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6 - Schools 《佛教叢書6-宗派》
Abhidharma School - The Essentials of the Abhidharma School 俱舍宗 參、俱舍宗要義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宗 參、俱舍宗要義一、諸法概論
俱舍宗把一切萬有大別為兩種:一、有為法;二、無為法。為是作為、造作,具有生滅、變化的意義。法具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二義。說明宇宙間所有萬事萬物都有它特別的相狀,因此,能引發我人一定的認識作用。有為法是指由因緣和合而生,有生滅變化的現象;無為法則指非因緣造作,沒有生滅變化的常住法。
在一切萬有諸法中,俱舍宗又把它歸納分類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及七十五法等。
(一)三科
三科,是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科有品別的意思,是種類的分別。五蘊的蘊,梵語塞建陀(skandha),是積聚、類別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此中除色蘊之外,其他四蘊均屬於精神上的作用。五蘊具體含義為:
1.色蘊:為物質的現象,包括地、水、火、風四大要素,以及由四大構成的一切事物,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色、聲、香、味、觸等五境。色有質礙、變壞、顯現的意義。
2.受蘊:五根對五境所生起的諸種感受,可分為樂、苦、捨(不苦不樂)三種。
3.想蘊:由眼觸等感覺所生起的認識,是知覺、表象的理性活動。
4.行蘊:造作的意思。是有情眾生的心理、意志活動。
5.識蘊:能統一各種心理、思維活動的根本意識。
五蘊之中,色蘊收攝十一種色法;受蘊收攝受心所;想蘊收攝想心所;行蘊收攝四十四心所法(除受、想二心所),加上不相應行法十四種;識蘊則統攝六識心王。
由於五蘊不攝無為法,因此,所包含的只有七十二法,列表如下:
十二處的「處」,梵語阿耶怛那(ayatana),為生長門的意思,是能生長心心所法處,故名處。根、境相對時,產生識的作用,稱為生長門。根、境各有六類,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總共十二處。前六處(六根),屬主觀的感覺器官,為心王、心所之所依,有六內處之稱;後六處(六境),屬客觀的覺知對象,為心王、心所之所緣,稱六外處。此十二處攝盡一切的法,若配於五蘊,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等十色處,相當於色蘊;意處即為識蘊,賅攝六識及意界的七心界;法處為受、想、行三蘊,賅攝四十六心所、十四心不相應行、無表色及三無為等六十四法。
十八界的「界」,梵語馱都(dhatu),為種族或要素的意思。包括上述十二處(六根、六境),以及由六根、六境相接觸而產生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稱為十八界。在十八界中,除去六識,則為十二處。而六識實由十二處的意處所開展。依此而知,十八界或十二處,攝盡一切法。
三科的安立,為破「實我執」。由於蘊、處、界三科的假合,才有一切生活的作用。若想在此中求一存在的實體,實不可得。至於三科是實有還是假立,各部派均有不同的看法,「有部」主張三科皆是實有;「經部」主張蘊處是假,唯界實有;本宗則主張唯蘊是假,處、界是實。
(二)五位七十五法
五位七十五法是俱舍宗對一切法的分類。一切事象可分為七十五種類別,概分之則為五大類。即宇宙萬有的變現,依客觀分析,類分為有為、無為二法。有為法又分為四種: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分為三種:一、擇滅無為;二、非擇滅無為;三、虛空無為。其中,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心不相應行法十四、無為法三,總合有七十五種,故稱五位七十五法。
1.色法:一切物質現象。色(rupa)有變壞、質礙的意思。包括十一種,即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聲、香、味、觸)及無表色(外表沒有實體的物質現象)。
2.心法:心的主體,即六識心王。
3.心所法:從屬心王而起的心作用。有四十六種,大別為六類:
*1大地法:與心王相應的一切作用,有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三摩地等十種。
*2大善地法:與一切善心相應的心所,有信、不放逸、輕安、捨、慚、愧、無貪、無瞋、不害、勤等十種。
*3大煩惱地法:與一切不善心及雖非惡非善,卻有礙於修道的心相應的心所,有痴、放逸、懈怠、不信、惛
沈、掉舉等六種。
*4大不善地法:與一切不善心相應的心所,有無慚、無愧二種。
*5小煩惱地法:與無明相應,而不能同時生起兩種以上的心所,有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
等十種。
*6不定地法:與不定相應,即上述各心所之外者,有惡作、睡眠、尋、伺、貪、瞋、慢、疑等八種。
4.心不相應行法:與色、心皆不相應,既非精神,又非物質的現象,有得、非得、同分、無想果、無想定、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文身、名身、句身等十四種。
5.無為法:本身既無生滅的變化,也不因任何作用而起生滅變化。有虛空、擇滅、非擇滅等三種。
俱舍宗把一切事物和現象,歸納成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法等四類,這些都是有為法,必須在五蘊諸條件下才能聚合而成,所以生滅無常。但無為法卻是超越時空,永恆存在的。其中非擇滅無為和虛空無為是非人力所及,而擇滅無為則可透過對佛教教義的信、解、行而證得。這是俱舍宗分析和論證宇宙萬有的真正目的。
綜合前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及五位七十五法的關係如下:
其中,無為法不攝於五蘊,沒有積聚的意思。其他十二處、十八界攝盡一切有為、無為諸法。
二、因果論
一切有為法,必須依靠因緣和合,始能產生。本宗立六因、四緣、五果論定原因結果的規則。
(一)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
1.能作因:在有為法生起時,不障礙他生起,或能助他生起者。又分為有力和無力二種:有力能作因,是直接幫助結果的力量;無力能作因,雖然對於結果沒有直接幫助,但是也不障礙他的生起,被視為間接的助緣,也列為一種因。
2.俱有因:俱有,就是互為因,互為果,「因果同時」的意思。也分為二種:展轉同時互為因果者,稱為互為果俱有因,如三杖的互相依持而立。多法同時為因而得同一果者,稱為同一果俱有因,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
3.同類因:因果相似,名為同類。謂過去與現在的一切有漏法,以同類相似的法為因,故稱同類因。如善法為善法的因,乃至無記法為無記法的因。
4.相應因:當「認識」發生時,「心」及「心所」必同時相應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時具足同所依、同所緣、同行相、同時、同事等五義,故稱「相應因」。
5.遍行因:遍一切的雜染法,而能生起煩惱的原因,名為遍行因,又名十一遍行惑。指心所法中的十一種遍行煩惱,如迷於苦諦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疑、無明,和迷於集諦的邪見、見取見、疑、無明等。遍行因和同類因同是因果異時的因,但是同類因通於一切的有為法,而遍行因則限於心所中的遍行之惑。
6.異熟因:異熟,是異類而熟的意思,舊譯為果報。指善惡的因,產生了非善非惡的無記果。這是從得果的性質上來區別,和同類因、遍行因不同。特指能招致三世苦樂果報的善惡業因,例如:惡因生苦果,以致在地獄受生;善因生樂果,在諸天上受生。但這些果無關善或惡,而是無記性。即受生於地獄的不見得永遠痛苦,而受生於天上的也不見得永遠快樂,是苦是樂,必須看受生者在地獄或天上的表現,所以果與因並不同類。
綜觀上述所說,因雖有多種,但大別可分為「因果同時」的因,和「因果異時」的因。同時的因,為空間的因,指諸法的相依、相托;異時的因,是時間的因,指諸法的相續繼起。六因當中,俱有因、相應因是「同時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是「異時因」;而能作因則兼涉二者。
(二)四緣
四緣有: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等。
1.因緣:在因和緣之中,屬於「因」的一切條件都攝在此中。因緣者,因即是緣的意思。在佛教「因緣論」中,通常將引生結果的主要條件稱為「因」,次要條件稱為「緣」。於此,則強調因也是眾多條件之一,故稱因緣。上面所說六因之中,除了能作因之外,其他五因均為因緣。
2.等無間緣:又稱為次第緣。這是就心、心所而說的。當前念的心、心所將消散時,會生起後念的心、心所的緣。此前念的心、心所,就稱作等無間緣。所謂等,就是前念與後念的「體用同等」。無間,就是前、後二念之間,念念生滅,剎那不停,沒有間斷的意思。
3.所緣緣:略稱緣緣。指心法生起時,必由客觀的「所緣」為對象;若無所緣的境,心法就不能生起。如老人依杖而得以站穩一樣。所緣,就是心法生起的緣,稱為所緣緣。
4.增上緣:不障礙或有助於他法的產生,謂增上緣。其緣體廣大,一切法都是增上緣;又心用廣大,為一切有為法的增上緣。所謂一切法,指除了自體之外,一切的有為現象均為增上緣。
(三)五果
因和果是相關的,依上述的六因、四緣所產生的結果,就是所說的五果。
五果是: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異熟果、離繫果。
1.增上果:依能作因的增上力所得的結果。
2.士用果:又稱士夫果。士(士夫),人;用,造作。士用,人的作用。謂人使用工具造作各類事情,所得的結果,稱為士用果。六因中,具有因、相應因作用所感得的果,即屬此果。
3.等流果:又稱依果、習果。自同類和遍行二因所生的果。果似因,名「等」;果從因生,名「流」。後起的果和前因,在性質上相似,稱為等流果。從善因生善果,從惡因生惡果,從無記因生無記果。
4.異熟果:又稱報果。是由異熟因所招感的果報。此果與因,既不同時,又非相隨,性質也不一樣。因為善惡的業因,引起非善非惡的無記果,稱為異熟果。本宗以五根、七心界(即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無間滅的意根)等的「無覆無記性」為異熟果。
5.離繫果:離繫為脫離繫縛的意思。即以智慧的簡擇力,斷除煩惱的繫縛時,證得擇滅無為,此無為即離繫果,又稱解脫果。
五果中,離繫果屬於無為果,餘四果均屬有為果。其與六因、四緣、五果的關係如下表:
三、輪迴轉生論
(一)世間
眾生由惑業的因而招感三界六道的生死輪轉,恰似車輪的迴轉,永無止盡。
通常佛教把迷界(世俗世界)分為有情世間與器世間二種。世界又稱世間。所謂世,是遷流、破壞之義,指過去、現在、未來的變遷流動。界,是分界、界限;間,是間別、間隔,指差別的境界。有情世間,是指由五蘊假合的有情本身,為有情的正報。器世間,是指山河大地、日月光明等眾生所依止的生存環境,於此又分三類,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1.欲界:欲是貪欲,主要指食欲、婬欲、睡眠等愛欲。此欲界是貪欲眾生所居住之處,有地獄、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大場所。
2.色界:色有變壞或質礙的意思。色界的色,是指去除欲界穢惡之色的微妙清淨之質,故稱色界。
3.無色界:此界是以非色的法體而立無色之名,乃非色所屬之界,即不存「色法」之處。此界雖有禪定,但已無色相,故稱無色界。
在三界中,欲界雖有色,而無定;無色界有定,而無色;色界為色、定俱有。又欲界無定故,叫做散地;色、無色界有定故,叫做定地。若以得定的程度而言,無色界是定多慧少,色界是定慧均等,所以又稱靜慮(靜為定,慮為慧)。若把無色界分為四地,則共有三界九地。
依《俱舍論》說,我人所住的世界,中央有一須彌山(又作蘇迷盧山,意譯為妙高山、妙光山),聳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達八萬四千由旬,周圍有九山、八海環繞,形成一個須彌世界。九山是:須彌山、持雙山、持軸山、擔木山、善見山、馬耳山、象鼻山、持邊山、鐵圍山。內部的七海都為八功德水所成,而外邊的海為鹹水所成。第八持邊山和第九鐵圍山之間的海洋,四方有四大洲,名為須彌四洲,東邊是東勝神洲,南邊是南贍部洲,西邊是西牛賀洲,北邊是北俱盧洲。地球位於南贍部洲──閻浮提,有日月星辰懸掛於空中,迴繞於須彌山周圍。
宇宙世界是由無數個世界構成:一千個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合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宇宙間有無量無數的三千大千世界存在於上下四方。因此,佛教談到世界,則以無量、無邊來形容。
(二)成、住、壞、空
一切諸法皆依生、住、異、滅四相,剎那生滅變化。世間的形成及敗壞,其間也經歷了成、住、壞、空四期(又稱四劫)。成劫,世界的成立;住劫,安住期間;壞劫,敗壞時期;空劫,虛無期間。此四期各有二十小劫,合計為八十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合為一大劫,這是一期世界的始末。
劫,是梵語劫波(kalpa)的簡稱,譯為長時、時分、大時等。佛教對於「時間」的觀念,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的過程。
劫又分為多種,從人壽無量歲中,每一百年減一歲,如此減至十歲,叫做減劫。再從十歲起,每一百年增一歲,如此增至八萬四千歲,稱為增劫。此一減、一增,合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為一中劫。成、住、壞、空,各分別為一中劫,總合四中劫為一大劫。又一中劫的時間,為三億一千九百九十六萬年,一大劫的時間則為十二億七千九百八十四萬年。此四劫成立的情況如下:
1.成劫:為器世間(山河、大地、草木等)與眾生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生成時期。由有情的業增上力,於空間生起微細的風,次第生成風輪、水輪、金輪,漸成山河大地等器世間。其時,諸有情漸次下生,從色界第二禪極光天降生到大梵天,經六欲、人趣……漸次降生,最終之時一切有情生於無間地獄。
2.住劫:又名續成劫。為器世間與眾生世間的安穩、持續時期。於此期間,世界已成,人壽由無量歲漸次遞減。至人壽十歲,為住劫中的第一小劫。此後十八小劫亦皆一增一減,人壽從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復由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最後一小劫(第二十小劫)為增劫,即由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在減劫末期,有飢饉、疾疫和刀兵三災。人壽減至三十歲時,由於眾生行惡,飢荒災起,人多餓死。減至二十歲時,疾疫災起,人多病死。減至十歲時,刀兵災起,各起殺害之心,互相殘害,橫死無數,又名小三災。
3.壞劫:為世界壞滅時期。分為二大階段,初十九劫是壞有情世間,名為趣壞;最後一劫是壞器世間,名為界壞。此劫之初,地獄眾生命終之後,不復更生。之後,其餘傍生、鬼趣及人、天等眾生亦漸次壞滅。此時,世界出現七個日輪,燃起火災,色界初禪天以下燒成灰燼;次起水災,第二禪天以下漂蕩殆盡;最後刮起風災,第三禪天以下全部吹盡。
4.空劫:世界已壞滅,於欲、色二界之中,唯色界的第四禪天尚存,其他全入於長期的虛空中。空劫的二十劫之後,再進入成劫,世間即如此不停的在生滅相續。
(三)六道
六道,又稱六趣,指地獄、餓鬼、傍生、阿修羅、人間、天上等六種世界。
1.地獄:梵語音譯作那落迦或泥黎,意譯為受苦處,位於閻浮提地下五千由旬至二萬由旬之間,故名地獄。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等多種地獄。若以受苦的輕重而論,根本地獄最重,近邊次之,孤獨較輕。以其業報不同,其苦報及壽命也各有不同。
2.餓鬼:梵語音譯作薜荔多、閉戾多。這是經常不得食物、受饑的眾生。其種類繁多,情形最為複雜,有多財鬼、少財鬼、針咽鬼、燄口鬼……等,位於地下五百由旬的閻魔王國。此外,又有雜居於地獄、阿修羅、人間、四天王天、忉利天等處者。
3.傍生:梵語音譯為底栗車。舊譯畜生。以其身體皆為橫行傍行,叫做傍生。為性惡愚癡者墮落的境界,雜居於海上、陸地、空中等處。
4.阿修羅:梵語Asura。意譯為非天。因其福報似天,而瞋恚心重,性好戰鬥,而無天人之德。其身分不定,可生在天道、人道、畜生道或鬼道。種類極多,所謂「天龍八部」多屬此趣。
5.人間:梵語音譯為摩努餘,即人類的總稱。居於須彌山周圍的四洲,因四洲的果報各各不同,因此所受的苦樂也不相同。
6.天上:梵語音譯為提婆,意譯為天,勝妙的意思。天在六趣中果報最勝,有六欲天、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天三種。色界四禪天的初三禪天各有三天,第四禪天有九天。六欲天和四天王天居於須彌山腰,忉利天居於山頂,其他的四欲天及色界諸天,即分層遙居於須彌山頂的空中;無色界諸天因無色體,故無住處。四天王天和忉利天叫做地居天,以上的諸天叫做空居天。大致說來,天道眾生,壽命長久,有樂無苦。但同為天道,亦以其業力差別,而有福報厚薄之分。
六趣的壽命如下:
1.人間五十歲為四天王天一晝夜(四天王天壽命五百歲)。
四天王天五百歲為等活地獄一晝夜(等活地獄壽命五百歲)。
2.人間百歲為忉利天一晝夜(忉利天壽命千歲)。
忉利天千歲為黑繩地獄一晝夜(黑繩地獄壽命千歲)。
3.人間二百歲為夜摩天一晝夜(夜摩天壽命二千歲)。
夜摩天二千歲為眾合地獄一晝夜(眾合地獄壽命二千歲)。
4.人間四百歲為兜率天一晝夜(兜率天壽命四千歲)。
兜率天四千歲為號叫地獄一晝夜(號叫地獄壽命四千歲)。
5.人間八百歲為化樂天一晝夜(化樂天壽命八千歲)。
化樂天八千歲為大號叫地獄一晝夜(大號叫地獄壽命八千歲)。
6.人間一千六百歲為他化自在天一晝夜(他化自在天壽命一萬六千歲)。
他化自在天一萬六千歲為炎熱地獄一晝夜(炎熱地獄壽命一萬六千歲)。
7.極熱地獄壽命半中劫,等於無間地獄壽命一中劫。
以此推算等活地獄,若以人壽計算即為一兆六千六百五十三億一千二百五十萬歲,其受苦時間的長久,由此可知。
(四)四生四有
有情眾生因業力而輪迴生死,在轉生的過程中,計有四種情況,叫做四有,即:中有、生有、本有、死有。(有,是存在不亡,說明有情流轉的因果展轉相續,不滅亡的意思)。
1.中有:有情的壽命已終,即將移至次生期間,為死有和生有的中間位,又叫中陰。據《俱舍論》載,其體由極微細的物質構成,身形與其所趣本有的形狀相似,欲界中有的形量如五、六歲小兒,但諸根明利,色界中有的形量則圓滿如本有。又欲界中有以香為食,故又名健達縛。
2.生有:是生緣成熟,脫離中有而托生於母胎的最初剎那。
3.本有:是生有以後漸漸長大,由出離母胎而嬰兒、童子、少年、壯年、老年,乃至壽命將盡,接近死有的全部生命過程。
4.死有:是最後臨終的一剎那。
有情眾生由死有入中有,自中有至生有,再由生有轉本有,如此次第展轉,輪迴生死。其輪迴轉生復有四種形式,即:胎、卵、濕、化等四生。胎生又作腹生,是從母胎而生的有情眾生,如:人、馬、牛等。卵生,是由卵孵出的有情,如:雞、鴨等。濕生,是由濕氣而生的有情,如:黴菌、蚊蟲等。化生,是無所托而忽有的,如:地獄、諸天的有情。中有的有情,皆由過去的業力而化生。
(五)十二因緣
把有情流轉生死的狀況,附於因果關係而加以說明,即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起支或十二有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1.無明:為宿惑位,起自「過去煩惱」而至「中有」的最後念。其煩惱雖有種種類別,然皆與無明相應,缺乏智明。
2.行:即業力,造作、行為之義。由於無明(惑),造作善惡諸業。行與無明為過去的二因。
3.識:為統一心、身的認識作用。由無明結合行、心識,而托生於母胎的初念之位,也就是四有中的生有。
4.名色:名是心識,色是形體,是托生入母胎後第二念生起以後的四週間。
5.六處: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胎內漸次完備六根的第五位。
6.觸:出母胎後,心識接觸外境之位。為出胎後至兩、三歲之間,只有單純的知覺作用。這是因為此期間心識尚未發達,不知苦、樂、捨三受的原因。
7受:對於違、順、中之境,起領納(感覺分別)作用。在四、五歲至十二、三歲期間,心識已經逐漸發達,對境雖能領納、分別,但尚未生起強烈的貪欲,故只名為受。
8.愛:十四、五歲以後,貪愛之心漸次旺盛,於財、色起貪愛執著。
9.取:青年期以後,對於貪愛之念更加增長,執取之情堅固強烈,往往不辭任何辛苦,日夜馳驅,執取不休。此愛與取,相當於過去的無明。
10.有:有即是業,指被愛、取的煩惱所驅而造下的善、惡、無記業,由之而招感未來果報。以上愛、取、有,為現在的三因。
11.生:以現在的愛、取、有,而生未來果報的現生「識」位。
12.老死:為來生至後死之間,相當於現在位的名色、六處、觸、受四位。
以上十二因緣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名為三世二重因果。無明、行是過去因,衍生現在果。識、名色、六處、觸、受為現在果,是由過去因所生。愛、取、有為現在因,能生未來果。生、老死則為未來的果,為現在因所生。若再配以惑、業、苦來說,無明是為過去惑;行為過去業;識、名色、六處、觸、受即為現在果。愛、取為現在惑;有為現在業;生、老死為未來的苦果。如此,有情依於過去惑業的因,而招感現在的苦果,又依現在惑業的因,招感未來苦果。由此惑、業、苦,而在生死海中輪迴不已。
四、業感論
業,梵語karman,音譯為羯磨,造作的意思。如論說「世別由業生」,又說「非由一主先覺而生,但由有情業差別起」。我們所生存的宇宙世間,所擁有的一切人生,實由個人業力所招感,亦由眾生共同的業力而形成,而不是由先覺主--神力所創造的。業是一切根本,而「業感緣起說」則蘊含深刻的哲理。
業分二種:一是思業,即內心的思維活動;二是思已業,即經過內心思維,而後發生的言語和身體的動作。此二業又開展為身、語、意三業:心的思維為意業,言語為語業,行動為身業。此三業更分而為五業,即在身、語、意三業中,身、語二業又各分為表業和無表業二種。所謂表業,是指能表現在外,並示與他人者;相對的,無法示與他人者,則稱無表業。無表業又稱無表色,其本體為色法的一種,雖不像「表業」顯露於外,但所起的業相續於心,較表業為重,且招感性深,是眾生輪迴流轉或涅槃寂滅的直接原因。
就業的性質來區分,有善、惡、無記三性。五業當中,意業和身、語二表業,皆通善、惡、無記三性;身、語二無表業,則唯有善、惡二性,沒有無記性。因為善和惡的身、語二無表業,是由分別善或惡的意業所發動的,而無記的意業,非善、非惡,勢力微弱,不能引發強盛的無表業,因此,無記的身、語業,唯有表業,並無無表業。
(一)無表業
無表業分三種: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三種。
1.律儀無表:由戒、定所起的俱為善,又稱善戒無表,有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三類。
(1)別解脫律儀:又作別解脫戒,即欲纏戒。計有八種,即:比丘、比丘尼、正學、勤策、勤策女、近事、近事
女、近住等諸律儀。比丘、比丘尼律儀,須滿二十歲以上受持;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則
有三百四十八戒。正學律儀,又作式叉摩那律儀,這是勤策女(沙彌尼)欲進入比丘尼時,在滿
二年中所學的六法,有:不摩觸、不盜乃至四錢以下、不殺生、不小妄語、不飲酒、不非時食
等六種。勤策、勤策女律儀,就是沙彌、沙彌尼戒,有十種。近事、近事女律儀,就是優婆
塞、優婆夷所受持的五戒。近住律儀,是在家男、女二眾,在一晝夜間所受持的八關齋戒。
(2)靜慮律儀:又稱定共戒,即色纏戒。由修習禪定,發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定,內心自然生出防非止
惡的戒體。
(3)無漏律儀:又作道共戒,即聖者入於無漏定時,所發得防非止惡的戒體,稱為無漏律儀。此無漏律儀與無漏
道共生共滅,故稱道共戒。
在別解脫、靜慮、無漏諸律儀中,靜律、無漏律儀與定心或無漏心俱而會得。別解脫律儀則由表業而得。此外,別解脫律儀隨戒體不斷,通於有心、無心而相續故,又名不隨心轉無表。靜慮律儀和無漏律儀的無表,只在定心、無漏心現起時,又名隨心轉無表。
2.不律儀無表:不律儀就是惡戒,和律儀相反,是為自活或得自身利益,而立誓行屠殺等惡業,所得的無表色。
3.非律儀非不律儀:為處中無表。指既非律儀的極善,亦非不律儀的極惡,而是隨緣應時而生起的善惡,此善惡的勢用微劣,故名處中之善惡。
(二)十業道
「業」為有情生死流轉的要因。其中「十業道」是由吾人身、語、意三業的作為而感招,屬於善、惡粗顯之業,可分「十善業道」和「十惡業道」二種。又依此十善業,可往生人天;行十惡業,則墮落於三惡趣。
十惡業者,所謂「身三」、「口四」、「意三」之惡行,有:殺生、不與取、欲邪行(以上為身業),虛誑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以上屬於口業),貪、瞋、邪見(以上屬於意業)。相對於以上的十惡業,則為十善業,即:離殺生、離偷盜、離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等。
業道的業,為思的心所;道,為遊履之意。所以,「業」為所依所托,而遊履之處為「業道」。造業的經過可分為「加行」、「根本」與「後起」三個階段。「加行」是作事的「前方便」;「根本」是完成事情的「果遂」;「後起」則為事後復有所作之意。例如:屠殺牛馬,先起殺害之心,然後拿斧杖、刀子毆打成傷,使其喪命,這叫做「殺生的加行」。命終之時,「剎那表業」與「無表業」,為殺生的根本業道。命終後,隨轉而不絕的殺生無表業,以及殺生後剝皮、切肉、烹調、啖食等表業,是殺生的後起業道。今所言「十善業」與「十惡業」,皆是此中根本業道。因為「加行」與「後起」,皆由「根本」而生,且業相微細,沒有「根本業道」粗顯的緣故。惟十惡業道必依貪、瞋、痴三不善根而生;十善業道必依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而生。
(三)業的種類
造善、惡之業,必招感相應的苦樂果報。吾人一生的果報,完全由業來引導,即所謂的「引業」,它具有強烈的作用力,能牽引吾人生於人、天、鬼、畜各道。而雖同在人中,又有貧、富、貴、賤、美、醜、強、弱、苦、樂差別的果報,此為「滿業」牽引的結果。引業的果報叫總報,滿業的果報叫別報,例如:畫師先以一顏色圖繪其形狀,此為引業的總報;然後再填以眾多色彩,此為滿業的別報。因此,引業乃以一業引起一生;滿業則以眾業引起種種的果報使其圓滿。如《俱舍論》云:「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
業,又有共業與不共業二種。前者指共通的果報,如山河大地(器世間);有關各個生物的身體及特有的果報,則屬於不共業。
由業而感果,也有定與不定的區別,分為下列三種:
1.果的定與不定:決定受異熟果的業為定業,受果不定的業為不定業,其間有輕重之分。重業者,有三個原因:
*1由意樂而成者,其造業的動機為強烈的煩惱或以善心深思惟者,其報必重。
*2由加行而成者,其行為無間斷而鄭重造作者。
*3由功德田而成者,造業的對象為有恩的父母以及功德福田的佛法僧三寶等。
具有上述任何一種因緣者,必屬重業、定業,否則即為輕業、不定業。
2.時的定與不定:時定者有三種,稱三時業。
*1順現法受業:略稱順現業。於現在世作業,而現生即感其果報。
*2順生受業:又作順次生受業,略作順生業。即現生作業,來生受報。
*3順後受業:又作順後次作業,略稱順後業。即現世造作的業,於第三生以後始受果報。
3.時與果的定與不定:有四種。
*1異熟定:受果已定,而時不定。
*2時分定:受果的時已定,而所受的果不定。
*3俱定:受果、受時皆定。
*4俱不定:受果、受時皆不定。
總之,在經論中所列舉的業,種類繁多,如《俱舍論》所載就有十一種類,即三性業、三福業、三受業、三時業、身心受業、曲穢濁、黑黑業、三牟尼業、三惡業、十善道、三邪業。
三性業是:善、不善、無記三業。三福業是福、非福、不動三業。三受業是順樂受、順苦受、順不苦不樂受三業。身心受業是心受、身受二業。曲穢濁是:依諂而起的身、語、意三曲業,依瞋而起的身、語、意三穢業,以及依貪而起的身、語、意三濁業。黑黑業是黑黑業(欲界不善業)、白白業(色界善業)、黑白黑白業(欲界善業)、非黑非白業(無漏業)。三牟尼業是無學的身、語業及意牟尼。三清淨業是身、語、意的三妙行業,也就是身、口、意的一切善業。三惡行業是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三業。三邪行是由瞋、痴所起的語業:邪語;由瞋、痴所起的身業:邪業;由貪所起的身、語二業,合為邪命三業。
五、隨眠論
(一)本惑與隨惑
有情眾生因貪、瞋、痴而造作善、惡的業,復由此業為因,而招感三界生死的苦果。此惑、業、苦三道中,苦為果,惑、業為因。其中,業為親因,惑為疏緣,也就是由惑發業,而助其生果。
惑,煩惱的別名,又名根本煩惱或隨眠。因煩惱隨逐有情,令入惛迷,猶如睡眠狀態,故喻為隨眠。
煩惱有根本煩惱和枝末煩惱的區別,又名本惑與隨惑。本惑是煩惱中最為根本者,是招感迷果的主要原因。在各種心所法中,有不定地法的貪、瞋、慢、疑,與大煩惱地法中的無明,以及大地法中的惡見等六種心所均屬於此。
惡見惱亂有情最厲,復細分為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與其他五煩惱合為十種,叫做十隨眠。
本惑中的貪、瞋、慢、疑、無明(痴)等五種,其性較鈍,難以制伏,因此又叫做五鈍使;邪見的性質較為猛利,因此又稱為五利使。
1.有身見:略名身見,梵語音譯為薩迦耶達利瑟致。認為身為五蘊的集合,而五蘊的法體實有,故緣五取蘊,而執著於我及我所為實有等的妄見。
2.邊執見:略名邊見。以身見計度為我、我所,即死後執為斷滅或常住的斷見和常見,因偏於一邊,所以叫做邊見。
3.邪見:即一切錯誤的妄見,此指撥無因果的斷見。
4.見取見:於身見、邊見、邪見中執有實存的妄見。
5.戒禁取見:又作戒取見、戒盜見。認為修持不正確的戒律、禁制等,也可達到涅槃,這種戒行的執著,就是戒禁取見。
以上五見,是大地法中慧心所的一部份,名為惡慧。
隨惑是隨順本惑作用的枝末煩惱,共有十九種。即大煩惱地法中的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大不善地法中的無慚、無愧;小煩惱地法中的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不定法中的睡眠、惡作等。
(二)見修二惑
根本煩惱的性質有二種差別:
1.煩惱迷於境界而起欲心,叫做迷事惑,因具有先天性,又名俱生惑。
2.迷於四諦理,叫做迷理惑,因受到後天性的邪思、邪教誘導而起,又作分別起惑。
迷理惑者,根性較利,且能觀四諦理,於見道時頓斷故,叫做見惑;迷事惑者,根性較鈍,必須漸次修行,因此叫做修惑。
見惑,可分為八十八使。使,是隨逐繫縛的意思,為煩惱的異名。八十八使就是概括三界煩惱的通稱(總數),以四諦為對象所起的煩惱。此四諦可分欲界下的四諦及色、無色界下的四諦。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有二十八使,無色界也有二十八使,總合為八十八使。
修惑,有八十一品,是修道時所滅的根本煩惱。在欲界有貪、瞋、痴、慢四煩惱;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痴、慢三煩惱。總合有十種根本煩惱。
十種根本煩惱配合九地,並且依據煩惱的強弱而分,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種,共為八十一品。如下表:
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合稱九十八隨眠。
(三)煩惱的分類
一切煩惱雖統攝於根本、枝末二類中,但諸經論中所舉出的各種煩惱,其名相種類繁多,都是有情流轉生死的根源,今列舉其中較重要者,如:三縛、三漏、四暴流、四軛、四取、五蓋、五順上分結、五順下分結、六垢、九結、十纏等,加以說明。
1.三縛:縛是繫縛,為煩惱的異名。因煩惱而繫縛有情於三界,使其無法解脫,故名縛。分為貪、瞋、痴三種,依三受而立。貪縛增長樂受,瞋縛增長苦受,痴縛增長捨受。
2.三漏:又作三有漏。漏即泄漏,也是煩惱的異名。能令有情因漏而留住於三界。可分欲漏、有漏、無明漏等三種。
*1欲漏:欲界煩惱,共有四十一種。為本惑三十六種中的三十一種,加上隨惑中的無慚、無愧、睡眠、掉舉、
惛沈、慳、嫉、忿、覆、惡作等十種。
*2有漏: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共有五十二種。為色界本惑三十一種中的二十六種(除於五部所起的痴)與無色
界的二十六種。
*3無明漏,共有十五種。為三界五部的無明,也就是三界的痴煩惱,叫做無明漏。
3.四暴流:又作四流、四大暴河。暴流為煩惱的異名。以煩惱能使善品流失,猶如洪水使屋宅、樹木流失,故名暴流。有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四種。
*1欲暴流:眼、耳、鼻、舌、身五根,相應於色、聲、香、味、觸五境而起的識想,即五欲。
*2有暴流:色界、無色界的貪、慢、疑等。
*3見暴流:錯誤偏邪的思想見解。
*4無明暴流:與痴相應的煩惱。
四暴流所攝的法,包括欲界的貪、瞋、慢、疑、纏等二十九惑,為欲暴流;色界、無色界的貪、慢、疑等二十八惑,為有暴流;三界的三十六見,為見暴流;三界的十五無明,為無明暴流。
4.四軛:又作四扼。軛為扼制牛馬頸項之物,令其拖車而不得逃離,故以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四軛,比喻四種繫縛有情眾生,令不得出離生死的煩惱。
*1欲軛:有情和合欲界的苦所生的煩惱,同於欲暴流,有二十九種,即見道的四諦與修道,各有貪、瞋、慢,
合為十五;四諦之下又各有疑,加上十纏而成。
*2有軛:和合色界、無色界的苦所生的煩惱,同於有暴流,有二十八種,即二界的四諦與修道各有貪、慢,合
為二十,再加四諦下的八疑而成。
*3見軛:和合三界苦的見煩惱,同於見暴流,有三十六種,即三界四諦下各有身見等十二見而成。
*4無明軛:和合三界苦的痴煩惱,同於無明暴流,有十五種。即三界的四諦與修道各有一痴,合為十五。故四
軛與四暴流相同,其體總為一○八種。
5四取:取,是執取、執持的意思,為煩惱的異名。因煩惱能執取生死的果,執持其業,故名取。可分為欲取、我語取、見取、戒禁取等四取。
*1欲取:對欲界五欲的境所生起的貪執,有三十四種。本惑的二十四種──於四諦、修道五部所起的貪、瞋、
痴,與四諦所屬的痴等,加上隨惑的十種。
*2我語取:緣一切內身所起的我執,也就是執取色界、無色界的貪、慢、無明、疑等四煩惱,再配以色、無色
二界中四諦、修道的五部,計為三十八種。
*3見取:三界四諦下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四種,與苦諦下的四見,集、滅、道三諦下各有二見,共計
三十種。
*4戒禁取:共六種。即三界苦、道二諦下的戒禁取。
6.五蓋:蓋,覆蓋的意思。謂覆蓋心性,令善法不生。五蓋為貪欲、瞋恚、惛眠、掉悔、疑等五種。
7.五順上分結:又叫五上分結。上分,順益色界、無色界之義;結,繫縛、煩惱之義。五上分結即上分界的色界與無色界的五種結惑,繫縛眾生,令其不得超離。此五種結惑,即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8.五順下分結:這是針對上分結而分的煩惱,為順益欲界的煩惱。即身見、戒禁取見、疑、貪、瞋等五種。
9.六垢:又作六垢法、六煩惱垢。能染污心地者,稱為垢,為煩惱的異名。即惱、害、恨、諂、誑、憍等六種。
10.九結:九種結縛。九種繫縛眾生,令不得出離生死的煩惱。即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等九種。以繫縛的義強,特名為結。
11.十纏:十種纏縛眾生的煩惱。附隨根本煩惱而起,與染污心相應,造作種種惡行。因其纏縛有情,令不得出離生死,所以稱為纏。十纏,即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惛沈、忿、覆等。十纏與九十八隨眠,合計為百八煩惱。
六、斷證論
(一)賢聖修行階位
苦、集二諦是迷妄世界的果與因,已如上所述,今再就證悟的因果滅、道二諦加以說明。滅諦是斷盡苦的根本──欲愛,得苦滅,而進入涅槃境界。道諦是能達到究竟涅槃的方便法門,有方便道和聖道二種。方便道又可分為三賢、四善根。三賢,即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三位,這是外凡位。四善根為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種,這是內凡位。聖道有見道、修道、無學道三種,有四向、四果的區分。如下圖所示:
方便道為凡夫位,必須入了聖道才能成為聖者。學佛行者必須經過這些修行位次,才能漸次趨向於證果境界。又修行時,首先須從方便加行著手,住於淨戒,勤修三慧方成。三慧是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聽聞教法所開啟的智慧,思慧是思惟正法所開啟的智慧,修慧是修習禪定所開啟的智慧。此三慧加上先天具足,生來就有的生得慧,即為四慧。慧為心所,是大地法之一,簡擇所緣境的善、惡作用。因此,能以生得慧,發起聞所成慧,由聞所成慧再發思所成慧,由思所成慧更發修所成慧,如此漸近證道。以此三慧配於階位,則五停心屬聞慧,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為思慧,煖位以後至無漏正智屬修慧。要斷惑、證果,就必須勤修三慧。而修習實踐時,必須先遠離一切逆緣,依三淨因,使身器清淨。三淨因是:
1.身心遠離:身不近惡友,斷絕惡緣,心不起惡念。
2.喜足少欲:又稱少欲知足。滿足現前的所得(知足),不多貪求(少欲)。
3.四聖種:對衣服、飲食、臥具有喜足(知足)之心,而願修聖道,以斷煩惱。即衣服喜足聖種、飲食喜足聖種、臥具喜足聖種、樂斷修聖種。此四者以無貪為主,,能使行者生起聖道,故稱聖種。又前三種為出家的生具,後一種為其事業。
(二)三賢位
1.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是修道第一位所修的觀法,主要是為息止五種惑障,即: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差別觀、數息觀等五種。
*1不淨觀:多貪眾生,以觀想自他色身不淨,而息止貪欲之心。
*2慈悲觀:多瞋眾生,觀想與樂拔苦,而得真正安樂,由此對治瞋恚煩惱。
*3緣起觀:又作因緣觀,觀想順逆十二緣起,以對治愚痴煩惱。
*4界差別觀:又名六界觀,觀照眾生身心,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因緣的假和合所成,由此悟知無
我,而能對治我執。
*5數息觀:又作持息念,由觀出、入息法門,而能收攝散亂心,這是特別用來對治散亂。
五觀之中,因不淨觀與數息觀為修道的要門,故在論中特別詳說。其概要如下:
*1不淨觀:以無貪為體,為停止貪婪心的觀法。觀我人的貪婪,大體有四種差別,即: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供奉貪等四種。顯色貪,對於青、黃、赤、白等種種色相,起貪求心;形色貪,對於長、短、方、圓等形狀的貪求;妙觸貪,對於身體所感觸的柔軟細滑而貪求;供奉貪,對於供養奉持己身的貪求。對治這些貪欲的心有二種方法,即:別治法、通治法。別治法是以四法分別對治四貪,如:觀死屍的青瘀等相,對治顯色貪;觀死屍被鳥獸等食噉,對治形色貪;觀死屍腐爛生蟲蛆的相狀,對治妙觸貪;觀死屍的不動,對治供奉貪。通治法是以自、他的身體,觀成白骨的骨鎖觀來對治以上四貪。因白骨是經由肉體的腐爛所殘餘的骨骼,其豔麗的容顏與柔滑的肌膚,以及端正的威儀,皆已不存在,所以可通治四貪。
*2數息觀:是以慧為體,能停止散亂心的觀法。梵語音譯為阿那阿波那。阿那,為入息;阿波那,為出息。即計數自己的出、入息,以對治散亂心的觀法。此觀有數、隨、止、觀、轉、淨的六因,修相始能圓滿。五停心觀列表如下:
2.四念住觀 為磨練觀慧的功夫,從修持五停心觀達到心神靜止後,更須進一步修習四念住的觀法。四念住又稱四念處,可分別相與總相二種(同於三賢位中的別相念、總相念)。所謂觀,梵語音譯為毘婆舍那,為止的相對。即將心止於一境,以慧照見對境意念。四念住為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等四種。
*1身念住:觀身相不淨,同時觀身的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對治淨顛倒。
*2受念住:觀其欣求樂受中反生苦惱的原因,並觀苦、空等相,以對治樂顛倒。
*3心念住:觀能求的心生、滅無常,並觀其共相,以對治常顛倒。
*4法念住:觀一切法皆依因緣而生,無有自性,並觀其共相,以對治我顛倒。
以上四念住是以不淨、苦、無常、無我四觀,來對治淨、樂、常、我四顛倒。又前三觀為對治有情的觀法,最後一觀則是對治諸法的觀法。因此,四念住可說是一切萬法的總觀修法。四念住各別觀之,則稱別相念住;總合起來觀,則稱總相念住。
五停心觀和別相念住、總相念住,都是趣入解脫的資糧,故稱順解脫分,或名三賢位。06-
(三)四善根位
四善根位,是指在見道以前,觀四諦,修行十六行相,而達到無漏聖位的四種修行階位,即: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善根的善,是指見道的無漏智;根,是指煖等四根。此四根為發無漏智的根本。又由於四善根位所修的有漏善根,能生無漏聖道(即決擇)的部分,順益於彼,故稱順決擇分。與三賢位的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等,合稱為七加行。
1.四諦觀 四善根位所修的觀法四諦、十六行相中,四諦為所觀,行相為能觀。所謂行相,就是行解的相貌(指能緣的狀態)。十六行相於苦諦下觀: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於集諦下觀:因、集、生、緣四行相;於滅諦下觀:滅、靜、妙、離四行相;於道諦下觀:道、如、行、出四行相。另外,四諦有色界、無色界的四諦,和欲界的四諦。又因為在四諦中觀四行相,因此總共有三十二行相。
四諦的次第觀法,首先以苦諦為觀,觀身非常行相:有情的身體,為因緣的假合,並非常住的實相;次觀苦行相:有情的身心根本,是行業報應的苦果,無法出離苦海;第三觀空行相:我人的身心無有實體的我可得,只是因五蘊緣聚而有的假和合,為空的假相;第四觀非我行相:我人既是五蘊因緣的總合,所以沒有實我。
集諦惑業的觀法,第一、因行相:觀惑和業為招感苦報的原因,恰似種子;第二、集行相:觀惑和業是報感未來果的煩惱法;第三、生行相:觀生為相續三界果報的煩惱法;第四、緣行相:觀緣為來生苦果的緣法。
滅諦涅槃觀法,第一、滅行相:觀涅槃是清淨,是滅盡雜染法所得的果報;第二、靜行相:觀涅槃是斷除貪、瞋、痴三毒的煩惱;第三、妙行相:觀涅槃是離一切憂患的妙法;第四、離行相:觀涅槃是遠離一切災禍的離法。
道諦無漏智觀法,第一、道行相:觀道是由凡夫位至聖者位,證無漏智的唯一法門;第二、如行相:觀無漏智是契合真如的至理;第三、行行相:觀無漏智是趣向涅槃的修行;第四、出行相:觀無漏智能使我人永離生死苦界,為趨向涅槃的聖道。
2.四善根位 四善根位為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1)煖位:又作煖法,是以光明的煖性為譬喻。此位行者觀四諦、十六行相,已接近見道無漏智,有如烈火燒
薪,故取煖性為喻。但未淨除煩惱故,尚有造業、退墮的可能。雖然如此,至終必能證得聖道,入於
涅槃。
(2)頂位:又作「頂法」,與「煖位」相同,皆屬於「動善根」。但是「頂位」較煖位的觀慧殊勝,為動善根中
的絕頂,故稱頂位。修四諦、十六觀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也不至於因斷善根而永沈於惡趣。
(3)忍位:又作忍法。忍與認同,其觀慧力已增進到得以認可四諦的真理,不再退墮,故稱忍位。有上、中、下
三品的區別:
*1下忍位:修四諦、十六行相。
*2中忍位:漸次省略所緣及行相,最後僅留欲界苦諦的一行相,而於二剎那間修觀。該一行相,即依觀者的
根機利鈍,而殘留四行相中的任一行相。
*3上忍位:於一剎那間觀中忍位的同一行相。
(4)世第一法位: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的位。此位與上忍位相同,觀修欲界苦諦下的一行相,於次一
剎那入見道位而成為聖者。
(四)見道
修行三賢、四善根、七加行後,至世第一法的無間,始入見道的聖者位。此聖位有三道、四果的區別。三道即見道、修道、無學道,四果即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以無漏的真智斷盡八十八使的見惑,以現觀四諦見照其理的修行階位,稱為見道。所起的無漏智有二種:法智、類智。法智是觀察欲界四諦法的無漏智,類智(類似法智)是觀察上二界的四諦無漏智。又法智和類智再各分別為忍和智二種。忍,信認四諦理的智慧,有斷惑的作用。忍位,又稱無間道,謂於一剎那能斷除煩惱的意思。智,能證四諦理的智慧,有證理的作用。智位,又稱解脫道,指已斷煩惱而證得真理的階位(解脫惑,得到擇滅的意思)。
四諦各有法智和類智,所以總共有十六心:
1.苦法智忍和苦法智:觀欲界的苦諦,於忍位斷十種見惑,於智證苦諦之理。
2.苦類智忍和苦類智:觀上二界的苦諦,斷十八種見惑,證得上界苦諦之理。
3.集法智忍和集法智:觀欲界集諦,斷七種見惑,證集諦之理。
4.集類智忍和集類智:觀上二界的集諦,斷十二種見惑,證得集諦之理。
5.滅法智忍和滅法智:觀欲界滅諦,斷七種見惑,證滅諦之理。
6.滅類智忍和滅類智:觀上二界滅諦,斷十二種見惑,證滅諦之理。
7.道法智忍和道法智:觀欲界道諦,斷八種見惑,證道諦之理。
8.道類智忍和道類智:觀上二界的道諦,斷十四種見惑,證得道諦之理。
總之,以八忍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以八智證得三界四諦之理。又十六心中,前十五心屬於見道,特稱見道十五心。第十六心的道類智,因一度觀遍四諦法,故屬於修道的範圍。對於次第修證者而言,見道為預流向,故於十六心(道類智)證初果(預流果)。
(五)修道
於見道而證知四諦之理後,又屢次修習,乃至斷除三界八十一品修惑位,稱作修道。道,是遊履、通入的意思,既遊履於無漏智與四諦真理之中,並漸而通入涅槃,故稱為修道。
八十一品修惑,各有無間道和解脫道。自最初無間道,到最後有頂地第九品無間道為修道,相當於四向、四果中的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等六者。
1.四向四果 見道至無學道共分為四向、四果,即: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預流向就是見道第十五心位,預流果則是第十六心的道類智位,已如上所說。預流是梵語須陀洹的音譯,即預入聖者之流。向是對果而言。此預流果已斷盡三界的見惑,但對修惑則一品也未斷。若斷盡欲界上上品至中中品的五品,則趣向一來果,稱一來向。斷盡第六中下品的果位,始稱一來果。
一來,梵語音譯為斯陀含。指往來人間天上各一次,即能證入涅槃的意思。因為欲界九品修惑,潤於七番生死。上上品的修惑最強,所以潤於二番生死;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的三品惑,各潤於一番生死;中中品、中下品二惑,合潤一番生死;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三惑,合潤一番生死。此一番生死,指受生人間及欲界天各一次的意思。又此中一來果已斷盡六品惑,只剩下三品惑,也就是只餘潤一番生死的修惑,故稱一來果。
不還向是一來果的再精進,斷欲界修惑七、八品,趣向不還果的果位。能斷第九品,即稱不還果。不還,梵語音譯為阿那含。即斷盡欲界的修惑,不再還生於欲界的意思。不還果又可分為五種,即:
*1中般:指不還果的聖者死於欲界而生色界時,於色界的中有位而入般涅槃者。
*2生般:聖者既生於色界,未久即能起聖道,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
*3有行般:生於色界,經長時間的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者。
*4無行般:生於色界,但未加行勤修,任運經久,方才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
*5上流般:首先生於色界的初禪,漸次上生於色界餘天之中,最後至色究竟天或有頂天,而入般涅槃者。
上述五種不還,再加上現般(即於欲界現生般涅槃者)、無色般(由欲界直生於無色界,而般涅槃者)二種,則成為七種不還。又不還是無心定,因此,另名身證不還。
阿羅漢向,又作無學向,謂已證得不還果的聖者,再精進斷色界初禪的修惑第一品,至無色界有頂地的第九品,趣向於最後的阿羅漢果位。其最後的無間道,又稱金剛無間道,其次的解脫道,即是阿羅漢果。
阿羅漢,梵語arhat,即殺賊、不生、應供的意思。殺賊,殺除、斷盡一切煩惱賊;不生,不再受三界的生死;應供,堪受人天供養,具有圓滿人格的意思。阿羅漢果,又作極果、無學果,指已斷盡色界、無色界的一切見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轉的階位。在四向、四果中,前四向、四果因未斷盡煩惱,還有所學,故稱有學,最後的阿羅漢果,四智已圓融無礙,無有煩惱,以無所學故,稱無學。詳如下表:
2.六種阿羅漢 阿羅漢果因其種性的優劣,分為六種,即: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不動法等六種層次的阿羅漢。
*1退法阿羅漢:遇疾病等惡緣,即退失所得者,是最劣的種性。
*2思法阿羅漢:指憂懼退失所得的證果,恆思自害而入無餘涅槃者。
*3護法阿羅漢:使所得之法,不令退失,而常防護。
*4安住法阿羅漢:不退、不進,安住其果位者。指若無強力的退緣,則不退其所得;若無勝緣,則不轉為較優的
種性。
*5堪達法阿羅漢:指善修練根,而達不動法者。
*6不動法阿羅漢:根性最為殊勝,不退轉所得之法者。
此六種阿羅漢中,前五者皆屬鈍根,須待衣食、住處、師友等諸緣具足,方證入滅盡定等諸定,故稱時解脫,僅能證得盡智。不動法阿羅漢則屬利根,隨時得證阿羅漢果,故稱不時解脫,能證得盡智、無生智。盡智是既知苦,既斷集,既證滅,既修道的智慧。無生智是於盡智後發起的智慧。
此外,不動法阿羅漢又分為二種:其不動種性由修鍊而得者,稱為不動法;本來生就不動種性者,稱為不退法。此二者,加上以上所述的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等,共為七種阿羅漢。若再加上慧解脫(依無漏的慧力,將障慧的煩惱障除離者)及俱解脫(即更得滅盡定,而將障定的解脫障除離者),即稱九無學。
在上述修道階位中,從五停心位漸進一位,達到最後無學果的,即稱次第證;反之,於見道前的凡夫位,修有漏的六行觀,斷修惑一分,入於見道,或一果,或超越二果者,即稱超越證。
(六)三乘行果
上面所說,都是本宗行者修行階位大要,然因行者根機各有差別,所以修行證果的層次、快慢也各有不同。根機可大分為三種,即: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
三乘,即三種交通工具,比喻運載眾生渡越生死煩惱,到達涅槃彼岸的三種法門。乘,運載的意思。能乘載眾生至彼岸者,是指教法而言。由於眾生根機有鈍、中、利,佛陀為應機而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種教法。以下是三乘修行得果的情況:
1.聲聞:梵語sravaka,音譯舍羅婆迦,為聽聞佛陀的聲教,而證悟得道者,故稱聲聞。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此四諦為乘。利根聲聞,即於三生證道;鈍根者,則須經六十劫的修行,方能達到無學果位。三生,第一生修資糧位(三賢位),第二生修加行位(四善根位),第三生入見道位,修道後,證無學果。鈍根之人所修行的六十劫,於初二十劫修資糧,次二十劫修加行,後二十劫入聖得果。
2.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音譯缽剌醫迦佛陀,又稱獨覺、因緣覺等。指獨自悟道的修行者。即於現在生中,不稟佛教,無師獨悟,性樂寂靜而不事說法教化的聖者。共分二類,一為部行獨覺,一為麟角喻獨覺。依《俱舍論》卷十二載:部行獨覺指聲聞已證不還果,而欲達阿羅漢果時,離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獨覺恰如麟角,單獨一人居住,修行一百大劫,積足善根功德的覺者。利根緣覺,經四生得悟;鈍根者,則經百劫的修行始能開悟。四生是第一生修聲聞的資糧,第二生修聲聞的加行,第三生修緣覺的資加行,第四生入聖得果。百劫是於初二十劫修聲聞資糧,於第二的二十劫修聲聞的加行,於第三的二十劫修緣覺的資糧,於第四的二十劫修緣覺的加行,於第五的二十劫入聖得果。
緣覺較聲聞利根,故不分四果的階位,唯有一果。其斷惑次第為:首先以有漏智斷欲界的見、修二惑;再由加行位直入見道,以八忍、八智(共十六心),斷二界的見惑,得入修道;於無間和解脫二道,各起七十二心,斷上二界七十二品修惑,獲證無學果位,這就是所謂獨覺的一百六十心一坐(從煖善根乃至菩提,不起於座;或從不淨觀乃至菩提,不起於座,名為一坐)成覺。
3.菩薩:菩提薩埵的略稱。梵語bodhi-sattva,意譯覺有情。即求道證大覺的人。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一切眾生,修六波羅蜜行,經三阿僧祇百大不起於坐,名為一坐劫,而成就自利利他的佛果者。
所謂三祇百劫的修行,是於初三無數劫修菩提資糧,於次百劫修行相好,下生王宮,踰城出家,以無漏道斷下八地的煩惱後,又於菩提樹下入見道,起八忍、八智十六心,斷有頂地的見惑,及於九無間、九解脫十八心,斷有頂地的修惑,總共以三十四心成正覺,稱為三十四心斷結成道。
(七)智慧種類
以上所述,為斷除煩惱而至證果的次第。然而欲達成此斷惑證理,則須具正確的智慧與禪定的力量。因為智慧是證果的親因,而禪定則是其助緣,二者同等重要。以下分別敘述之:
在《俱舍》七十五法中,智、見、忍雖同屬於大地法中的慧心所,均以慧為體,但意義卻不盡相同。其中,見為推求,推理尋求的意思;忍為認可,認可而未斷其疑;智是無疑惑的了知、決斷的意思。所以又有忍而不是智、智而不是見及智與見而不是忍等種種差別的說法。
智慧的種類,就有漏智及無漏智的性來分,共有十種:
1.世俗智:多取世俗境的智,即有漏慧的總稱。
2.法智:緣欲界四諦之理,斷欲界煩惱的無漏智。
3.類智:隨法智而生的無漏智,緣色、無色界四諦之理,斷其煩惱。
4.苦智。
5.集智。
6.滅智。
7.道智。
後四智是各斷四諦所屬煩惱之智。
8.他心智:了知欲界、色界現在心心所法及無漏心心所法之智。
9.盡智。
10.無生智。
後二智皆於無學位所起的智慧。盡智為無學位的聖者,遍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是與漏盡的得俱生的無漏智。無生智於無學位遍知我,已知苦,復更無知。我已斷集,復更無斷;我已證滅,復更無證;我已修道,復更無修,是與非擇滅的得俱生的無漏智。
而將有漏、無漏二智開為十智的原因,有如下七種:
1.自性故,立世俗智。世俗智為有漏世俗之法,不以勝義無漏之智為自性故。
2.對治故,立法、類二智。此二智能對治欲界與上二界的煩惱。
3.行相別故,立苦、集二智。此二智所緣的境界雖然相同,沒有分別,但能緣的行相不同,故而別立之。
4.行相與境有別故,立滅、道二智。此二智因能緣的行相,與所緣的境界各不相同,故別立之。
5.加行之故,立他心智。他心智修成,不只能知他人的心法,同時能知其心所法。然而修加行時,則因專一欲知心法之故,加行成滿時,雖還不知心所法,仍因加行而立他心智之名。
6.辦事之故,立盡智。凡是無學,即稱所作已辦,意思是已成辦一切應作的德業。於其事辦之中,最初所生即為盡智。
7.因圓故,立無生智。無生智在各種智之中最殊勝,主要是以一切聖道為同類因而生故。又盡智生時,是以見修的聖道為因。若未以無學的聖道為因,則不名因圓。
(八)定的種類
定,梵語samadhi,指全心專注於單一所緣境,而達於不散亂的精神作用,為斷惑、證果的助緣,故被攝於三學、六度之中。異名有多種,如:三摩呬多、三摩地、三摩缽底、馱那演那、質多翳迦阿羯羅多、奢摩多、現法樂住等。
依定的內容及修行的階段,可分為多種。本宗將其大別為有心定及無心定二種。有心定包括四靜慮(四禪、四色界定)與四無色定,合為八定。
四靜慮:靜慮即禪那。靜,寂靜,是指定;慮,審慮,是指慧。即以定、靜、慮而生慧,而得以審慮的意思。有初、二、三、四四種。具足尋、伺、喜、樂,為初靜慮;離尋、伺,但具喜、樂,為第二靜慮;離尋、伺、喜,唯有樂,為第三靜慮;尋、伺、喜、樂皆離,為第四靜慮。這又有生得定與修得定的分別。生得定,生於色界、無色界,依前世善業的力量,自然所得的定,又名生靜慮;修得定,謂生於欲界,由後天努力修行所獲得者,又名定靜慮。
四無色定,即:
1.空無邊處定:得滅除與眼識和合的可見、有對的色想,與耳、鼻、舌、身四識和合的不可見、有對的色想,與意識和合的不可見、無對(無表色)的色想,而入無邊的虛空想。
2.識無邊處定:捨外空緣,唯緣內心識,入於無邊的識行。
3.無所有處定:厭離識處廣緣的苦,滅除識想,作無所有的行相。
4.非想非非想處定:又稱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捨離無所有的行相,知見一向非想(無粗想),進而捨非想的行相,達於非非想。
八定中,有入定的階段,稱根本定,及近定的準備階段,稱近分定。而初靜慮的前階段,則稱未至定,僅有七近分定。又初靜慮與第二靜慮的近分定中間的階段,稱中間定,或中間靜慮。如修習此定,可生於大梵天。
合四靜慮、四無色定而稱為八等至。等至,三摩缽底的意譯,定的異名。依定的性質,又可分為味定、淨定、無漏定等三定,又稱三等至。
1.味定,又稱味等至,與貪愛相應而起,是愛樂味著於前念淨定的定。
2.淨定,又稱淨等至,是相應於有漏善心所起的定。復有順退分定、順住分定、順勝進分定、順決擇分定等分別。
3.無漏定,是脫離煩惱苦染的無漏出世定,為發得無漏真智的最高微妙禪定。
無心定分為無想定與滅盡定二種,是滅除心、心所的定。無想定是凡夫及外道誤認無想狀態為真涅槃,而修習的定。滅盡定則是聖者將定的境界作為無餘涅槃界的靜,而修習的定。又除無想定外,四禪、四無色、滅盡等九定,不得間雜異念,而是順次修行所得者,故又稱九次第定、無間禪。然於定得自在力的不時解脫的阿羅漢,依修行四禪、四無色等八定,能超越一地,修得高一層的定,稱為超定。
(九)二種涅槃
涅槃的境界,是佛教終極的實踐目的。涅槃,即滅卻煩惱的狀態,可分為有餘涅槃及無餘涅槃二種。有餘涅槃雖斷煩惱,然肉體仍存(意即殘餘的依身)。這是指已證無學果的聖者,已證得三明、六通、四無礙解等法,並能教化眾生。無餘涅槃,是指滅盡身心、空寂的境界,故稱灰身滅智。這是小乘佛教的究竟理想。
七、破執論
《俱舍》最後一品〈破我品〉,主要為破斥當時外道在印度各地流行「實我」的邪見主張。如婆羅門教的我論,即奧義書的我。吠檀多派的梵我、數論派的神我、勝論派的實句義,乃至部派佛教犢子部的非即非離蘊我等,都是實我的思想。佛教力破此實我思想,認為我人的身體是五蘊假和而成,稱為假我,實非外道所說常一主宰的實我。又此假我之說,也是出自佛陀的一種方便說而已。
印度各學派及佛教所稱的我,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實我;二、是假我;三、是真我。
1.實我:堅持我人的身心,有常一主宰的存在,在支配著我人。或離開我人的身心,另有一主宰在驅使我人的意志。前者為即蘊我,後者為離蘊我。一般人所執著的靈魂,數論派的神我諦,勝論派的實句義,猶太教的耶和華等等,皆屬於這種實我見的範圍。
2.假我:我人的身體,不過是五蘊的假和合,為方便說明,遂稱五蘊相續的色身為假我,並非實在的我。如經典所說「如是我聞」的我,就是指的這個「假我」。
3.真我:指涅槃殊勝功德常樂我淨中的我,又稱大我,是絕對境界,如對涅槃、真如之稱,即謂之真我。
以上三者的說法,佛教雖然主張無我,但其中的假我及真我並未被否定。而在各經論中所要極力破除的,是執著於有我的實我見。
《俱舍》論云:「五蘊相續法上,假說為我,無真實之我。」這是《俱舍》所提出「無我」的道理。又《阿含》經說,所謂的我,實無我性,顛倒故而執有我,無有情無我,唯有因緣所生的法,如「十二緣起」所攝蘊、處、界,審思這一切,沒有「我」的存在。由於我執的緣故,起惑造業,輪迴生死,無法解脫。
此我執的起因,實因無始以來,我執熏習種子,緣自相續,而有垢染心,這是我執的原因。為破此我執,本論就佛所說「三法印」之中的「諸法無我」,處處破「我」,認為一切事物皆無獨立、實在的自體,也就是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自我」存在。最後更設〈破我品〉以闡揚無我的道理,這是佛教與外道不同之處,而且也是佛教的根本立場。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