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7: Buddhist General Knowledge - Class 16: Quotes from the Buddha's Teachings 第七冊 佛教常識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七冊 佛教常識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俗云:「世間好語佛說盡。」佛教不僅義理幽微深奧,佛經中的詞語典故更是優美動人。根據統計,佛教傳入中國後,共為中國增添了三萬五千多個新詞彙,不僅豐富了中國的文學內涵,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許多用語也都是從佛教名相演變而來,例如:宿世因緣*1、前因後果*2、一心不亂*3、十方世界*4、十惡不赦*5、入海算沙*6、大慈大悲*7、天魔外道*8、五體投地*9、大千世界*10、在劫難逃、劫後餘生*11、一念之差*12、一塵不染*13、超凡入聖、六道輪迴*14、功德圓滿*15、吉祥如意、稱心如意*16、神通廣大*17、忍辱負重*18、勇猛精進*19、得其三昧*20、冤冤相報*21、醍醐灌頂*22等皆是。
經典中生動活潑的言辭,不但拓寬了人們的思惟空間,尤其擴充了許多寓意深遠的辭彙。例如:一門深入、六根清淨*23、刀頭舐蜜*24、河東獅吼*25、不請之友*26、應病與藥*27、法力無邊*28、大徹大悟*29、隨機應變*30、不知不覺*31、不即不離*32、心花怒放*33、耳根清靜*34、自由自在*35、自作自受*36、自欺欺人*37、花花世界*38、作繭自縛*39、曇花一現*40、味同嚼蠟*41、聚沙成塔*42、現身說法*43、皆大歡喜*44、森羅萬象*45、辯才無礙*46等,這些都是從經典擷取而來。
佛教經典尤其有很多美麗而發人深省的本生及譬喻故事,傳入中國之後,受到大家的喜愛,隨著傳誦久遠,進一步衍化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例如:
一廂情願*47、口吐蓮花*48、步步生蓮*49、天女散花*50、借花獻佛*51、天花亂墜*52、盲人摸象*53、空中樓閣*54、井中撈月*55、頑石點頭*56、磨磚作鏡*57、三生有幸*58等,都是從佛教故事衍生而來。
禪宗主張不立文字,而歷代祖師大德卻留下數量龐大的禪門語錄,尤其禪門以直指人心為上,禪師之間的機鋒對話裡更有許多一針見血的言論,形成我們現在常用的詞彙。例如:一刀兩斷*59、一絲不掛*60、一知半解*61、三頭六臂*62、七手八腳、打成一片*63、灰頭土臉*64、千差萬別*65、開花結果*66、無風起浪*67、火燒眉毛*68、心領神會*69、水到渠成*70、水乳交融*71、水漲船高*72、本來面目*73、手忙腳亂*74、頭上安頭*75、頭頭是道*76、對牛彈琴*77、有口皆碑*78、同床異夢*79、迴光返照*80、衣缽相傳*81、閉門造車*82、當頭棒喝*83、拋磚引玉*84、作賊心虛*85、單刀直入*86、單槍匹馬*87、拖泥帶水*88、虎頭蛇尾*89、枯木逢春*90、順水推舟*91、鐵樹開花*92、逍遙自在*93、隔靴搔癢*94、癡人說夢*95、鸚鵡學舌*96、心心相印*97等,這些都是從禪門語錄中新拓的詞彙。
佛教對於詞彙學的貢獻不僅止於增加數量,佛教更豐富了中國本有詞彙的意義,例如:安身立命*98、白衣拜相*99、和光同塵*100、見兔放鷹*101、甕中捉鱉*102、兩刃相傷*103、以毒攻毒*104、逢場作戲*105等。這些取自於中國本有的詞彙或成語,經過佛教大德們在傳述法義時,賦予新義,對於國人文學意境的提昇也發揮了很大的助力。
此外,反映風俗民情,表露社會百態的中國俗諺中,也充滿了濃厚的佛教思想,例如: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無事不登三寶殿;凍不死的蔥,餓不死的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無惻隱之心非人,無慈悲之心非佛;若不與人行方便,念盡彌陀總是空;既來佛會下,都是有緣人;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若知牢獄苦,便發菩提心等。從這些民間諺語中,可以看出佛教詞彙在中國社會裡產生了潛移默化,移風易俗的效果。
清末民初的大學問家梁啟超曾說:「夫語者,所以代表觀念也,增加三萬五千語,即增加三萬五千個觀念也。」文學博士朱慶之也說:「不研究漢文佛典,就無法寫出真正的中古漢語文,特別是中古漢語詞彙史。」由此可見佛教對中國詞彙學的貢獻。然而今日一般人不僅對此缺乏認知,一些佛教詞彙甚至在有意無意間被人誤用,結果形成一種思想的誤導,例如佛教講「涅槃」,本來是指一種解脫煩惱、自在放曠的境界,卻被誤以為是死亡的代名詞;「本尊」本來是指修行佛道時所依之出世間最尊最勝者,但一些邪魔外道卻拿來自封名號,招攬信徒等等,凡此,都是令人十分遺憾的事情。因此,今後對於美好的佛教詞彙,我們除了應該提倡並研究其內涵之外,更應該為一些以訛傳訛的佛教詞彙正名,以免誤導人心。
【注釋】
*1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因緣和合才有果,因果通於三世,因此今生所受的果報,是來自前世所種的因,稱為宿世因緣。
*2 因緣果報是佛教最重要的主張,由此而引申出前因後果,說明如是因必然感得如是果。
*3 淨土宗主張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則妄盡真顯,必能與佛感應道交,往生極樂。禪宗則說參禪能達一心不亂,必能見性成佛。後人以一心不亂表示專心一意。
*4 是佛教的時空觀。《楞嚴經》卷四云:「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5 十惡指身、口、意所造的十種惡業,造此十惡業,當墮三塗惡道的苦報,罪業極重。中國古代刑法也有謀反、不孝、不義、內亂等十條重罪,不在論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惡及故犯者不赦。」故有十惡不赦之說,表示罪大惡極,不可寬恕。
*6 佛經中常以恆河沙比喻數量多不勝數,以法海比喻佛法深廣難測。入海算沙原意是說佛教義理深奧,如果只在文字、名相上分別計較,而不能融會悟入經義,終將難獲實益。《永嘉證道歌》云:「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今指無用之舉或借用比喻學力精勤。
*7 佛法以慈悲為本,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佛菩薩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救度一切眾生,令其離苦得樂,故稱大慈大悲。
*8 佛教將修道的障礙稱為天魔,將心外求法的人視為外道,兩者同為妨道因緣。
*9 是佛教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今人轉喻為欽仰、信服之至。
*10 佛教最大的空間觀念為大千世界,後來被用來形容人世間種種新奇有趣的事情。
*11 劫是佛教用來說明世界從成立到破壞的過程,一大劫有成、住、壞、空四劫;在住劫中有小三災:饑饉、疾疫、刀兵;在壞劫中有大三災:水、火、風;中國人擷取劫中的災難意義,以「在劫難逃」來形容難以倖免的災禍,以「劫後餘生」形容在歷經災難之後所餘留下來的人或物。
*12 剎那是佛教最短促的時間單位,一剎那有九百次生滅,九十個剎那是為一念,中國以一剎那頃表示極迅速的時間之內,以一念之差表示起心動念之間的差錯。
*13 佛教將煩惱及引生煩惱的外境都譬喻為塵埃,當六根不再攀緣六塵,不為六境所迷惑,即為一塵不染。
*14 佛教講到生命,分有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合稱十法界,前四者稱為四聖,後六者稱為六凡,又稱六道,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超凡入聖,證悟成佛,以免六道輪迴之苦。
*15 功德是指行善所獲得的果報,後來指贊助佛事、法會、道場及佛教事業等,稱為做功德,而一樁善事圓滿結束稱為功德圓滿。
*16 如意原為印度古時的爪杖,柄長三尺,形狀如雲,乃搔背止癢所用。後來傳到中國,成為持物,有吉祥的意思,所以又以此比喻合乎自己的心意或作為祝福之辭,如吉祥如意、稱心如意等。
*17 神通原指由定慧力而得的自在無礙、變化莫測的作用。後來也用來形容本領高強、手段靈活,如大顯神通、神通廣大等詞均是。
*18 忍辱是大乘菩薩修行的六度之一,在《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中引申為忍辱負重,形容一個人忍受怨謗屈辱來承擔重責大任。
*19 精進也是六度之一,在《成唯識論》中指出精進「以勇悍為性」;《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願無惓。」後來世人以勇猛精進來泛指努力不懈,全力企求進步。
*20 三昧是將心定於一境的安定狀態,後來引申深得事物的妙處或訣竅為得其三昧。
*21 根據佛教的業力之說,以冤報冤將形成冤冤相報,造成怨憎會苦;唯有怨親平等、不念舊惡,才能斷除冤冤相報的因果輪迴。
*22 醍醐是從牛乳中反復提煉而得的甘美食品。佛教常以醍醐比喻無上法味,以醍醐灌頂表達聞法後身心清涼的愉悅感受。
*23 語出《楞嚴經》卷四,佛陀命二十五位菩薩、羅漢介紹自己的證悟經驗,好讓行者能「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後來一門深入不單指修行方面,也被廣泛用來形容專攻一種技藝或學問,而六根清淨則被國人引申為身心不受騷擾。
*24 語出《四十二章經》:「財色之于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今以刀頭舐蜜比喻貪財好色,不顧性命。
*25 語出《維摩經‧佛國品第一》:「能獅子吼,名聞十方。」獅子吼本來指諸佛菩薩演說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說。宋朝時,崇信佛道,性好幽默的大文豪蘇東坡曾在詩文中藉獅子吼來戲謔他一位十分懼內的朋友龍邱居士:「龍邱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後來俗語中以「河東獅吼」來比喻妒悍的婦女。
*26 語出《維摩經‧佛國品第一》:「眾人不請,友而安之。」今作不請之友,指對方未請而自來親近或主動助人者。
*27 語出《維摩經‧佛國品第一》:「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應病與藥,今又作對症下藥,表示針對具體情況解決問題。
*28 語出《維摩經‧佛國品第一》:「法王法力超群倫,常以法財施一切。」法力是用以形容正法的威力,後來俗語中以法力無邊來比喻神奇的力量。
*29 語出《觀無量壽經》:「廓然大悟,得無生忍。」今以大徹大悟表示徹底的覺悟。
*30 語出《金光明最勝王經》:「隨機說法利眾生。」隨機應變本指隨眾生根機而為說法,後引申為審度時機,適應變化。
*31 語出《維摩經‧不思議品》:「四天王天、忉利諸天,不知不覺己之所入。」今以不知不覺比喻事情在不注意間起變化。
*32 語出《圓覺經》:「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不即不離猶言不一不異,今指人際關係既不親熱,也不疏遠。
*33 語出《圓覺經》:「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剎。」今以心花怒放比喻心情開朗愉快。
*34 語出《圓覺經》卷上:「聞清淨故,耳根清靜。」形容妄言無從入耳。
*35 語出《六祖壇經‧頓漸品》:「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自由自在就是見性後充分自主的境界。
*36 語出《楞嚴經》:「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表示自作業因,自受果報。
*37 語出《佛說須賴經》:「夫妄言者,為自欺身,亦欺他人。」
*38 語出《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後以花花世界形容塵世間的繁華。
*39 語出《妙法聖念處經》:「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後以作繭自縛比喻自己處事不慎,反陷自己於困境。
*40 語出《法華經‧方便品》:「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後人用曇花一現來形容難得一見,或才出現不久就消失的人或事物。
*41 語出《楞嚴經》卷四,佛陀自稱:「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蠟。」味同嚼蠟被今人轉用來比喻文章或說話內容枯燥乏味到了極點。
*42 語出《法華經‧方便品》:「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意指種下小小善根將來也能成就菩提。後人以聚沙成塔比喻積少成多。
*43 語出《楞嚴經》:「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本指佛菩薩為度眾生而化身千百億,以為眾生說法。後引申為把自己的親身經驗提供給別人作為借鏡或參考,稱為現身說法。
*44 語出《維摩經》:「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45 語出《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表示宇宙中的一切物質現象,皆由一心所變現。
*46 語出《華嚴經》:「若能知法永不滅,則得辯才無障礙。」辯才無礙原指佛菩薩說法能義理貫通,言辭暢達,方便善巧,毫無滯礙,後引申為能言善辯。
*47 源於《百喻經》中愚人暗戀公主的故事,今人形容人只從自己主觀願望出發,不考慮另一方面是否願意或客觀條件是否允許。
*48 源於《梁高僧傳‧佛圖澄》記載,佛圖澄為度化後趙國主石勒,於是顯現神通,取缽盛水,燒香咒之,須臾缽中生青蓮花,光色耀目。後以口吐蓮花或舌燦蓮花譬喻口出妙語,說話有文采。
*49 源於《雜寶藏經》卷一,內容敘述昔有鹿女,每走一步,足下即生出一朵蓮花,後來被豫象國王娶為第二夫人,生千葉蓮花,每片葉上有一個小孩,共得一千個兒子。據《南史》記載,南齊東昏侯蕭寶卷仿照鹿女跡生蓮花的故事,在宮中用金片雕蓮花舖地,令其寵妃潘玉兒在上行走,稱她為「步步生蓮花」。後人用步步生蓮一詞來形容女子的步態輕盈多姿。
*50 源自《維摩經》記載,維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薩率舍利弗等五百羅漢聲聞等眾前往探病,時有一天女於會中灑落花瓣,藉以試探會上大眾道行。後以天女散花形容大雪紛飛,或灑落東西。
*51 源自《過去現在因果經》所載: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見一青衣女子手持七莖蓮花,於是趨前懇請轉讓,青衣女感其虔誠,遂以五花相贈,並結下生死之緣。後人以借花獻佛比喻拿別人的東西做人情。
*52 見於《心地觀經》:「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根據諸經記載,佛陀說法時,總是感動諸天以香花來供養,因此原意是指說法生動,有聲有色,後人轉指言談虛妄,不切實際。
*53 出自《涅槃經》的故事:「眾盲摸象,觸其耳者,言象如箕,觸其腹者,言象如甕。」今用來比喻見識狹隘,不能明瞭全體。
*54 出自《百喻經》,佛陀引用富翁建屋,要求工匠捨棄地下二層,只要最上面第三層的譬喻,來告誡弟子們修行並非一蹴可幾,應先打好厚實的基礎,今人則以此來形容虛幻的事情或構想。
*55 又作水中撈月,出自於《僧祇律》:佛陀藉提婆達多前世為猴王率眾井中撈月,結果一一墜井的故事,來說明邪見導人的弊害,今人以此比喻根本做不到,純屬幻想,白費力氣的事情。
*56 見《佛祖統紀》卷二十六,東晉末年道生法師於蘇州虎仁山聚石為徒,說到闡提亦可成佛時,群石皆點頭贊同,今人以此語比喻感化力量之深。
*57 源於《景德傳燈錄》載:懷讓禪師駐錫般若寺時,見馬祖道一每日至寺打坐,懷讓於是取磚研磨,以啟發道一「禪不在坐,在於用心」的道理,因為磨磚不能做鏡,打坐也不能成佛。後喻做事不得要領,終將徒勞無功。
*58 是前身為圓澤和尚的牧童見到李源的時候所唱的偈子:「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今用以比喻難得的好運氣。
*59 語出《緇門警訓‧鍾山鐵牛印禪師示童行法晦》:「若是大丈夫漢,興決烈之志,屏浮濫之行,從腳跟下一刀兩段,向佛祖外一覷便透,身心俱了,亦不為難。」後人用於表示堅決徹底地斷絕關係。
*60 出自《景德傳燈錄》卷十六,玄機比丘尼與雪峰義存禪師之間的對話,本來是指超然灑脫,放曠自在的心境,今用以指人赤身裸體。
*61 源於《溈山警策》:「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後人以此比喻理解膚淺。
*62 見《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原指天神、阿修羅的種種異相,後人以此形容神通廣大,本領非凡。
*63 語出《五燈會元‧育王德光禪師》:「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若樂順逆,打成一片。」今前者指動作忙亂,後者指緊密結合,不分彼此。
*64 源於《碧巖錄》第四十三則:「若不出世,則目視雲霄;若出世,便灰頭土面。目視雲霄,即是萬仞峰頭;灰頭土面,即是垂手邊事。」今指蓬頭垢面的骯髒相。
*65 表品類繁多,差別很大。見《景德傳燈錄》。
*66 見《續傳燈錄》卷三十:「開花結果自馨香。」意謂通過修行的「因」,漸獲覺悟的「果」。
*67 表無端生出是非,原為禪宗的反語。見《景德傳燈錄》。
*68 見《續燈錄》,說明人生苦短,當精進修持,不容懈怠。
*69 原作「心融神會」,表示不待言說,早已意會。見《續燈錄》。
*70 表因緣成熟,自能成功。見《景德傳燈錄》卷十二。
*71 表關係融洽,沒有間隙。見《五燈會元》。
*72 見《碧巖錄》:「水漲船高,泥多佛大。」表修行功行愈深,成就愈大。
*73 指我人的真心本性。見《六祖壇經》。
*74 見《天聖廣燈錄》。
*75 見《景德傳燈錄》。
*76 見《續傳燈錄》:「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表示開悟後,身行心想無不與妙道契合。
*77 指說法不對機。見《續燈錄》。
*78 見《續燈錄》:「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79 見《景德傳燈錄》:「山僧雖與他同床打睡,要且各自做夢。」本指各人修行的境界不同,後轉喻貌合神離。
*80 語出《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別求,知身心與祖佛不別,當下無事,方名得法。」《宗鏡錄》:「若舍己徇塵,是名違背;能回光返照,隨順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養。」今人以此成語比喻人臨死前精神忽然顯得旺盛,或形容事物滅亡前表面短暫的好轉。
*81 禪宗以衣缽作為傳法信物,稱衣缽相傳。見《六祖壇經》。
*82 見《景德傳燈錄》:「閉門造車,出門和轍。」意指只要規格相符,閉門所造的車子,出門也能合轍。今僅借閉門造車形容做事不切實際。
*83 見《景德傳燈錄》。棒喝是禪宗的教育法,故有「德山棒,臨濟喝」之說。
*84 見《景德傳燈錄》。
*85 見《聯燈會要》。
*86 語本《景德傳燈錄》:「靈祐曰:單刀直入,則凡聖盡露真諦。」
*87 源自《景德傳燈錄》卷十二:「埋兵掉斗,未是作家,匹馬單槍,便請相見。」今指憑個人力量單獨行動。
*88 出自《天聖廣燈錄》卷十六:「護聖不似老胡拖泥帶水,只是見兔放鷹,遇獐發箭。」今用來比喻不爽快簡捷。
*89 見《景德傳燈錄》,原作「龍頭蛇尾」。
*90 見《景德傳燈錄》卷七:「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91 見《續燈錄》,本指應機說法,後引申為順應情勢做事。
*92 見《五燈會元》:「鐵樹開花,雄雞生卵,七十二年,搖籃繩斷。」比喻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的事情。
*93 見《景德傳燈錄》:「丈夫運用堂堂,逍遙自在無妨,一切不能為害,堅固猶若金剛。」
*94 見《景德傳燈錄》。形容做事不能切中要點。
*95 語出《聯燈會要》:「癡人面前,不得說夢。」意指佛法深奧,不能對愚癡人隨便講說,免其誤解執著。
*96 比喻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沒有主見。見《景德傳燈錄》。
*97 本指禪宗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後轉指情侶情投意合。見《黃檗禪師傳心法要》。
*98 本是儒家之語,佛教予以借用,以安心立命或安身立命表示盡人事行道,並隨順天命而安住其心。
*99 本指一介平民忽然被封官職,禪林裡用以比喻豁然頓悟,轉凡入聖,如《虛雲和尚語錄》卷一:「大丈夫漢,等是為人,何不教他脫籠頭、卸角馱,如白衣拜相一般?」
*100 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塵。」表示塵俗相合而不自立異。佛教轉指佛菩薩為救度眾生,必須入於煩惱塵世,漸次引導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101 本指善能見機行事。禪門轉指禪師之臨機接待學人,善能應機說法,隨機應變,例如《碧巖錄》第二十七則:「問一答十,舉一明三,見兔放鷹,因風吹火。」
*102 本指所欲得到之人、物均已在掌握之中,絕無走脫之虞。禪師用以比喻真心佛性本自具足,只要勘破無明,自能顯發。
*103 原指對立的雙方,彼此傷害而不相容。禪門轉指對立的雙方竟能相互共鳴,向同一方向進行。
*104 原為中國傳統醫學的一種醫療手段,亦即以帶毒性的藥來醫治惡疾。禪宗轉以利用對方錯誤的邏輯思想來對治其妄想,例如《普燈錄》云:「以機奪機,以毒攻毒。」
*105 原指隨意應酬,虛應人情的意思。禪宗用以形容禪者隨緣放曠,灑脫自在的雲水生活。例如《景德傳燈錄》載:「師云:『什麼處去?』對曰:『石頭去!』師云:『石頭路滑。』對曰:『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習題】
一、試舉十則由佛教名相演變而來的日常用語,並解釋其義。
二、試舉十則由佛教經典擷取而來的詞語,並解釋其義。
三、試舉五則由佛教典故衍生而來的成語,並解釋其義。
四、試舉十則從禪門語錄新拓的詞彙,並解釋其義。
五、試舉五例說明佛教豐富中國本有詞彙的意義。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