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8 - Use of the Teachings 《佛教叢書8-教用》
Buddhism and Architecture 佛教與建築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教與建築建築是一門營造的藝術,舉世聞名的中國紫禁城、頤和園、敦煌石窟,印度阿姜達石窟、泰姬瑪哈陵,以及埃及金字塔、法國羅浮宮、希臘神殿等,這些都是具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建築。從建築中,又衍生出繪畫、雕刻、造景等藝術,因此有人說:「建築是藝術之母。」
建築也是一種看得見的文化,從建築可以一窺各地的民族性,以及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民情、風俗、人文、信仰乃至生活習慣等,例如古埃及人重視永生,大部分人把畢生精力集中在為死後的靈魂營建住所,因此有金字塔的偉大建築誕生;中國因歷代群雄並起,內亂外侮不斷,因此有萬里長城、護城河的建築。在希臘、義大利或西班牙等國,長年只有下雨而無雪,所以屋頂採緩坡的斜式屋頂;北方國家降雪屋頂的傾斜度自然陡峻,在埃及等不下雨的地區,則流行平頂屋。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建築各具特色,北方天寒地凍,建築不可少的設施之一是「炕」;南方天氣溫和,一般的建築均有亭台樓閣、花園小徑,廣植花草樹木,主要是為了通風涼爽。不過大致說來,中國的傳統建築主要是向平面發展,與西方的縱向升高方式大異其趣。
建築上的成就也是中國人的一大驕傲,萬里長城被稱為是「世界的奇蹟」,它是從月球俯瞰地球唯一僅見的建築物;秦始皇陵被譽為「最偉大的古蹟」;敦煌石窟是「牆壁上的博物館」;天壇為「世界上最出色的建築物之一」。
此外,中國歷代帝王往往在改朝換代之後大興土木,以建築物來彰顯自己的功勳,例如秦阿房宮、明清故宮等;也有以建築物來紀念先人者,歷史上有許多建築物便是用來紀念一個人、一件事,或保留一個史蹟,所以建築物也有記錄歷史的功用。
建築與社會民生更是緊密相連,在食衣住行等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中,除了住宅、道路、橋樑、運河的興建,與住、行有直接關係以外,如果沒有建築工廠,又如何能生產衣食日用呢?
建築的原理是由生活中的經驗累積而成的智慧,從古代人類祖先巢居樹上,穴居山洞,到今日的高樓大廈,金碧輝煌,建築見證了人類文明的進化,也記錄了世代遷移的軌跡。
建築既是物質建設,也是一種文化建設,尤其在精神層面的宗教信仰上更離不開建築,例如中國建築主要類型包括城市、宮殿、寺院、佛塔、陵墓、園林、住宅、橋樑、石窟等,其中寺院、佛塔、石窟都是佛教的建築,所以佛教在建築學的領域裡,可以說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佛教建築的歷史與價值
佛教是個崇尚自然的宗教,修行人大多澹泊物欲,喜與自然為伍,尤其佛世時,弟子們往往茅屋二三椽便能安度終生,就是山林水邊、巖洞樹下,到處都能隨緣安住。但是後來為了眾生的需要,佛陀接受頻婆娑羅王與須達長者的請命,允許信徒布施精舍,而有祇園精舍、竹林精舍、鹿母講堂等寺院的興建,這是佛教建築的起源。
到了中國,因為迦葉摩騰、竺法蘭與道士論道,啟發東漢明帝的信心,下令在城內建築比丘尼寺院,城外建築比丘道場,開啟中國佛教寺院的建築。
佛寺一向是當代文化活動的中心,寺院也是集建築、雕塑、繪畫、書法於一身的綜合美術館,更是人們心靈休憩的重要場所。中國佛寺建築早期以佛塔為主,至隋唐時代,漸以佛殿為中心。「塔」又名「塔婆」、「浮圖」、「浮屠」,俗稱「寶塔」,是一種高聳的佛教建築,它的概念和形制導源於印度的「窣堵波」。窣堵波是為供養佛陀的舍利和遺物而建造的,塔傳入中國之後,得到了改造和創新,表現出中國建築在藝術上兼容並蓄的能力。塔的形式多樣,造型豐富,有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喇嘛塔、緬塔以及金剛寶座塔等。它隨著佛寺的位置,有的在山間,有的在水際,有的在城市,有的在鄉野,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成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建築類型。
不過,各國的佛教建築常因各地人文及地理因素而各有其特色。錫蘭的遺存建築與印度大致相同,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則雜有木造建築,爪哇的婆羅浮圖為一表現密教九層曼荼羅的大規模石造建築。西藏的大寺院,多建築在山麓斜坡上,配置有多種建築,連接在一起,呈現一種歐洲風格的市街景觀,特色為塔身下部尚有一細小的喇嘛塔。我國的佛教建築多仿皇宮式建造,稱為宮殿式建築。其典型設計多以主要建築物整齊、對稱地配列左右兩方,山門與天王殿、大雄殿、法堂、方丈等呈一直線並列,其左右分別設置鐘樓與鼓樓、伽藍殿與祖師殿、客室與雲水堂等。材料以木、磚為主,屋瓦大多加上彩色塗繪。中國現存的早期宮室、住宅極為稀少,宮殿式佛殿卻可反映出當時結構、裝修、構造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成為建築史中有價值的證物,以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為例,佛光寺是現今僅存的唐朝木構建築,唐朝是中國藝術的黃金時期,唐朝主要的藝術表現全集粹於殿內,使該寺成為中國獨特的寶藏。
我國著名的佛教建築物當中,如建於魏孝明帝熙平元年(西元五一六年)的永寧寺,被譽為「此寺精麗,閻浮所無」。而我國的佛教建築,可以說是中國佛教藝術的大觀,其中尤以石窟藝術更是中國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石窟,又稱石窟寺院,是將山嶽的岩質斷崖鑿成洞窟,供養佛像以作為寺院者。我國石窟的開鑿,約在前秦建元二年(西元三六六年),由沙門樂僔於敦煌鳴沙山試鑿開始,直至十五世紀,歷時千餘年而不衰,以北朝至唐朝為盛,分布遍於中國西部、北部,自新疆的高昌、庫車、甘肅的敦煌、天水,及南北二石窟,大同的雲岡、洛陽的龍門、太原的天龍山、河北河南的響堂山、濟南的千佛崖、南京的棲霞山、杭州的飛來洞,以至遼寧的萬佛洞等,規模均極宏大。其中,敦煌石窟以壁畫名聞中外,大同雲岡石窟最為奇偉。此外,尚有河南洛陽龍門、鞏縣、南京棲霞山、山西太原天龍山等處,石窟內部,遺存有豐富的尊像雕刻、裝飾、壁畫等,充分顯現出佛教藝術的綜合風貌。
石窟寺院與一般平地的木造、石造或磚造寺院不同,是利用岩盤或岩山開鑿而成,十分堅固並富有防護性,因此大多能保存迄今,其間留有印度佛教傳入我國的歷史痕跡,彌足珍貴。內部多設有佛龕、佛壇、華蓋、塑像,飾以浮雕、壁畫等,並收藏各種經典、佛畫、佛具及寺院文書等,儼然是佛教的寶庫,形成石窟藝術,同時造就了佛教藝術史,實為震撼全世界的文化寶藏,在中國學術、文化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從佛教的建築、雕刻以及不勝枚舉的壁畫,在在顯示出佛教不僅具有莊嚴的儀式、精微的教義,更具有藝術的特質。在許多藝術家與考古專家的眼中,佛教的建築是具有豐富、多變與美感特色的藝術創作,實在是世界建築界的一大資產。
◆佛寺建築的功能意義
寺院是僧眾駐錫的道場,是佛法弘傳的所在,是供奉佛像的殿宇,有了寺院,才有佛法僧三寶,才有佛教;有了寺院,才能傳播教義,才能住持正法。
寺院是佛教的代表,是信仰的中心,是信徒心靈寄託的所在。佛寺建築是為了弘法、度眾所需。雖然今日隨著佛教信仰的日益普及,佛教弘法的空間隨之擴大,早已不再侷限於寺院中,但是寺院永遠是信仰的精神象徵,寺院除了傳播佛教真理之外,莊嚴的殿宇、寧靜的氣氛、祥和的梵唱、慈悲的教義,讓社會大眾在工作忙碌之餘,尤其是遭遇挫折、徬徨無助的時候,自然想到寺院,不論是參加各種修行活動,或是在佛前瞻仰、禮拜,都能獲得再出發的力量,所以寺院就像人生的加油站,像是心靈的百貨公司,是希聖成賢的學校,也是善友往來的聚會所,更是去除煩惱的清涼地。
有寺院就有信仰,欲得佛法常住,必須建寺安僧。
寺院不僅是信仰的道場,尤其過去寺院大都建築在僻靜的山林,湖光山色,配上朱簷碧瓦的莊嚴殿宇,景致怡人,環境清幽,寧靜祥和,往往吸引一般社會大眾前往旅遊踏青,藉以遠離塵囂,滌塵靜慮,享受山居之樂。
到佛教寺院參訪,除了眼觀耳聽之外,尤其能帶給人心靈上的淨化、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啟發,對社會人心產生一股道德的自我約束力,無形中帶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因此具有端正民風,安定人心之功。
寺院在保存中國傳統文化上,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號稱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但是在建築方面所遺留下來的古蹟,卻甚少早於十六世紀者,這固然是因為中國傳統建築以木材為主,保存不易,其實最主要的是連年戰火,尤其每當改朝換代,君臨天下之後,往往把前朝所遺留下來具有紀念性的建築,悉數摧毀,於是在人為與戰火的破壞下,無論是石造、木造,均無法倖免於難。
所幸,從佛教石窟的外觀建構及壁畫上,仍可綴拾一些古代傳統建築的吉光片羽。此外,如前所提,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則保留了唐朝建築藝術的精髓;從深受中國影響的日本建築,也可一探早期中國建築的風貌,例如建於八世紀的唐招提寺,這是日本仿唐朝的木造建築,現今仍保存完好。
再者,近代的佛寺建築多數仍維持仿古式建築,例如佛光山的大雄寶殿,以及美國西來寺、澳洲南天寺的大雄寶殿,都是古色古香的中國宮殿式建築,不但保存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且發揚光大於世界,貢獻不可謂不大。
◆佛教建築的未來走向
過去佛寺建築大略可分為兩大部分,一為修道區,一為生活區。修道區又分為兩類:供養佛、菩薩像和祖師像的大雄寶殿、彌勒殿、藥師殿、觀音殿、祖師堂等;供講經集會及修道用的禪堂、念佛堂、雲水堂等。生活區的建築有齋堂、香積廚(廚房)、客堂、寢堂、茶堂(接待室)、延壽堂(養老堂)以及庫房、浴室等。
隨著時代進步,弘法方式日新月異,佛寺建築的硬體設備也應配合弘法的需求而增設,在建築上,除了一般性的問題要注意外,更要重視:
1.空間的有效利用。
2.活動的動線配合。
3.設施的適當配置。
4.需要的人性設計。
5.裏外的合理區分。
6.安全的完善考慮。
例如佛光山除了上述的建築之外,並有會議廳、講堂、抄經堂、禮懺堂、談話室、視聽中心、文物陳列館、文物展覽館、淨土洞窟、美術館、滴水坊、法物流通中心、停車場等設施。
佛光山是一個集文化、教育、弘法、慈善、朝聖為一體的七眾道場,硬體建築是依開山四大宗旨而規劃,在朝聖方面,仿效大陸四大名山而建設,除主殿大雄寶殿外,另有大悲殿、大智殿、大願殿、大行殿,分別供奉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大菩薩,闡揚悲智願行的精神。
在培養弘法人才的教育方面,僧眾、信眾教育院舍一應俱全;在文化方面,除了文化大樓以外,並有文物展覽館、文物陳列館、美術館等;在慈善方面,設有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萬壽堂、佛光診所、雲水醫院等,全面照顧到人一生的生老病死。
從以上各項建築可以看出,佛光山是一個現代化、多元化的道場,所謂現代化,就是一切建築設備要能配合時代及社會大眾的需求,例如,過去部分佛寺最初建在偏僻的山野林間,隨著時代發展,現在已經由山林走向都市。從最初的以佛殿為主,漸漸發展到講堂、教室、課堂、會議室等。尤其現在的寺院已從過去出家人專屬到今日四眾共有,從傳統佛堂到今日高樓講堂,從過去簡陋的茅蓬到今日莊嚴的殿宇。未來的佛寺希望能具有學校、講堂、會議室等功能,而不是停留在過去吃齋拜佛的信仰上,要讓設備來度眾,所以我希望今後的寺院能從建築上發揮以下的功能:
一、希望現代佛教寺院成為一個四眾融和共有的道場。
二、希望現代佛教寺院成為一所具有教育功能的學校。
三、希望現代佛教寺院成為注重研究交流的會議中心。
四、希望現代佛教寺院成為具有誼社功能的活動場所。
佛教建築現代化,並不是標新立異,也不是譁眾取寵。現代化的佛教建築,乃是本著佛陀慈悲為懷,普化眾生的心願,使佛教能夠順應每個時代的需要,而做種種的方便施設。
根據印度出土的遺跡,佛陀在世時所住的精舍,無論在衛生、通風等設備,都相當的進步,達到當時的「現代化」。翻閱中國佛教史書上的記載,北魏時代置有僧祇戶、僧祇栗,以解決人民的飢饉;唐代設有悲田院、療病院、施藥院等福祉設施,以救助孤苦疾病的人。佛教要因應每一個時代的需要,以最巧妙的方便,將佛陀慈悲的精神普及於社會,也就是要「現代化」於每一個時代。
因此,佛光山所提倡的佛教現代化,是在保持傳統內涵精神的同時,也跟著時代一起進步,積極走向現代化。譬如佛光山在建築寺院道場時,採取傳統的格局藍圖,而在度眾的設備上,則充份利用現代科技文明的燈光、音響等媒體助緣。所謂現代化的佛教,就是掙脫傳統保守、閉塞、退縮、僵化的包袱,使佛教從山居走向都市,從固執不化走向進步圓融,從消極自了走向積極利他,讓佛教在保有自主性的同時,能適應每個時代而發展生存,成為每個世代人心的歸趣與精神寄託。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