了這塊土地,兩軍廝殺,烽火所至,虜殺無數,軍民死傷慘重,戰場上數十萬青年血流成渠,屍橫遍野,少數倖得生還的戰士,帶著殘缺肢體,哀傷地回到家鄉,家園卻已殘破湮滅。
一回,戰事告急,阿育王巡視戰區,看見一名男孩神情木然,呆坐在一堆死屍中,無視於周遭的炮火,他不解地問男孩,何獨不懼被敵人所殺?男孩淡漠地說,自己的父親、叔伯們都已戰死,母親也因病無人照顧而亡,自己還怕什麼呢?男孩空洞的眼神,使勝利的阿育王跌入愧疚的深淵。
為了孔雀王朝的威望,發動戰爭的結果,竟是數不盡的家園成了斷垣殘壁,多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滿目瘡痍的景象,正無言地諷刺著阿育王的勝利。他深切自責、悔恨,一時的好大喜功,造成百萬生靈塗炭,想起自己曾歸信佛教,當下決定,痛改前非,並藉佛法的力量懺除罪孽,以佛教正法統治印度,帶給全民真正的幸福。
法王阿育 廣修供養
阿育王對佛法生起信心後,請教上座法師,得知佛陀的教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便集合八個地方的佛陀舍利,分置在八萬四千寶篋中,命大臣至所統領的八萬四千城鎮,各於交通要道興建一塔寺,塔中安奉佛陀舍利,以八萬四千塔供養八萬四千法。
三年間,所有的塔寺都已竣工。阿育王命大臣鳴鼓宣詔,七日之後將作大供養布施,國中一切人民應受八戒,潔身淨心。
當日應供的比丘僧凡十八萬、比丘尼九萬六千、羅漢一萬。阿育王見萬人空巷的場面,滿心歡喜,不禁問起大德目犍連子帝須,如此布施,功德如何?目犍連子帝須表示如此布施雖屬曠古絕今,但論起真正的布施,這樣的功德並不算最大。
「什麼樣的布施功德最大?」
「不論貧富而願令親生子女出家修道,這樣的功德才是超越一切的布施。」
阿育王想起親王毘多輸柯早先因自己的引導,離開外道,獻身僧團,未來王位理應由長子摩哂陀承繼,但不知摩哂陀是否想成為一國之君,抑或擔當如來家業?不意,摩哂陀仰慕目犍連子帝須的智慧風采已有多時,歡喜提出出家的意願,而一旁的王女僧迦蜜多也表示自己出家的願望。
眼見自己珍愛的一雙兒女爭相出家,內心雖依依不捨,但有敬重的尊者為其依止師父,阿育王心中無限的歡喜驕傲,當下即把兒女託付給尊者。後來摩哂陀、僧迦蜜多大弘教法,為阿育王的仁政帶來更多的盛譽。
禮敬僧寶 無分長幼
阿育王虔信佛教,恭敬僧眾,但對於「禮敬沙彌」卻不以為然。一日,阿育王見到一位七歲沙彌,外貌端嚴威儀,就帶著沙彌到無人處頂禮,並且叮嚀小沙彌,切莫告訴他人,阿育王曾向他頂禮。沙彌答應,身體卻陡然變小,在缽沿內外上下跳躍,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沙彌恢復原狀後,也請阿育王切莫告訴別人剛才發生的事。阿育王聞言,慚愧萬分,從此再也不敢輕視任何一位沙彌。
對於阿育王見到僧伽不分長幼皆予作禮的態度,部份大臣深表反對,認為有失堂堂國君的威儀。阿育王則藉機教育群臣,下令大臣們各自拿取動物的頭到市場販售,由其中反對最力的耶舍大臣攜一死刑犯的頭充作「阿育王的頭」兜售。結果,動物的頭紛紛售出,只有耶舍大臣手中的人頭無法賣出,因為百姓們聽到「阿育王的頭」時,惟恐惹禍上身而紛紛走避。此時阿育王問耶舍大臣:「我的頭不尊貴嗎?」耶舍說阿育王的頭至為尊貴,只是按人之常情,死人的頭,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遑論出價買回。阿育王趁機點醒耶舍:「既然所有人頭死後均屬卑賤,我也不例外,為何要阻止我向人頂禮呢?」大臣們無言以對,從此效仿阿育王,向佛法僧三寶恭敬行禮。
重整僧團 法鼓遠振
阿育王崇奉佛教,對於導人為善的異教也予以尊重維護。但由於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百姓也發心護持,外道梵志貪圖利養之輩便寄生於佛教僧團中,既不遵循佛法律儀,又以邪說誤導百姓,沙門比丘不願與之自恣布薩,以致展轉七載都不得說戒。
阿育王眼見教團內部分裂日趨嚴重,便下定決心重整僧團。首先向目犍連子帝須請教僧事,共同研商對策,隨後集合所有比丘,逐一詢問佛法的真義,以此方法區分沙門與外道。於是,共篩揀出六萬外道沙門,此後僧團才漸漸恢復往日的清淨。
在阿育王的護持下,從僧團中遴選千位精通三藏的比丘,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於摩竭陀國華氏城進行第三次結集,內容以經、律、論為主,將當時各部派對佛法的詮釋統籌彙整,目犍連子帝須並作《論事》,對當時各種外道異端邪說加以批駁,論決正義。這次的結集,使佛教教團更為鞏固;教典統一後,也杜絕邪命外道披佛法外衣蒙混的機會,對於日後第四次結集有著重要的影響。
經典結集後,奉阿育王之諭,目犍連子帝須開始派遣傳教師到國外弘法,其中包括摩哂陀及僧迦蜜多前往錫蘭,為佛教弘傳於錫蘭的先聲,也使錫蘭成為南方上座部的發祥地,僧迦蜜多並於錫蘭創立第一個比丘尼教團。此外,派遣摩訶曇無德至孟買,摩訶勒棄多至阿富汗以西,末闡提至克什米爾,摩訶提婆至南印的賣索爾,勒棄多至南印,曇無德至蘇庫爾以北,末示摩及迦葉波等至尼泊爾,須那迦與鬱多羅至緬甸等。其後又陸續派遣更多傳教師至九處邊地,其範圍北起尼泊爾,南到錫蘭,西起巴克多利亞,東到緬甸。此一龐大的傳教特使團,以印度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四方擴散,所到之處除了宣揚佛法教義,對於佛教美術的發展,更具深遠的影響。
其中摩哂陀備受錫蘭人的愛戴與感恩,佛教成為錫蘭的國教,歷代王朝均以佛教立國,人人尊稱「阿羅漢摩哂陀」為其佛教始祖。當初由摩哂陀從佛陀金剛座前移植的菩提樹,至今仍枝葉繁茂,為錫蘭的國寶之一。其他如克什米爾、尼泊爾及緬甸,今日仍為佛教國家;孟買、阿富汗各地亦有許多佛教徒,佛教史蹟流傳至今。
今日佛教得以發展成世界最大的宗教,佛教藝術得以深刻影響著人們,均與此次傳教有關,阿育王派遣傳教師,可謂佛教國際化的先覺者。
摩崖法敕 人間佛教
佛化政治為阿育王治世的理想,除了結集法藏,派遣傳教師至各地外,更希望能將信念付諸文字,留傳後代,成為實踐的依據。因此,便積極著手撰刻法敕的工作。
阿育王即位第十二年,以各地方言刻成的「摩崖法敕」無計其數。目前可考的共計十四章,內容平易通俗,旨在教導百姓如何實踐人間佛教。例如阿育王教導百姓不殺生,規定在國家領土以內,不許屠殺任何生物作為祭祀的犧牲品,或當作宴會的用料。其次,規定全國各級官員應每五年巡行一次,教導百姓順從父母,布施朋友、親族和婆羅門、沙門,不屠殺生物,節欲和儲蓄等善行。
阿育王並於灌頂十四年設「佛法官員」,負責樹立並宣揚佛法,專心做佛教信徒們的福利事業。此外,為了快速解決民眾的問題,更有明文規定,無論何時何地,凡有關於佛法及百姓的政務,上奏官員均得隨時隨地奏明阿育王。法敕中充滿了阿育王對百姓的照顧,他認為國王受一切眾生之恩,因此應以施行仁政回報大眾,此種仁民愛物的胸懷,在君主專政時代,誠屬先進的民主思想。至今,這些法敕及石柱仍可見於喜馬拉雅山南麓、買疏爾北部、阿瓦爾半島等地。除了提供人間佛教的最佳典範,敕文中所顯示的年代,更有利於研究印度及佛教的歷史。
最後布施 亙古垂青
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對佛教的護持功德早已凌駕佛世之須達長者,然而須達長者曾布施百億金,阿育王雖然有心效法,卻只達到九十六億金,此事始終令阿育王耿耿於懷,即使臥病在床,亦掛念不已。一日,他告訴輔臣羅提掘多後,羅提掘多建議可用庫藏財寶,但當時的王儲貳摩提接受佞臣讒言,拒絕阿育王支用任何錢財。於是阿育王命人將自己進餐所用的金質餐具送至阿育王寺,貳摩提知悉後,為王改換銀質餐具,阿育王依舊布施,到後來換成銅器、鐵器、瓦器,甚至連器皿都省略,只給半個菴摩羅果,阿育王雖然痛心,但仍請大臣們拿到阿育王寺布施。
臨終前,阿育王問羅提掘多:「現世誰為國王?」
「是您統領天下,位居人王。」羅提掘多回答道。
阿育王點點頭,遣人拿紙筆寫下:「我今日以大地、大海普施一切僧眾。」然後蓋上官印,捨報西歸。
王儲貳摩提急於登基,為輔臣羅提掘多所阻,他表示所有國土已被阿育王布施僧眾,若欲贖回,須以四億金易之。貳摩提雖不情願,仍舊拿出四億金,使阿育王布施百億金的心願終於完成。
早年阿育王雖窮兵黷武,但皈信佛教後,卻傾盡所有護持三寶,以佛法治理國家。百年來,佛教分布的地區不出恆河流域,到了阿育王時代,卻如風吹草偃,擴及全印度,由於阿育王的衛教護法,遂使今日佛教的發展成為世界四大宗教之首。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